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0篇“ 亚致死浓度“的相关文章
苦参碱致死浓度对桃蚜繁殖力的影响
2025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烟碱类杀虫剂苦参碱对桃蚜繁殖力的影响,试验采用叶浸法评估了苦参碱对桃蚜的毒力及致死剂量(LC_(10)、LC_(20)、LC_(30)、LC_(50)和LC_(70))对桃蚜成蚜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参碱对桃蚜的LC_(50)为9.66 mg/L,对桃蚜的LC_(10)、LC_(20)、LC_(30)、LC_(70)分别为0.17、0.69、1.86、50.16 mg/L。苦参碱致死浓度可显著降低桃蚜成虫的繁殖力、寿命及存活率。LC_(10)、LC_(20)、LC_(30)、LC_(50)和LC_(70)处理组中桃蚜成蚜的寿命比对照组分别缩短了0.9、1.4、1.9、3.1、4.1 d。致死浓度各处理组桃蚜的周限增殖率(λ)、净增值率(R_(0))、平均世代周期(T)、总生殖力(GRR)和内禀增长率(r_(m))都低于对照组。因此认为,苦参碱致死浓度对桃蚜有致死作用,不利于桃蚜种群的生长。
潘夏丽王琪霍凯悦王逸波郭金虎少婧张李香
关键词:桃蚜苦参碱毒力亚致死效应
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细胞免疫的致死效应,探究斜纹夜蛾抵御杀虫剂胁迫的机制。【方法】以斜纹夜蛾4龄幼虫为研究对象,分别用LC_(10)、LC_(20)和LC_(30)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测定并分析幼虫血细胞形态、总数量以及吞噬、结节和包囊作用的变化。【结果】根据毒力测定结果,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处理48 h的LC_(10)、LC_(20)和LC_(30)分别为0.190、0.459和0.868μg/g。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虫血细胞总数量增加。斜纹夜蛾幼虫的血细胞类型包括原血细胞、浆血细胞、粒血细胞、珠血细胞以及类绛色细胞。在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处理下,斜纹夜蛾幼虫部分血细胞出现细胞皱缩、细胞膜变形、胞质空泡化、粒细胞脱粒及细胞核形变甚至凋亡等形态变化。LC_(10)氯虫苯甲酰胺在48 h后能抑制吞噬作用,LC_(20)氯虫苯甲酰胺在12 h后促进幼虫的吞噬作用,在6、48和72 h显著抑制(P<0.01)吞噬作用,LC_(30)氯虫苯甲酰胺能显著抑制斜纹夜蛾吞噬作用,但随着处理时间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减弱。LC_(10)、LC_(20)和LC_(30)氯虫苯甲酰胺均能显著(P<0.01)抑制斜纹夜蛾结节作用。LC_(10)氯虫苯甲酰胺能抑制斜纹夜蛾包囊作用,而LC_(20)和LC_(30)在12和24 h会促进包囊作用,在72 h显著(P<0.01)抑制。【结论】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细胞免疫的致死效应表现为改变部分血细胞形态,一定程度上促进血细胞总数量增加,显著抑制结节作用。此外,随着药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增加,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先促进后抑制吞噬和包囊作用。从昆虫免疫作用角度为未来害虫的控制和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谢文琪邓晓悦张智慧陶文彩李庆蒋春先
关键词:斜纹夜蛾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效应血细胞形态包囊作用
昼夜温度波动与致死浓度杀虫剂对荻草谷网蚜生活史性状和种群参数的影响
2025年
