搜索到1713篇“ 人类生殖“的相关文章
跨膜蛋白TMEM家族在人类生殖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跨膜蛋白TMEM家族广泛分布于细胞质膜和细胞器膜,参与调控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目前研究发现,TMEM家族在人类生殖系统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参与调节精子发生、精卵融合、子宫内膜容受性、肿瘤侵袭和迁移等,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深入研究TMEM家族在人类生殖系统中的作用对于进一步理解TMEM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柳田慧冀媛媛韩晓芳
关键词:跨膜蛋白不孕不育生殖健康
人类生殖系基因编辑的域外监管经验研究
2024年
研究人类生殖系基因编辑的域外监管经验对于完善中国基因编辑治理框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英国和美国在监管机构、法律法规及多团体参与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做法。英国通过人类受精和胚胎学管理局(HFEA)将生殖系基因编辑纳入辅助生殖的监管范畴,而美国主要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两机构负责监管。两国的经验表明,人类生殖系基因编辑的监管框架需要有明确划分职责的监管机构,也需要分类的管理和及时调整修订滞后的法律法规来应对技术的发展和伦理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借鉴国际和国家各种组织的咨询,增加公众参与对于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建议中国应明确机构监管职责,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条款,并促进多方对话和公众参与等。
邹亚文陶应时
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的私法规制被引量:2
2024年
在《民法典》第1009条的规制范围中,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的伦理、法律问题最为复杂。本条作为对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进行直接规制的唯一条款,本质上系聚焦义务施加的框架性条款,仅是“新条文”而非“新规则”,但有“新意义”。为在私法领域实现对前沿生命科技的国家治理政策目标,其对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技术应用发出禁令,并采取了风险、伦理与利益三个虽不充分但却务实的规制路径,展示出谨慎、包容、谦抑的规制立场。本条因包含转介条款而具有法源指引和拓展之功能,借助将有关管制法条款的规范位阶提升,可形成一个有关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的公法、私法交融的动态规制体系。本条因其一般条款的性质而存在着适用上的风险和负担,需经具体化之司法作业才能发挥应有的规范力,故不能过高评价其法价值和法效果。本条尚需在法的外在体系、内在体系上予以立法改进和法理阐释,才能真正实现规范目的,在人类生殖系基因组编辑法律规制中彰显以人之尊严为价值内核的基因正义。
王康
人类生殖细胞低温冷冻保存现状与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人类生殖细胞低温冷冻作为生育力保存的一种方式,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该技术已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在辅助生殖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提高ART的成功率,冷冻保存技术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尤其是冷冻策略的选择和冷冻保护剂的改良与优化。冷冻保存技术适用于行ART治疗或是因疾病导致的生育力下降而进行的卵母细胞、精子、胚胎冷冻保存的群体,也适用于癌症患者为保存生育力而进行的卵巢及睾丸组织冷冻保存。然而,不同的冷冻方法对于不同生殖细胞类型的冷冻效果并不一致,且目前不同生殖细胞冷冻效果的评价尚缺乏合理有效的标准。本文综述了人类生殖细胞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并探讨了低温保存未来的发展方向。
蒋冉胡静怡姚桂东
关键词:卵母细胞精子睾丸组织胚胎卵巢组织
人类生殖系基因编辑技术合理应用的证成逻辑与制度调适被引量:1
2023年
人类生殖系基因编辑技术飞速发展,为我国罕见病患者基因治疗带来了机遇.由于其自身安全、技术伦理、技术滥用、生物安全等风险,立法明令禁止该技术的医疗应用,致使罕见病患者无法借助这一技术治愈自身疾病.为促进技术合理发展、保障少数群体基本权利、实现正义价值,生殖系基因编辑技术应从禁止应用转向合理应用.技术的合理应用应遵循例外允许、必要性、风险评估、后世代利益持续保护原则.为了更好落实这些原则,应匹配技术合理应用的分类规制规则、严格准入规则、审慎监管规则.人类生殖系基因编辑技术合理应用的制度调适,既能防范技术应用的潜在风险,又能促进技术在人类生命与健康发展中尽其所长,进而提升人类的共同福祉.
王丽洁
关键词:制度调适
帕菲特非同一性问题的再审视——以人类生殖系基因编辑为例
2023年
非同一性问题是指当某个行为是个体存在的肇始原因时,尽管该行为对这些个体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但他们仍然不能抱怨受到不公正待遇。根据这一观点,部分学者认为,生殖系基因编辑并没有对被编辑个体及其由此发育而来的未来后代造成伤害。然而,由于这一论证过程存在理论适用错误及其逻辑谬误,非同一性问题无法否认生殖系基因编辑对未来后代造成的潜在伤害,因此,在实施该技术时,应该把为未来后代纳入当代人的伦理考虑范围之内。
王灵芝王灵芝周斌
关键词:代际伦理
人类生殖系基因编辑行为的刑法规制
李晓蓉
慢性牙周炎对人类生殖健康的不利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由微生物菌斑引发的、累及牙周组织结构的牙周疾病。近年研究表明,牙周炎与多种全身性疾病包括生殖系统疾病有关。牙周炎可参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如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而对于男性患者,牙周炎可能与勃起功能障碍、不育症、前列腺疾病等也相关。因此,牙周炎不仅会对生育力造成负面影响,与此相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恶性病变、前列腺癌等还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存压力和经济负担。综述牙周炎与人类生殖可能的相关关系,对提升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具有一定的意义。
周创张宸极陈宣凝冯逸升丁之德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勃起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生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影响的研究已不局限于呼吸系统,而是扩展到其他重要系统。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可识别人体组织器官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受体,由此对两性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损伤。对男性生殖系统,SARS-CoV-2可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损害睾丸生精过程和影响精子质量;对女性生殖系统,SARS-CoV-2同样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虽然孕产妇感染病毒后重症率较低,康复情况良好,但也可能发生不良妊娠结局。SARS-CoV-2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可能比较轻微;但有研究指出,COVID-19患者如在促排卵期间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则会增加肺部与肾脏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另外,现阶段普遍接种的各种SARS-CoV-2疫苗均未见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但COVID-19大流行引发的生殖意愿下降等心理健康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茅欣怡许钰薇李文婧马梲铫丁之德
关键词:冠状病毒属泌尿生殖系统疫苗
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技术与宪法的冲突被引量:2
2022年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人类基本权益产生了巨大冲击,“基因编辑婴儿案”再次引起社会对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技术的讨论。该技术打破了社会伦理观念,不符合宪治正义的根本价值,破坏了公民自由与国家秩序之间的平衡,违背了宪法自由与秩序的基本价值,与我国宪法基本人权原则及法治原则存在冲突。宪法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生命权及平等权等基本权利,而该技术忽视了人格尊严,对人的生命权及平等权造成极大伤害。对基因编辑婴儿案进行分析,揭示该技术与宪法的具体冲突,旨在为保障科技在合法轨道上发展提供借鉴。
牟瑞瑾石佳佳张尤佳
关键词:人类基因宪法价值人权原则法治原则

相关作者

胡庆澧
作品数:22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生命伦理学 伦理准则 伦理问题 医学伦理学 社会责任
余敏
作品数:76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生物信息学 预后意义 预后 HELA细胞 杂交检测
任永富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病毒特异性 基因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方法 杂交检测 基因芯片
周峰
作品数:16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 临床病理学分析 乳头状增生 临床病理特点 生殖
张硕
作品数:21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研究主题:人类辅助生殖 胚胎 体外授精 染色体结构 染色体非整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