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2篇“ 亚洲小车蝗“的相关文章
- 化学感受蛋白在亚洲小车蝗聚集行为中的功能研究
- 亚洲小车蝗是我国北方草原和农牧交错区的优势种蝗虫,具有与飞蝗类似的集群特性,危害时可造成草原大面积枯黄,极大地降低了草原植被覆盖度,加快了草原退化、沙化速度,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亚洲小车蝗的形态特征、飞行能力及能源物质消...
- 石慧娟
- 关键词:亚洲小车蝗化学感受蛋白表达谱RNA干扰
- 亚洲小车蝗响应高效氯氰菊酯胁迫的转录组及抗性相关基因分析
- 2024年
- 为筛选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响应高效氯氰菊酯胁迫的抗性相关基因和代谢通路,解析亚洲小车蝗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机制,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高效氯氰菊酯(LD10=0.008μg/头)处理48 h前后的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BLAST、edgeR以及Trinity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功能注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从亚洲小车蝗中共筛选到743个响应高效氯氰菊酯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08个上调基因和535个下调基因,其中有168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GO数据库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三大功能分类中,162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20条不同的代谢通路中,主要涉及核糖体、碳代谢、糖酵解/糖异生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其中多个代谢通路与昆虫抗药性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昆虫抗药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有47个,包括编码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醇脱氢酶、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热激蛋白、羧酸酯酶、黏蛋白、多功能氧化酶以及羰基还原酶等蛋白的基因,推测这些基因在亚洲小车蝗响应高效氯氰菊酯胁迫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 高海燕杨旭兵闫锋孙彦楠张玉高书晶
- 关键词:亚洲小车蝗转录组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
- 化学感受蛋白基因OasiCSP4在亚洲小车蝗型变过程中的表达谱分析
- 2024年
- 【目的】揭示化学感受蛋白基因OasiCSP4在亚洲小车蝗两型转变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OasiCSP4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亚洲小车蝗雌、雄虫分别在群居型散居化处理和散居型群居化处理0、1、6、12、24、72 h后解剖为头、胸、腹、翅、触角、前足、中足、后足8个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雌、雄虫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的OasiCSP4表达谱并对其表达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在群居型散居化处理过程中,雄虫前足OasiCSP4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处理0、6、24、72 h雌虫前足OasiCSP4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处理1 h雌虫头部OasiCSP4相对表达水平最高,处理12 h雌虫中足OasiCSP4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雄虫头、触角和中足OasiCSP4相对表达水平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处理6 h雄虫翅、前足和雌虫头、翅、触角、前足OasiCSP4相对表达水平最高。在散居型群居化处理过程中,OasiCSP4在雌虫前足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其他组织相比差异显著(P<0.05);除处理0、1、72 h OasiCSP4在雄虫中足高表达外,其他处理时间下均在雄虫前足高表达;OasiCSP4在雄虫头、翅和雌、雄虫触角、前足中的相对表达水平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处理6 h雌虫头和中足OasiCSP4相对表达水最高。【结论】化学感受蛋白基因OasiCSP4在亚洲小车蝗两型转变过程中差异表达。
- 石慧娟李艳艳王莉莉霍志家庞保平
- 关键词:亚洲小车蝗表达谱
- 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亚洲小车蝗的生物活性及影响机制
- 2024年
- 亚洲小车蝗是草原上重要的害虫之一,本文研究了3种植物源化合物瑞香狼毒根石油醚提取物、百里香酚和印楝素对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的生物活性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亚洲小车蝗的毒性表现为:拒食作用>胃毒作用>触杀作用。48 h时瑞香狼毒根石油醚提取物、百里香酚和印楝素对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拒食活性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433.97 mg/L、183.35 mg/L和86.47 mg/L,胃毒活性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7976.33 mg/L、269.65 mg/L、341.07 mg/L,触杀作用相对较小。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离体腺苷三磷酸酶(ATPas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抑制率不超过50%。3种化合物处理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48 h后,亚洲小车蝗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细胞色素P450活性升高,羧酸酯酶(CarE)活性受到抑制。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亚洲小车蝗都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拒食作用最强,未来在亚洲小车蝗的防控上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 康鹏王贻卉常静马崇勇王建贾雪峰李海平