为明确昼夜温度波动变化与致死浓度杀虫剂对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的生态学影响,于室内测定(22±6)℃和(22±12)℃不同变温幅度以及致死剂量LC_(10)的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对荻草谷网蚜寿命、繁殖与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温22℃下,与对照相比,吡虫啉使荻草谷网蚜寿命显著缩短了1.15 d,繁殖力减少了8.28头,内禀增长率降低了0.069,净增殖率降低了0.136,世代周期降低了8.245;高效氯氰菊酯使荻草谷网蚜寿命显著缩短了0.27 d,繁殖力减少了1.78头,内禀增长率降低了0.050,净增殖率升高了0.282,世代周期降低了2.042。在对照处理下,与恒温22℃相比,变温幅度±6℃使荻草谷网蚜寿命延长了9.28 d,繁殖力增加了9.08头,内禀增长率降低了0.207,净增殖率升高了3.301,世代周期升高了10.686;变温幅度±12℃使荻草谷网蚜寿命缩短了1.50 d,繁殖力减少了18.74头,内禀增长率降低了0.148,净增殖率降低了2.132,世代周期降低了19.808。在变温幅度±6℃与±12℃下,与对照相比,吡虫啉使荻草谷网蚜寿命分别缩短了1.28 d和2.21 d,繁殖力分别减少了13.50头和1.75头,内禀增长率分别降低了0.124和0.078,世代周期分别降低了15.510和1.355;但是在变温幅度±12℃下,与对照相比,高效氯氰菊酯使荻草谷网蚜寿命延长了1.81 d,繁殖力增加了2.32头,内禀增长率升高了0.030,净增殖率升高了0.815,世代周期升高了2.675,且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表明温度波动幅度与杀虫剂温度属性对杀虫剂风险评估均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并且明确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提高气候变化下杀虫剂风险评估的精准性。
邢鲲闫奕龙韦娜赵飞
关键词:亚致死浓度杀虫剂生活史
致死浓度虫螨腈对番茄潜叶蛾生长发育及酶活的影响
2024年
为明确虫螨腈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亲代(F_(0))及子一代(F_(1))的致死效应,以及探究番茄潜叶蛾F_(0)和F_(1)中解毒酶和保护酶系对致死浓度虫螨腈的响应情况,本研究采用浸叶法测定虫螨腈对番茄潜叶蛾的毒力,通过生物测定分析了致死浓度虫螨腈LC_(25)对番茄潜叶蛾F_(0)和F_(1)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测定了虫螨腈LC_(25)浓度处理后番茄潜叶蛾体内的解毒酶系和保护酶系的活力变化。研究发现,虫螨腈对番茄潜叶蛾2龄幼虫的生物活性较高,LC_(50)为1.33 mg/L。致死浓度虫螨腈LC_(25)处理后番茄潜叶蛾F_(0)产卵量显著下降,F_(1)的蛹重显著降低,蛹期和成虫前期显著延长。在解毒酶方面,致死浓度的虫螨腈对番茄潜叶蛾F_(0)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MFO)表现为抑制作用,羧酸酯酶(CarE)没有明显变化;虫螨腈LC_(25)浓度对F_(1)的GST和MFO有诱导作用,其中GST诱导作用最强,而CarE作用不明显。在保护酶方面,致死浓度的虫螨腈仅对F_(0)番茄潜叶蛾过氧化氢酶(CAT)有诱导作用,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无变化;虫螨腈LC_(25)浓度对F_(1)的CAT、POD和SOD作用不明显。虫螨腈LC_(25)浓度显著影响番茄潜叶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且能显著影响其体内部分解毒酶和保护酶的活性。因此,本研究为促进合理使用虫螨腈防治番茄潜叶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李冬桂彭晨马睿馨陈亚平桂富荣孙仲享
关键词:虫螨腈亚致死效应解毒酶
致死浓度呋虫胺处理荻草谷网蚜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析致死浓度呋虫胺处理蚜虫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捕食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害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及小麦蚜虫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以致死浓度(LC_(20)和LC_(30))呋虫胺处理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 3龄若蚜后,饲喂异色瓢虫各龄期幼虫,观察统计异色瓢虫捕食量N_(a)、瞬时攻击率a、处理时间T_(h)、日最大捕食量N_(a-max)、捕食效能a/T_(h)以及各发育阶段历期。【结果】异色瓢虫幼虫对荻草谷网蚜3龄若蚜的捕食拟合Holling氏圆盘方程。