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62篇“ 产业转移“的相关文章
- 镇雄县 承接产业转移 建设“家门口”车间
- 2025年
- 作为云南省人口最多的县,镇雄县外出务工人员长期保持在49万人以上。近年来,镇雄县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建设了一批园区和车间,将镇雄的劳动力优势、产业发展优势有机结合在一起,助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 王学勇(文/图)
- 关键词:返乡创业承接产业转移外出务工人员劳动力优势
- 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动因与建议
- 2025年
- 基于Wind数据库,通过整理2018—2023年上市公司报告,使用投资新建项目与生产基地、注册地址变更等企业区位变迁信息,可以识别中国在这个时期产业转移的方向和规模。研究发现,现阶段国内产业转移主要呈内迁而非外移的特点与趋势,即中西部地区是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外移现象。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动因是顺应国内要素结构转型,优化产业战略配置;规避不确定性风险;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支持引导。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挑战主要包括:产业集聚集群基础较好,但产业配套体系仍需完善;生产要素成本整体较低,但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但覆盖程度和互联互通水平仍需提高;市场潜力较大,但营商环境仍需优化。现阶段中国产业链布局要在兼顾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韧性与安全的要求;培育并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态竞争力;以建设区际互联互通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助推产业内迁;营造中西部地区一流营商环境。
- 刘志彪刘俊哲
- 关键词:产业转移
- 云南省沿边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力的评价与分析
- 2025年
- 云南省沿边地区8个州(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沿边地区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既是推动“一带一路”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云南共建沿边开放新高地和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重要示范区的关键任务。为了客观全面地分析云南省沿边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力,依据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定义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挑选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从而构建了一个用于评估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指标体系。在构造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动态评价云南省沿边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力,并从吸引力、支撑力、发展力三个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间沿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能力在逐步提升,但地区差异也较为明显。其中,红河州综合能力较高,德宏州和怒江州表现较弱,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波动较大。最后针对研究结果得出当下沿边州(市)在产业转移承接方面的困难,并对此提出建议。
- 何明宝刘盼盼赵偲
- 关键词:产业转移沿边地区指标体系
- 基于全量企业大数据的中国城市间制造业产业转移特征挖掘
- 2025年
- 本文使用中国工商注册全量企业大数据,对2012-2022年全国337个城市31个制造业二位数行业的产业转移情况展开研究。结果发现近十年来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扩散并存但以转移扩散为主,制造业产业转移总体符合“东部-中西部”的区域梯度转移规律。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东部城市间转移为主,部分中部城市承接特色产业的趋势明显;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扩散点多面广,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具有优越的区域赋;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东部城市仍有优势,中西部城市竞争力持续增强。此外,制造业转出/承接城市空间扎堆,中西部产业承接城市集中连片。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宏观引导,完善制造业产业转移机制体系;深化区域分工,畅通制造业产业转移国内大循环;融合多源大数据,服务制造业产业转移监测预警。
- 孙祥栋武佳琦洪群联
-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转移
- 资源型城市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研究
- 2025年
-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制造业对周边城市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在其带动下,韶关制造业通过主动融入湾区发展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制造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调整优化韶关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通过分析韶关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熵、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集聚指数发现:韶关制造业仍处于中低端发展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大都处于中高端发展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韶关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强,且呈现承接产业分布广泛,承接城市集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韶关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高效发展。
- 涂智苹
- 关键词:产业转移制造业资源型城市
- 湖南省承接跨境电商产业转移的现状、挑战与提升路径研究
- 2025年
- 随着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一些沿海地区的跨境电商企业开始将部分业务内迁到具备成本优势和乡情纽带的内陆城市如长沙,武汉。湖南省承接的跨境电商企业以运营类企业为主,承接了大量基础岗位,在跨境电商供应链、信息交流与物流枢纽建设等方面仍存短板。为提升跨境电商能力,应综合施策,通过引入平台型企业加速产业带形成,促进回迁企业与产业带资源对接,强化物流枢纽与海外仓建设,发挥核心园区辐射力,推动湖南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 王炳焕
- 关键词:产业转移
- 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如何促进中国与伙伴国的产业转移?
- 2025年
- 当前,全球产业布局加速重构,中国正积极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以优化产业布局。研究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化如何影响产业转移,有助于中国合理利用协定的制度优势完善产业转移策略。文章实证结论表明: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向伙伴国产业转移的促进效应尤为显著,且该效应是通过提高国家开放度,特别是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得以实现;对于高收入水平、高制度质量的国家和高技术行业而言,协定深化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时,协定深化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市场与资源导向型行业,中国向外产业转移时,协定深化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和技术导向型产业;高标准的区域贸易协定更有利于中国与伙伴国的价值链合作,有利于协定双方参与以对方为枢纽的复杂价值链;条款异质性充分印证了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的“第二代贸易政策”特征及其对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未来,中国应积极签署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合作和产业合作策略;推动中国和伙伴国的开放度提升,优化双方的营商环境;通过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延伸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外循环张力。
- 周英董明烨李成明
- 关键词:条款产业转移
- 推进辣椒产业转移降低生产成本
- 2025年
- 辣椒,在我国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如今已成为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风味最丰富的食材之一。辣椒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年种植面积达3200万亩。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被大家称为“辣椒院士”,3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培育出160多个辣椒品种。
- 庹炼扈永顺
- 关键词:辣椒品种中国工程院院士辣椒产业降低生产成本
- 产业转移背景下贵港市运动服饰企业销售渠道转型研究
- 2025年
- 长期以来,珠三角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其富足的资源与物质基础不仅推动了本地区的繁荣发展,也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产业转移已进入新阶段。“国潮”的走红,促使我国运动服饰行业改革与创新,消费者在关注运动服饰固有功能的同时,尤为看重其传递的价值观。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贵港市运动服饰企业的销售渠道转型及相关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贵港市运动服饰企业应加强研发、更新设备、创新技术,与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效的合作关系,打造产业链生态体系,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 李金鹏梁品寅
- 关键词:产业转移
- 工业产业转移对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份面板数据的分析
- 2025年
- 本文旨在探讨工业产业转移对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利用2004-2021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BM效率测度模型测算绿色发展效率,并构建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工业产业转移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工业产业转移对整体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有积极影响;工业产业转入对承接地的绿色发展效率有促进作用,但对于转出地有负向作用;中度污染产业转入承接地对当地绿色发展效率有积极作用。
- 景翠珠
- 关键词:非期望产出承接地
相关作者
- 刘友金

- 作品数:232被引量:3,726H指数:35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一带一路 企业
- 孙浩进

- 作品数:139被引量:318H指数:8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产业转移 生产力 收入分配 演化经济学 研究范式
- 孙久文

- 作品数:461被引量:5,164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区域经济 京津冀 区域经济学 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 胡黎明

- 作品数:53被引量:352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产业转移 创意产业 城市发展 互动关系 产业链
- 张新芝

- 作品数:51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区域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 工业园区 承接产业转移 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