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篇“ 人口承载量“的相关文章
- 锡林郭勒盟牧区牧业人口承载量研究—以两个嘎查为例被引量:6
- 2017年
- 近年来,内蒙古牧区受牧业人口增多的影响,人均草场面积不断减小。加之“草畜双承包”以及“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政策的实施,牧户所饲养的牲畜头数受各家各户草场面积控制,使部分草场面积小的牧户因不能饲养较多牲畜而陷入贫困,严重影响了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本文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依照“以草定畜,以畜定人”的思路,根据小康标准的人均收入、饲养每只羊单位家畜的纯收入、饲养每只羊单位需要的草地面积即载畜能力,推算出以小康生活为标准的人均所需草地面积,继而推算出小康生活水平基准的牧区可容纳最大牧业人口数量,即牧区牧业人口承载量。测算结果显示,锡林郭勒盟南部牧区B嘎查要想使牧业人口达到小康水平,只能承载70人,即B嘎查牧业人口承载量为70人。目前,B嘎查牧业人口为398;超载率469%,人口超载严重。B嘎查通过采取整合草场、合作经营、转移剩余牧业人口等措施,有望使牧民生活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北部A嘎查牧业人口承载量为255人,超载率29.4%,与实际人口330相差不多,也就是说北部草场基本可满足小康标准需求。发展家庭牧场、合作经营草场资源等方式均可使A嘎查的草场得到可持续利用。希望本研究为内蒙古牧区“精准扶贫”、“因户施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学依据。
- 乌音嘎呼格吉勒图海山
- 关键词:内蒙古牧区人口承载量小康社会
- 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对青海湖地区土地资源和人口现状与特点的描述,估算了该区及各县现实条件下土地资源极限人口承载量和最大适宜人口承载量、草地和耕地所能承担的人口承载量及其比重。结果表明,青海湖地区土地极限人口承载总量为69.5973万人,其中耕地为48.3720万人,草地为21.2703万人,承载比率分别为69.44%和30.56%;区域土地最大适宜人口承载总量为32.4620万人,其中耕地为18.1219万人,草地为14.3410万人,承载比率分别为55.82%和44.18%。此外,区域各县土地最大适宜人口承载总量和承载量存在较大差别,适宜人口承载量(万人)从大到小依次为:共和县(7.0176)>海晏县(6.0049)>刚察县(5.9640)>天峻县(0.0332)。
- 俞文政曲福田祁英香刘鹏刚史军
- 关键词: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
- 三江平原湿地区域可持续发展人口承载量计算
- 2008年
- 以湿地生态区域作为整体系统来研究,结合三江平原区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承载力综合分析模型体系。根据人口承载力模型体系,在参考"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指标总量进行系统预测(按时间序列),拟定了两个承载质量标准,分别为小康水平、富裕水平以及相应的指标阈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三江平原湿地区域五城市人口承载能力,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 付强李伟业
- 关键词:三江平原湿地人口承载力
- GIS技术支持下邹城矿区土地人口承载量研究和预测被引量:1
- 2007年
- 通过调查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借鉴联合国粮农组织所执行的农业生态区法中的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方法,综合考虑研究区的特点,对山东邹城矿区土地人口承载量进行研究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2010年相对于2002年的土地承载力,完成土地复垦规划内容100%,则约有46813人的上升空间,完成50%则持平,完成20%时呈现下降趋势。
- 周保华史同广翟荣新
- 关键词:环境工程
- 汉中市土地资源评价及人口承载量研究
- 汉中市位于陕南秦巴山区,地形复杂,地貌多样。人口多,耕地面积少,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在此情况下,对汉中市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状况,土地生产潜力,人口增长及人口承载量进行研究,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协调人地关系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
- 危锋
- 关键词: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生产潜力人口承载量自然生产力光温生产潜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 文献传递
- 山西省草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为了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加快实施中央“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的决策,正确估算区域人口的承载量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以山西省和山西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相关统计、试验数据,设计不同草地利用率层次和不同肉食消费水平等次,对山西省和山西省黄河流域及其各县市草地资源人口承载量进行了单项和组合型的动态变化研究,为山西省区域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移民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 赵艺学宋鹏飞
- 关键词:人口承载量
- 临汾市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在计算光合生产潜力的基础上,采用逐级订正法,分别对临汾市西、中、东部三区及全市平均状况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并根据历史产量资料,按照潜力利用率的增长趋势,对未来粮食产量作了中长期预测.按照切合实际的消费指标,计算出未来各年的人口承载量,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 张姗姗
- 关键词:土地生产潜力人口承载量光合生产潜力粮食产量利用率
- 三江源区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三江源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由此决定其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综合考察自然、经济等因素,对三江源区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进行了测算,结论是该地区人口规模已超出土地生产能力的承载限度,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应尽快采取得力有效的战略措施。
- 景晖徐建龙刘傲洋
- 关键词:人口承载量
- 基于RS和GIS的土地生产力与人口承载量──以向家坝库区为例被引量:49
- 2004年
- 本文在分析土地生产力与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以向家坝库区耕地为研究对象 ,根据库区经济地理现状 ,确定土地人口载量研究区域 ,并利用GIS和RS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地形地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建立“空间·属性一体化”数据库。本文还建立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潜力递减法 ,进行以村级为单位的耕地粮食综合村尺度的近期和远景 (2 0 12 )土地人口承载量研究 ,提出与当地农业发展相一致的整个研究区环境容量。结果表明 ,与其它耕作方式相比 ,复种耕种可获得更大的人口承载量 ;库区环境容量已趋饱和 ,而且未来库区土地承载力呈下降趋势 ;通过改良品种、扩大水稻播种面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矛盾。
- 熊利亚夏朝宗刘喜云常斌
- 关键词:土地生产力RS人口承载量耕地土地承载力
- 新疆伊犁地区土地资源生产力及人口承载量的初步研究
- 2003年
- 本文在分析伊犁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和合理用地结构的基础上,预测不同时期一定生产条件下,单位面积土地上粮食,油料肉类的生产潜力和不同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数量。
- 黄梅郑敏曹世萍
- 关键词: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
相关作者
- 汤茂林

- 作品数:185被引量:1,297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化 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 学术规范 人文
- 俞文政

- 作品数:41被引量:15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耕地 气候变化 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 扇叶
- 曲福田

- 作品数:459被引量:8,837H指数:57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农地非农化 可持续发展 耕地保护 土地管理
- 李忠魁

- 作品数:47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 研究主题:森林资源 价值评估 林业 低碳经济 资源价值
- 王生明

- 作品数:16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永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研究主题:土壤 气候 水稻 生产力 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