与对照组(异色瓢虫幼虫捕食未接触呋虫胺的荻草谷网蚜3龄若蚜)相比,饲喂LC_(20)和LC_(30)浓度呋虫胺处理的荻草谷网蚜3龄若蚜,异色瓢虫幼虫对荻草谷网蚜的处理时间T_(h)延长,瞬时攻击率a、日最大捕食量N_(a-max)和捕食效能a/T_(h)均降低。其中捕食效能a/T_(h)受LC_(20)和LC_(30)浓度呋虫胺影响最显著的是异色瓢虫1龄幼虫,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4.03%和50.48%;其搜寻效应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历期延长。随着呋虫胺浓度的增加,药蚜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和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也增大。【结论】取食致死浓度呋虫胺处理的荻草谷网蚜3龄若蚜,异色瓢虫的捕食功能和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在进行农药喷施作业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捕食效能最高且受农药影响较小的异色瓢虫4龄幼虫盛发期,可以在有效防控蚜虫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农药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天敌。
费芍丹刘永刚刘永刚任兴平王艺璇柳敬龙张海英
关键词:异色瓢虫呋虫胺亚致死效应捕食功能生长发育
高CO_(2)浓度下烯啶虫胺致死浓度对褐飞虱生活史和种群动态的影响
2024年
【目的】通过研究高CO_(2)浓度下烯啶虫胺致死浓度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生活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明确褐飞虱在高CO_(2)浓度下生物学响应特征,为未来全球气候变暖下褐飞虱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两性生命表,研究了当前大气CO_(2)浓度(Ambient CO_(2))和高CO_(2)浓度(Elevated CO_(2))下烯啶虫胺致死浓度LC15对褐飞虱生活史参数的影响,并用软件模拟了褐飞虱的种群动态。【结果】烯啶虫胺致死浓度LC15处理,两个CO_(2)浓度下均可显著延长褐飞虱的若虫发育历期(P<0.05),进一步延长褐飞虱平均世代周期。两个CO_(2)浓度下对照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烯啶虫胺致死浓度LC15处理褐飞虱3龄若虫后,当前大气CO_(2)浓度下褐飞虱雌虫产卵量无显著差异(P>0.05),高CO_(2)浓度下雌虫产卵量显著增加(P<0.05),从366.5粒上升到473.4粒;当前大气CO_(2)浓度下褐飞虱种群内禀增长率从0.1950下降到0.1741,净增殖率从181.7下降到129.8;高CO_(2)浓度下褐飞虱种群内禀增长率从0.1870上升到0.1985,净增殖率从137.4上升到236.7。【结论】烯啶虫胺致死浓度处理褐飞虱,高CO_(2)浓度下褐飞虱繁殖力增加,有利于种群增长,可能存在再猖獗的风险。
周洪汕尚方格陈亮赵慕华郝涛吴刚
关键词:褐飞虱烯啶虫胺种群动态
致死浓度吡虫啉和丁布对禾谷缢管蚜的影响
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作为一种农业害虫,以其独特的口器和分泌物对作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为害,并且具有迁飞性,可以传播病毒病,对农作物的产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禾谷缢管蚜吡虫啉抗性和敏感品...
刘姣姣
关键词:禾谷缢管蚜吡虫啉生命表RNA干扰
致死浓度吡虫啉对西方蜜蜂蜂群繁殖及哺育蜂咽下腺发育的影响
蜜蜂不仅能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的蜂产品,还能为农作物授粉,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蜜蜂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也至关重要。蜜蜂在生存过程中面临许多风险,农药是其中之一。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是国内近年来使用...
