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6216篇“ 人文科学研究“的相关文章
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探析--以REF案例为样本被引量:2
2023年
学术影响历来是评价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但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受关注。作为重要的学科门类,人文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通常被认为是无形的和间接的,因此,选择合适的社会影响评价指标更具挑战性,需要进一步探索。为了探究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指标,本研究采集了研究员提交给英国影响评估机构REF(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卓越研究框架)的1617个已产生社会影响的人文科学研究成果案例,通过主题建模识别社会影响主题,以RCF(Research Contribution Framework,研究贡献框架)为基础进行指标映射,开发出适用于评估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社会影响的指标框架,并结合典型案例对指标进行溯因分析。该框架在RCF原有指标基础上扩展增加了3个新指标,即“传播范围的变化”“现时性效益”和“前瞻性效益”,以更全面地反映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特点,为我国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社会影响评估机制的优化提供参考。
曾粤亮郑汉杨思洛
关键词:人文科学主题建模
数字图书馆服务于人文科学研究的展望——从数字化馆藏到开放数据服务被引量:1
2023年
笔者通过对国外献的分析与研究,以及对未来数字图书馆将服务于人文科学研究的展望,提出了“从数字化馆藏到开放数据服务”的发展思路;笔者还结合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应面向人文科学数据研究领域,构建从知识采集、知识发现到知识建模,进而达到可提供“智慧式”服务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助力建设开放型数据服务的数字图书馆。
陈敏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人文科学研究知识
明对话视域中的人文科学研究——对汉学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被引量:1
2023年
“汉学主义”作为对国外汉学的定性和批判是21世纪中国学术的一大景观,有较多的关注和较深入的讨论。但从对话论角度,尤其是将对话作为“个体间”对话即“间在”对话的观察还不多见。对话是个体之间的对话,不是主客体之间的对话。主客体之间没有对话,而只有认识。汉学主义批评要求剔除学术研究中的意识形态干扰而追求纯粹客观的知识,这在对话论看来就是一种实证主义的机械认识论。尽管其有效于自然科学,但施之于人文科学则是一种僭越。在人文科学领域,特别是其中的异域异质研究,以对话论模式替代反映论模式应当提上议事日程。这是学术发展自身的逻辑演进,也是全球化时代以明对话化解明冲突之大势所趋和天理所在。
金惠敏
关键词:汉学主义人文科学后现代主义新实在论
学性与非学性的对话星丛——兼及人文科学研究从反映论到对话论的范式转换被引量:5
2022年
小引本书(1)的写作实属偶然。2020年12月27日曹顺庆教授安排我做丹麦学者斯德·埃里克·拉森教授讲座评议。拉森的题目是《学与化的相遇:泰戈尔的〈家与世界〉》。作为职业研究者,拉森对泰戈尔的解读自然是感性和生命的漫游,讲故事,叙情,娓娓道来,引入胜,但他更多的是其犀利的目光和独到的剖析,如醍醐灌顶,如甘露洒心,给听众以智性的快乐。而我本对拉森有关学与化关系的理论阐述心有戚戚,直叹相见恨晚。
金惠敏
关键词:人文科学研究智性对话论非文学性拉森
精神助力培养“总体的”--述论吴科委员《关于通过强化教育和人文科学研究推动提升全民族精神化素养》的提案
2022年
”一词汇最早出现于《易经》:“观乎天,以察时变,观乎,以化成天下”,“”与自然界的“天”相对应。古仰观天,想要明了“刚柔交错”而知变守时,以指导社会活动,一如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认为的,“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我们体察的深刻内涵,目的也是要“化”,精到而全面地规整们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念,达到“有明而各得其分”的目标,这与马克思当年憧憬的共产主义社会,“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有着极大的相同点。
关键词:人文科学研究民族精神文化人文教育《日知录》化人七月流火
化记忆的官能:论贡布里希的人文科学研究思想被引量:1
2020年
贡布里希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艺术史家之一,其探索的范围几乎涉及人文科学的整个领域。他还是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的教育者,毕生都为捍卫古典价值奋战。本通过梳理贡布里希的著作、论、讲稿等相关献,分析阐明他的人文科学理念。贡布里希将人文科学视为“化记忆的官能”,对专业化、时尚竞赛、学术工业给人文科学造成的危机进行了反思。他建议学者在研究时应采取“受控想象”的方式,避免不负责任的主观主义和对“数据偶像”的盲目崇拜。贡布里希的人文科学理念中既包含批判性的忧思,亦不乏建设性的方案,对中国人文科学研究现状不无警醒和启发。
李晓愚
关键词:贡布里希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研究生习得进步与职业贡献
专业研究生是人文科学繁荣发展和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干才,丰富知识体系和勤实践,完善自己"对社会繁荣有价值的品质和能力"乃研究生进步、贡献的要件与保证。研究生是先进、明的先觉、先行者,助促化茂盛和的现代化建设是研究生...
曾铁
关键词:人文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从具体操作到终极追问——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视域下艺术类学科研究方法漫谈
2018年
人文科学旨在涵养的精神、提高的素质、保存和弘扬优秀化传统,艺术类学科的研究人文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构成,对艺术类学科进行研究之初,深入到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背后,拷问其终极导向,是掌握行之有效的艺术类学科研究方法的前提。本带着这一思考,立足人文科学研究方法,对其概念剖析、历史溯源之后,深入到其涵盖内容的特点,进而对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终极追问进行思考,尝试摸索并回答在这一系列人文科学具体操作方法背后,艺术类学科研究方法的最终导向。
李丽园
关键词:人文科学研究方法
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改革初探——以红河学院为例
2017年
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是基于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开展的教学和学科建设反思性实践。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平台课程,对落实化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专业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才培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课程改革的路径,实施"自主—探究—操练"教学改革模式,力争该门课程成为学生专业反思、自我展示、拓展研究思路和提升研究能力的平台。
王亚军常红萍
20世纪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问题初析被引量:1
2017年
当代中国的人文科学研究,对方法论问题还远不够自觉。本从生成维度入手,回顾了20世纪方法论演化的三阶段,以中外化在现代化进程里的遭遇境况为依据,解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对现状的症结做出诊断。希望通过问题生成史的考察,唤起对方法论的再度关注,从而真正实现人文科学研究的创新和突破。
张弘
关键词:人文科学方法论

相关作者

李兰芬
作品数:88被引量:505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 企业家 德性 伦理问题
欧阳询
作品数:45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张君劢 政治自由主义 人文科学 民主 文化保守主义
金元浦
作品数:337被引量:1,848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 文化 互联网
沈卫荣
作品数:35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语文学 汉学 佛学 中国学 汉藏佛教
陈晶晶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谷歌 棱镜 窥探 文化演变 人文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