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9篇“ 人均消费支出“的相关文章
- 河南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2024年
- 扩大居民消费、增强国内大循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文章基于河南省经济现实,采集2000年至2023年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量化了收入、财政、投资和人口因素对河南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收、减债、缩小城乡收入差异对提振居民消费有重要影响;提升财政支出效率、降低挤出效应可发挥更大作用;保持人口合理增长、抓住新型城市化契机有助于扩大内需;投资对河南省消费的影响并不直接,需要进一步研究。
- 王子骏
- 关键词: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探究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 2023年
- 本文选取1991~2021年中部地区湖南、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山西六个省份共186个样本的面板数据,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数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的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多角度的检验得出需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来进行分析,采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并证明模型的合理性。选择湖南省1991~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共31期时间序列数据,通过Eviews建立ARIMA模型开展时间序列的建模分析,并最后理论分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时间层面上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中部地区六个省份之间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着异质性的差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人均消费支出的提高具有明显且连续的促进作用。
- 吴昭颖
- 关键词: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EVIEWS软件ARIMA模型固定效应模型时间序列
- 贸易依存度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贸易开放能显著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因此,研究贸易开放通过哪些途径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产生影响,是理清贸易开放与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之间关系的关键任务。利用2010—2020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开放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开放推动了我国人均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在我国西部地区,贸易开放不能促进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贸易依存度能通过促进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降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来促进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因此,应不断提升职工平均工资,通过高水平开放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姚战琪
- 关键词:贸易开放中介变量门槛效应
- 基于ARIMA与协整模型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预测研究
- 2023年
-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体现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利用1980~2021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构建ARIMA模型与协整模型,对2022~2026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进行预测,并将ARIMA模型与协整模型从模型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选择了AIC值更小的ARIMA模型预测值{28568.50, 32124.36, 36123.18, 40619.36, 45675.62}作为本研究的预测结果。
- 林元书
- 关键词:ARIMA模型协整模型
-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及协调性研究——基于聚类分析和耦合度分析
- 2023年
- 作为国民经济第一拉动力,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某一地区的消费支出结构反映了该地区居民的消费偏好和整体经济水平。故此,本文将我国分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聚类分析法对我国2020年度31个省市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各省市的消费结构差异,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探究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
- 李亚晶
- 关键词:经济水平聚类分析
-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在全面深化经济体质改革背景下,居民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因地制宜,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我国城镇居民在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等8方面的消费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研究,提出平衡东西部发展,缩小地区消费结构差异和引导居民消费,更好地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建议。
- 郭怡菲
- 关键词:消费结构聚类分析
- 数字经济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科学把握数字经济与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关系,对拉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3—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不含西藏)的面板数据,使用中介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研究数字经济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本区域的数字经济不但能提升本区域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而且本区域数字经济对周边区域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通过促进进口贸易、降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增加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渠道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因此,应加快数字化进程,提高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强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 姚战琪
- 关键词:数字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家庭特征对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
- 2022年
-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将家庭类型、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户籍、组织差异和职业差异六个因素与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进行交叉分析,对六种家庭特征对家庭消费支出水平影响效果进行定性分析,得到六种家庭特征对家庭消费支出水平的交叉关系,发现家庭人均年收入、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户籍、子女数量、组织差异和职业差异等都与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有显著的影响关系。
- 刘彪彪黎璇刘笑冰
- 关键词:城乡户籍
- 我国服务业进口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文章利用2013-2021年我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服务业进口技术溢出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进口技术溢出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正向影响,服务业进口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作用可通过提升创新效率来实现。针对服务业进口对我国创新效率影响的估计结果,存在专利申请授权数的门槛效应;针对创新效率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的估计结果,存在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的门槛效应;针对服务业进口技术溢出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的估计结果,存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门槛效应。因此,要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提高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
- 姚战琪
- 关键词:人均消费支出门槛效应中介效应
-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 2022年
- 消费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了反映国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进行分析,掌握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根据 2021年我国分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通过 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应保留两个主成分,随后利用主成分得分综合排序和分类,以反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 冯浩
-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相关作者
- 姚战琪

- 作品数:175被引量:2,524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 研究主题:服务业 数字经济 服务贸易 中介效应 全球价值链
- 何建雄

-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居民 人均消费支出 人均纯收入 医药制造业 医药
- 周华

-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
- 研究主题:再就业工程 信贷消费 居民消费需求 总消费 人均消费支出
- 杜春平

-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
- 研究主题:信贷消费 居民消费需求 总消费 人均消费支出 城市化进程
- 栾大鹏

- 作品数:45被引量:102H指数:4
- 供职机构:人民论坛
- 研究主题:排名 不确定性 人民论坛 测评 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