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53篇“ 产业共性技术“的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支持下产业共性技术跨组织合作研发的微分博弈
2024年
引入信息技术支持,将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及政府构成的共性技术跨组织合作研发分为产出导向与过程导向情形,运用微分博弈分析两种情形下主体决策、收益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两种情形下产出弹性增量较小(大)时,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研发努力水平与收益系数正(负)相关,与双方努力成本系数及技术淘汰率负(正)相关,监控成本的影响与此类似;收益系数较大(小)时,双方努力水平与产出弹性及其增量正(负)相关;产出弹性增量较小时,双方努力水平和研发收益在产出导向情形更大,反之需考虑监控成本与高校院所努力成本系数的比值;成本补贴系数在过程导向情形下更小,当产出弹性增量较小或较大时政府收益在产出导向情形下更高,否则过程导向情形更高。
郑月龙刘思漫白春光张月月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信息技术支持微分博弈
产业共性技术跨组织合作研发激励模型研究
2024年
本文研究了一个由高校院所进行基础研究和制造企业负责后续商业开发的共性技术跨组织合作研发激励模型及其选择问题。本文将政府支持与合同激励放在同一框架,运用博弈论方法为制造企业设计产出导向单一激励模型、产出导向+过程监控激励模型及“政府支持+”综合激励模型以激发高校院所基础研究的积极性,同时解析了激励模型选择、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表明:“政府支持+”综合激励模型是三种激励模型中的占优模型、产出导向+过程监控激励模型优于产出导向单一激励模型;双方收益分享系数具有促进和抑制高校院所认真履责行为的双重作用,且对其机会主义行为具有抑制作用,对制造企业后续商业开发行为及预期收益有“倒U型”影响;高校院所基础研究的影响系数在双方收益分享系数对制造企业后续商业开发努力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政府补贴对高校院所和制造企业的合作研发行为具有明显的正向激励作用;惩罚系数可有效抑制高校院所的机会主义行为。
郑月龙白春光叶林张龄月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政府补贴
考虑市场化开发的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决策研究
2024年
借鉴经典AJ模型思想,建立了两家企业市场化开发阶段进行古诺竞争的共性技术供给决策的两阶段博弈模型,揭示企业双方面对独立研究(情形Ⅰ)、研究/模仿(情形Ⅱ)及联合研究(情形Ⅲ)模式下的最优供给决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共性技术技术属性是偏基础性还是偏应用性,对企业共性技术供给决策有重要影响;对于情形Ⅰ与情形Ⅱ,若基础性特征明显,企业将选择情形Ⅰ,若应用性特征明显,则选择情形Ⅱ;对于情形Ⅰ与情形Ⅲ、情形Ⅱ和情形Ⅲ,共性技术技术属性和联合研究协同度是影响企业共性技术供给决策的基本因素。根据共性技术技术属性基础性、应用性及联合研究协同度,建立四象限分析矩阵,探讨了不同情形下共性技术供给决策。此外,情形Ⅰ模式下,技术属性对双方企业利润产生先增后减的影响,政府补贴弱化了共性技术研发投入成本对利润的负向影响,但并未改变影响轨迹。
郑月龙郑月龙李登峰
关键词:共性技术市场化开发博弈论
技术船舶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2023年
技术船舶产业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发展是克服各种研发失灵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国家实现海洋强国目标的基石和重要支柱。鉴于此,从技术链视角引入技术弹性、扩散度和成功率等参数,概括出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政府-市场结合3种情形,建立高技术船舶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并对不同模式下的投入程度和最佳收益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市场主导模式下船舶研究院、船企的投入水平和效益远不及政府主导、政府-市场结合模式,不应该采纳;当某项产业共性技术弹性低、横向和纵向扩散难度大、船舶研究院获益少时,运用政府主导模式更加合理,反之则选择政府-市场结合模式。最后,从政府清晰定位角色、产业共性技术分类等方面提出管理对策,为高技术船舶产业的进步提供指导。
李锋周亮尹洁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高技术船舶技术创新链STACKELBERG博弈
基于博弈分析的产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策略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加强基础研究”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提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产业共性技术...