- 关键词:瑞香狼毒百里香印楝素亚洲小车蝗
- 冷蒿粗提物协同金龟子绿僵菌对亚洲小车蝗存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究冷蒿Artemisia frigida粗提物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的协同防治效果,用不同浓度的冷蒿粗提物和金龟子绿僵菌复配饲喂亚洲小车蝗4龄蝗蝻后进行毒力测定,并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两者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0%冷蒿粗提物与10~8个孢子/g的金龟子绿僵菌复配处理后亚洲小车蝗的死亡率最高,为82.5%,显著高于其余复配处理、单独使用冷蒿粗提物和单独使用金龟子绿僵菌处理后的死亡率;10%和20%的冷蒿粗提物分别与10~8个孢子/g的金龟子绿僵菌复配处理后,亚洲小车蝗4龄蝗蝻的体重增加量、体长增加量、生长速率以及总体表现力均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冷蒿粗提物和单独使用金龟子绿僵菌的效果,其中10%冷蒿粗提物与10~8个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复配处理的效果最佳。表明冷蒿粗提物与金龟子绿僵菌复配对抑制亚洲小车蝗存活和生长发育具有协同和拮抗作用,有开发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 李霜畅笑王敏杨蕾洪林那日苏涂雄兵张泽华
- 关键词:蒿属植物蝗虫
- 亚洲小车蝗几丁质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验证
- 亚洲小车蝗 Oedaleus asiaticus 隶属于直翅目 Orthoptera 斑翅蝗科 Oedipodidae 小车蝗属Oedaleus,是中国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北方草原区和农牧交错区危害最严重的蝗虫之一,对草...
- 高海燕
- 关键词:植物保护亚洲小车蝗几丁质基因鉴定
- 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亚洲小车蝗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
-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是我国草原重要的害虫之一,也是内蒙古草原的优势种,对草原生态系统有很大危害。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亚洲小车蝗的主要措施,但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很大。因此本文研究...
- 康鹏
- 关键词:亚洲小车蝗瑞香狼毒百里香印楝素生物活性
- 型变过程中亚洲小车蝗体内保幼激素滴度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2023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在不同发育阶段和型变过程中的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JHⅢ滴度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情况,为阐明保幼激素调控亚洲小车蝗型变中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散居型和群居型亚洲小车蝗不同发育阶段(4和5龄若虫及1,4,7,10,13和20日龄成虫)和3龄若虫群居化处理1,3,5和7 d时亚洲小车蝗血淋巴中的保幼激素JHⅢ的滴度变化;用qRT-PCR检测在群居化处理亚洲小车蝗3龄若虫1,3,5和7 d时保幼激素代谢相关的3种基因保幼激素酯酶(juvenile hormone esterase,JHE)基因、保幼激素甲基转移酶(juvenile hormone methyltransferase,JHAMT)基因和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juvenile hormone epoxide hydrolase,JHEH)基因的表达量;利用JHⅢ浸液处理散居型亚洲小车蝗3龄若虫后进行群居化处理,测定亚洲小车蝗型变率。【结果】JHⅢ在亚洲小车蝗血淋巴中的滴度甚微,在4和5龄两型若虫中最大滴度低于50 ng/mL,在两型成虫中最大滴度低于100 ng/mL;JHⅢ滴度随成虫日龄增加而升高,13日龄时达到高峰,然后随日龄增加而缓慢下降,两型雌成虫和雄成虫呈类似的趋势;除1日龄成虫外,其他日龄散居型亚洲小车蝗成虫血淋巴中JHⅢ滴度均显著高于群居型的;与散居型对照比较,群居化处理3龄若虫1-7 d亚洲小车蝗血淋巴中JHⅢ滴度均显著降低。JHE,JHAMT和JHEH基因的表达量在型变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JHⅢ浓度增加可有效抑制散居型亚洲小车蝗向群居型转变。【结论】保幼激素JHⅢ在亚洲小车蝗两型转变中具有重要作用,JHE,JHAMT和JHEH基因在亚洲小车蝗两型转变过程中可发挥不同的功能。
- 孙彦楠闫锋高书晶韩海斌郭娜高海燕杨旭兵
- 关键词:亚洲小车蝗保幼激素基因表达
- 亚洲小车蝗海藻糖酶基因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洲小车蝗海藻糖酶基因及其应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已有亚洲小车蝗转录组数据库中获取海藻糖酶基因片段,获得序列为SEQ ID NO:1基因cDNA全长序列。依据SEQ ID NO:1,设计并合成dsRN...
- 高书晶张园园高海燕杨旭兵赵洁张玉韩海斌闫锋王玲玲董瑞文
- 亚洲小车蝗海藻糖酶基因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洲小车蝗海藻糖酶基因及其应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已有亚洲小车蝗转录组数据库中获取海藻糖酶基因片段,获得序列为SEQ ID NO:1基因cDNA全长序列。依据SEQ ID NO:1,设计并合成dsRN...
- 高书晶张园园高海燕杨旭兵赵洁张玉韩海斌闫锋王玲玲董瑞文
相关作者
- 高书晶

- 作品数:178被引量:42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研究主题:亚洲小车蝗 草地螟 蝗虫 滞育 昆虫
- 韩海斌

- 作品数:138被引量:21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研究主题:亚洲小车蝗 昆虫 蝗虫 滞育 茧蜂
- 张泽华

- 作品数:308被引量:786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绿僵菌 金龟子绿僵菌 飞蝗 编码基因 东亚飞蝗
- 刘爱萍

- 作品数:226被引量:50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研究主题:草地螟 天敌昆虫 天敌 滞育 茧蜂
- 徐林波

- 作品数:189被引量:54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研究主题:草地螟 滞育 天敌昆虫 亚洲小车蝗 茧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