裴娅琳
关键词:吡虫啉西方蜜蜂蜂群繁殖咽下腺
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对柑橘全爪螨的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对F_(0)(当代)及F_(1)(第1代)代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柑橘全爪螨的综合防治及氟啶虫胺腈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指导。本试验采用叶片浸渍法,观察了致死浓度(LC5和LC10)氟啶虫胺腈和对照处理条件下F_(0)代柑橘全爪螨存活、繁殖情况和F_(1)代柑橘全爪螨的个体发育历期、寿命、存活和繁殖情况,组建F_(1)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结果显示,致死浓度(LC_(5)和LC_(10))氟啶虫胺腈处理后,F_(0)代柑橘全爪螨的产卵历期由4.52 d缩短至3.67 d,产卵量由17.98粒减少至14.00粒,以上指标均差异显著。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对柑橘全爪螨的影响存在跨代效应,对F_(1)代柑橘全爪螨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生命表参数均产生影响。在生长发育方面,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缩短F_(1)代柑橘全爪螨未成熟发育历期,雄螨从10.09 d缩短至9.50 d,雌螨从10.21 d缩短至9.56 d,显著地加快发育速率;在繁殖力方面,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缩短F_(1)代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总产卵前期(TPOP),繁殖期从6.62 d延长至7.79 d,繁殖量从28.48粒增加至35.31粒;从种群生命表参数来看,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处理后F_(1)代柑橘全爪螨的净增殖率R0由18.51增加至26.06,内禀增值率r由0.2128增加至0.2430,周限增长率λ由1.237增加至1.275,总繁殖率GRR由34.37增加至44.25,而种群加倍时间t缩短了0.405。综上,低浓度的氟啶虫胺腈显著抑制F_(0)代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繁殖,但对F_(1)代柑橘全爪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起刺激作用,并影响其种群生命表参数,可能会刺激害螨种群的的再猖獗。
孔新研杨翠刘雯琪袁咏艺邹志文夏斌辛天蓉
关键词:柑橘全爪螨生长发育繁殖
致死浓度烯啶虫胺对水稻抗性物质及褐飞虱生殖参数的影响
2024年
为明确烯啶虫胺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防控效果,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致死浓度烯啶虫胺对水稻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褐飞虱雌成虫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致死浓度烯啶虫胺处理后,水稻中草酸含量在第2天时无明显变化,在第4天时升高了20.5%;类黄酮含量分别升高了9.6%和40.6%;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下降了20.1%和42.4%;蔗糖含量在第2天时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在第4天时升高了38.5%。致死浓度烯啶虫胺对褐飞虱生殖存在显著影响,雌成虫羽化2 d和4 d时,卵巢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下降了31.2%和40.9%;脂肪体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下降了19.0%和38.8%。致死浓度烯啶虫胺处理抑制了雌成虫卵巢发育,褐飞虱卵黄原蛋白(Nilaparvatalugensvitellogenin,NlVg)基因表达量在第2天时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在第4天下降了57.5%;同时显著影响了褐飞虱生殖力,雌成虫产卵量减少了58.1%,产卵历期缩短了36.7%,寿命缩短了28.0%,但对雌成虫产卵前期无显著影响。表明致死浓度烯啶虫胺处理后可能通过诱导水稻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上升来提高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而且对褐飞虱繁殖力也有显著影响。
王怀奇董俏俏王婷婷邓迪丁雨婷张文赵旭东戈林泉
关键词:烯啶虫胺褐飞虱水稻抗性物质

相关作者

鲁艳辉
作品数:116被引量:469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二化螟 引诱剂 活性 种群发生 稻纵卷叶螟
王秀梅
作品数:55被引量:131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异色瓢虫 赤眼蜂 柞蚕卵 寄生蜂 越冬代
仇贵生
作品数:205被引量:84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研究主题:桃小食心虫 苹果 田间症状 杀虫剂 梨园
全林发
作品数:6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研究主题:桃小食心虫 解毒酶 亚致死浓度 高效氯氰菊酯 成虫
常晓丽
作品数:59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组合物 杀虫剂 杀虫 甜菜夜蛾 氟啶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