周冰洁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政府支持
基于微分博奔的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合作研发契约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根据产学研合作的紧密程度,将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划分为半固定契约、非固定契约及一体化契约三种。运用微分博奔理论,本文探讨共性技术产学研合作研发契约选择及考虑政府支持策略的一体化契约实现问题。研究发现:半固定契约与非固定契约下,企业的商业开发努力水平相同,非固定契约下学研方的基础研究努力水平、技术知识量期望和方差及研发总利润较高;当产学研合作研发协同度足够大时,一体化契约为占优选择,提升产学研协同度是一体化契约实现的前提,而政府非补贴支持策略是提升协同度的重要切入点;产学研合作研发契约受到共性和个性两类因素影响,需区分不同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进行选择。
郑月龙郑月龙白春光
关键词:共性技术政府支持
双向协同下产业共性技术跨组织合作研发微分博弈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解析共性技术跨组织合作研发模型选择及影响因素,在横纵双向协同下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龙头企业为承担主体,运用微分博弈理论建立共性技术跨组织合作研发基准模型、产出依赖模型及努力依赖模型。研究发现:就双向协同系数而言,增加横向协同系数能提高三种模型下努力水平及研发总利润;纵向协同系数在边际收益系数较大时,对研发总利润产生先减后增的影响;双向协同系数均在努力依赖模型中最为敏感。就模型比较而言,产出依赖模型优于基准模型,固定监控成本作为调节变量,随其减小努力依赖模型将优于基准模型甚而优于产出依赖模型。就政府作用机制而言,政府应通过补贴和非补贴方式参与共性技术研发,产出依赖模型中政府须对双方给予补贴,努力依赖模型中政府须对高校和研究院所给予全额补贴。
郑月龙周冰洁白春光蔡琴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微分博弈
有色金属产业共性技术盲点识别与供需双边匹配研究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集中力量整合并提升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产业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跨行业、多领域综合应用的战略性支撑技术,在改善现有产业的结构性缺陷、推动科技...
李凤艳
关键词:有色金属产业共性技术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挖掘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失败的公共资本后补偿策略
2022年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项目因技术性、系统性风险而面临失败困境。然而,失败项目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具有一定挽救价值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失败项目,可考虑通过失败后补偿方式,由公共资本引导私人部门采取挽救措施,弥补市场失灵。为此,通过构建价值评估体系,筛选补偿对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创新失败阶段嵌入下的公共资本后补偿策略,甄选最优补偿方式,为挽救失败资源、激发再创新行为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张帆刘生学狄鹏叶建木喻潇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公共资本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失败项目挽救对象甄选体系设计
2022年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阶段性失败困境及潜在挽救价值使得失败挽救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而,挽救实施前,需要界定挽救的技术范围、甄选挽救的潜在价值。为此,从技术范围与潜在价值两个层面,设计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失败挽救对象甄选体系。首先,通过共性技术基因识别,刻画挽救的技术范围。其次,通过AHP-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法结合价值评估体系,实现挽救的价值筛选。最后,基于生物医药行业实际案例,验证甄选体系的有效性,为挽救对象的有效选择提供实际应用方案。
张帆冯国栋叶建木文昊林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基因识别价值评估

相关作者

郑月龙
作品数:58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产业共性技术 共性技术 演化博弈 博弈论 演化博弈分析
李纪珍
作品数:158被引量:1,633H指数:2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产业共性技术 共性技术 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绩效
周国林
作品数:54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产业共性技术 产业集群 互联网 产学研联盟 上市公司
马亮
作品数:55被引量:245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新能源汽车 产业共性技术 补贴 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
刘洪民
作品数:77被引量:333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技术转移 高校 制造业 共性技术研发 产业共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