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75篇“ 人格发展“的相关文章
- 人格发展
-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个体的人所拥有的特质模式与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凡成功者都应具备健全的人格,拥有相当的人格魅力。本书介绍了人格的具体内涵、各种人格结构以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穿插了大量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介绍了对形成健全...
- 李晓文等编著
- 人格发展
- 本书为“青少年科学人文素养丛书”之一种。人格又称个性,是指个体的人所拥有的特质模式与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凡成功者都应具备健全的人格,拥有相当的人格魅力。本书介绍了人格的具体内涵、各种人格结构以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穿插...
- 李晓文
- 关键词:人格心理学青少年读物
- 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格发展研究
- 2025年
- 如今的人格分析热潮,广泛吸引了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的关注。学前教师教育应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专业主体认知和职业自觉性,在精神分析理论的指引下,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人格内核,培养职业素养。通过调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MBTI测试中的四个维度对人格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情况,重点选取学生描述人格特征的关键词进行词群画像,并进行差异比较。以精神分析理论为视角,分析学生对当前自我人格特征的判断与对职业素养要求的认知状况,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方式,丰富培养内容,指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积极认识自我,促进职前学生的全面发展。
- 盛嘉伟
- 关键词:学前教育人格分析
- 初中英语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策略与学生人格发展的关系
- 本文探讨了在初中英语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的策略及其对学生人格发展的积极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道德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接着探讨了有效的道德教育策略,然后讨论了这些策略如何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人格发展。最后,文章提出了道德...
- 田滋滋
-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育道德教育人格发展教学策略
- 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探索0—6岁家庭教育中如何预防养成“巨婴”心理
- 2025年
- 0至6岁被视为个体心理成长的黄金阶段,在此期间的家庭教育对于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具有长远意义。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心理发展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特定的任务需要完成,如果任务完成得不好,可能会导致个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巨婴”心理就是一种常见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表现为过度依赖、自私自利、缺乏自主性和责任感等,其产生折射出的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问题。预防“巨婴”心理养成的策略:(一)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二)培养与协助孩子的独立自主性;(三)鼓励孩子与外界交往;(四)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五)合理规划孩子的生活作息;(六)避免唯智力论。
- 肖玲向琼香
- 关键词: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家庭教育
-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层次人格发展理论
- 2025年
- 个体的人格发生和成长于生物层次、社会层次、宇宙层次,每一层次的人格存在形式与功能状态均有所不同。文章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念与境界”的学术思想,以及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的多家学说,提出了三层次人格发展理论,并结合现代心理学阐释生物层次、社会层次、宇宙层次的人格特征,认为3个层次的人格存在与属性始终同时贯穿于个体统一的生命过程中,相互依存着发挥各自的作用。
- 刘天君
-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格发展
- 促进儿童积极人格发展的童话育人路径探析
- 2025年
- 该研究致力于研究童话育儿与儿童积极人格培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儿童积极人格特征的初步分析,创设“童话味”情境,完善“童话生活课程”体系,探索“愿景式评估”方法,依托“童话”的美好寓意,该研究通过这些路径以期更加关注和促进儿童迈向积极人格发展。
- 吕静
- 农林类高校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特征及培育机制研究——基于“雷锋班”模式的追踪实证分析
- 2025年
- 基于道德人格发展的整合模型,探究农林类高校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特征、核心预测因子及有效干预路径。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171名学生被试,通过《浩然之气问卷》与《大学生日常行为调查问卷》进行双盲测评,对农林类高校大学生道德人格进行调查。结果:(1)农林类高校大学生道德人格总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实验组在道德行为(t=4.24,p<0.001)及道德人格总分(t=3.54,p<0.001)上显著优于对照组;(2)是否为“雷锋班”学生、道德人格总分等是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道德人格得分对道德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雷锋班”的“理论-实践”双轨培养模式(榜样学习 行为强化)通过提升道德认同(β=0.42)与行为内化(β=0.38)实现干预目标,可为农林类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循证依据。
- 吴昌泽郑嘉琪
- 关键词:道德人格影响因素
- 基于人格发展理论的高中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 2024年
- 高中时期是学生人格发展与成熟的重要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效果的重任。为进一步提升高中心理健康教学的质量,本文基于人格发展理论,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以及评价方面构建了高中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框架,并以“情绪调适”课程为例,开展了教学实践。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成长中的心理挑战,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 陈如优
- 关键词:人格发展理论高中教学心理健康课堂
- 从人格发展理论的视角探索道德创伤的作用机理被引量:1
- 2024年
- 人格发展理论从个体的生理需求出发,提出“潜意识”和“意识”为主体的“二部人格结构”进而推导“本我、自我和超我”为主体的“三部人格结构”,以此为框架构建本能的人格动力图式,探索出自我失衡的成因。以此为落脚点,从人格动力图式推导出道德创伤的形成,从自我、本我和超我自相矛盾中发现的道德焦虑,基于弗洛伊德的“焦虑”推导道德创伤的表征形式。进而将个体的人格发展差异性引入道德创伤研究,区分焦虑情绪与道德创伤症状中的内疚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创伤。
- 黄强王璐颖
- 关键词: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
相关作者
- 汪卫东

- 作品数:344被引量:1,284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心理 中医心理学 抑郁症 中医 失眠
- 吕学玉

- 作品数:77被引量:3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抑郁症 心理疗法 中医系统 中医心理学 教养方式
- 杨丽珠

- 作品数:267被引量:2,515H指数:29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幼儿 儿童 自我控制 人格 小学生
- 李桂侠

- 作品数:76被引量:32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 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 心理 失眠症
- 单志艳

- 作品数:64被引量:452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家庭教育 小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孩子 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