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5篇“ 人工髓核置换术“的相关文章
人工髓核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2014年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PDN置换术患者常见并发症,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3例采用PDN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及临床实验,对PDN置换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3例患者经PDN置换术及相应的护理后,无一例发生假体移位与脱出、椎间隙感染,3例后发生腰痛,随访1年,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前Oswestry评分为(40.9±12.5)分,治疗后为(14.5±4.9)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t=25.84,P<0.05)。结论 PDN置换术后可出现椎间隙感染、腰部疼痛、假体脱出和移位等并发症,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或降低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沈志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人工髓核并发症护理
前路小切口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患的远期效果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前路经小切口行人工髓核(prosthetic disc nucleus,PDN)置换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患的远期效果。方法:2003年6月~2004年9月共行前路L4/5单间隙PDN置换术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18~42岁,平均28.5±8.4岁。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2例。前、后3个月、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行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应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影像学观察假体位置、手及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和腰椎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后随访60~89个月,平均73.6±8.3个月,腿痛与腰痛VAS、ODI评分后3个月与前、后1年与后3个月比较有显著性改善(P<0.05),末次随访与后1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节段椎间隙高度后3个月与前、后1年与后3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增加(P<0.05),末次随访与后1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手上位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后3个月、后1年与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末次随访与后1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腰椎ROM后3个月与前、后1年与后3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与后1年比较有显著性减少(P<0.05)。随访过程中无假体脱入椎管、移位和位置不良,末次随访时MacNab优良率为83.3%,MRI T2加权像显示手节段椎体终板均出现Modic改变。结论:通过前路小切口进行PDN置换可有效防止假体脱入椎管,长期改善临床症状、恢复手节段椎间隙高度,维持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但手节段终板损伤较为常见。
王冰吕国华
关键词:人工髓核置换术小切口疗效远期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5月,我们采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症25例,23例经标准后侧入路单枚PDN植入,1例经横突间入路单枚PDN植入,1例经腹膜后入路单枚PDN植入,后随访6~18个月。结果 1例后1周出现剧烈腰痛,摄X线片示PDN位置好,给予卧床、镇痛、脱水治疗后缓解;1例后4周出现腰腿痛,摄X线片示PDN部分移位于椎管,二次手取出PDN行融合后症状缓解;1例后1个月PDN部分塌陷入椎体内,偶有腰痛,对症治疗,症状缓解。X线片复查手后椎间隙高度平均增加3.134mm。腰椎各方活动基本正常,根据Oswestry下腰痛和功能不利评分,临床成功率84%,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改善症状的同时能够增加椎间高度,保留腰椎的正常运动功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李程张立
关键词:人工髓核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人工髓核置换术的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腰椎人工髓核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我院于2002年6月~2003年12月应用腰椎人工髓核置换术(PDN)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全部选用PDN假体后方入路单枚置入。后5年随访25例。评价指标包括临床疗效评分、观察椎间隙高度变化、假体位置改变、软骨终板的破坏,同时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后5年手效果优良率72.0%;Oswestry评分21%,LBOS评分6,VAS评分2.8。椎间隙高度R后较前增加28.2%,后3~18月较前增加2.86%,后5年较前降低31.4%;后5年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为10.6°;并发症主要包括假体旋转(25例)、终板破坏(18例)、终板塌陷(2例);另有2例因持续腰痛行腰椎融合。结论:腰椎人工髓核置换术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但中、远期无法维持椎间隙高度,仍存在假体移位及终板破坏等严重并发症,其进一步开展需严格掌握手适应证。
梁胜根秦英陈忠羡范全原向伟梁俊赵振东谢清华雷洪俊付朝华
关键词:腰椎人工髓核并发症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疼痛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假体(PDN)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自2002年12月~2004年7月对1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施行PDNSolo置换术,其中7例后出现腰部疼痛,并获得8~22个月(平均13.4个月)的随访,。结果:其中5例为后短期剧烈疼痛,经消炎止痛类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无运动功能丢失,2例后出现长期腰部疼痛,取出PDN假体,予以重新置入,后1周腰部疼痛消失。结论:PDN置换术后患者出现腰部疼痛,其原因可能为后腰背肌受刺激,引起肌肉痉挛所引起腰部疼痛,而长期腰部疼痛可能为椎间不稳所致,所有后疼痛患者经对症早期积极治疗后均能获得满意效果。
杨新军邹方亮谭军史成富李立钧于彬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人工髓核置换术后疼痛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七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正中入路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7例。患者均经6个月以上的非手治疗且效果不满意。结果随访12个月,均无假体移位。后症状显著缓解或消失(P<0.01)。脊柱向前、向后及侧屈度较前显著增加(P<0.01)。Oswestry疼痛功能指数评分由前平均为(61.5±2.3)%降至(17.3±1.4)%(11%~18%)(P<0.01)。X线侧位片显示椎间盘高度前(8.6±0.3)mm,后12个月为(10.2±0.2)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疗效显著,但病例和假体的选择及手是手成败的关键。
侯开宇陆晓涛王宇飞
关键词:腰椎人工髓核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术的应用研究
2009年
椎间盘在解剖学和功能上是一个复杂性关节,由髓核、纤维环,上下终板组成。随着髓核水分的消失而产生临床上一系列症状。单纯椎间盘髓核的切除有导致腰椎继发不稳和疼痛复发的可能。腰椎内固定和融合虽能通过减少活动节段达到稳定脊柱减轻疼痛的目的,但这种非生理性的治疗方法后可加速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为了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减少髓核摘除后引发连锁退变的危险,恢复和保持脊柱的正常运动功能,
戴加平张炳祥龚遂良周晓
关键词:减轻疼痛椎间盘髓核相邻节段非生理性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中远期随访结果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中远期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3年10月采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的34例腰椎间盘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椎间盘源性腰痛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随访时间48-66个月,平均52.6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后改善情况和中远期功能。前ODI评分平均58.4%,VAS评分平均7.4分。对放射学资料进行手节段活动度、手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对比研究。结果后早期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后12个月ODI评分平均18.2%,VAS评分平均1.8分,椎间隙高度较前平均增加17.6%,手节段活动度平均为9.2°。末次随访时,患者下肢放射性疼痛缓解满意,18例患者下腰痛逐渐加重,ODI评分平均为31.2%,VAS评分平均为3.1分。椎间隙高度较前平均下降13.5%,手节段活动度平均为6.8°,植入物移位发生率73.5%(25/34),软骨终板退变损伤发生率64.7%(22/34)。结论人工髓核置换术尚不能达到长期维持手节段椎间隙高度的目的,后手节段活动度逐渐减少,下腰痛逐渐加重影响其中远期疗效,明确前诊断和严格手指征非常重要。
马远征薛海滨陈兴郭立新李宏伟刘海容
关键词:椎间盘腰椎假体和植入物
人工髓核置换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椎间隙高度变化的观察
目的:评价人工髓核PDN(Prosthetic Disc Nucleus)置换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手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的观察。 方法:2007年2-1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其...
李程
关键词:人工髓核置换术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腰椎间盘人工髓核置换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本研究旨在前瞻性地评估单枚PDN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疗效,进行离体模拟在体运动条件下腰椎软骨终板的生物力学和人工髓核植入后生物力学变化情况的研究,探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疗效,初步评价P...
赵亮
关键词:人工髓核腰椎间盘突出症人工髓核置换术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马远征
作品数:448被引量:4,283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结核 骨质疏松症
郑召民
作品数:265被引量:2,708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椎体成形术 生物力学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钉 脊柱
邓方跃
作品数:13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人工髓核置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人工髓核 羟磷灰石 椎体成形术
赵振东
作品数:30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并发症 人工髓核置换术 椎间盘
赵亮
作品数:149被引量:512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关节镜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肿瘤转移 结直肠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