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0篇“ 五行说“的相关文章
- 京房易学的阴阳五行说
- 2023年
- 京房在两汉易学史占有着重要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汉代象数易学是由京房奠定的。京房之所以能够对两汉易学产生如此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其把阴阳五行思想引入到《周易》中,使得《周易》变为以阴阳五行思想为基础的象数易学。京房的八宫说、飞伏说、纳甲说、纳支说等思想无不与阴阳五行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探讨京房易学的阴阳五行思想对于认识京房易学乃至两汉经学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京房之所以在阴阳五行思想基础上建立一套八宫卦为基础的象数学说,并不主要是为了易学建构,而是为了政治上的运用,这与后世以占测个人吉凶为目的的术数之学有着本质不同。这也是京房易学在当时被立为官学的原因所在。
- 任蜜林
- 关键词:京房阴阳灾异
- 早期五行说及其政治思维——以“和实生物”旧说与新说为中心
- 2023年
- “禹平水土”和《洪范》五行畴属于原始五行说,二者相为表里。在殷周时期,平治水土或理顺五行是圣王治理天下及其居位受命的正当性所在,目的是“彝伦攸叙”。“彝伦攸叙”有多方面的含义,但以“和”为核心价值。不仅如此,原始五行说还包含着“和实生物”说的萌芽。“和实生物”包括史伯所述先王旧说以及他自己提出的新说,旧说与新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土为中心行,而后者无中心行。新说更具普遍性,更接近于实际经验和生活常识。新说和旧说都以“生物”为根本指向。“和实生物”说的应用很广,晏子的“和与同异”“水火相济”“可否相济”和孔子的“和而不同”等说法都是新说的推演。此外,早期五行说都带有政治思维的特征,它既是从政治出发,又是为政治服务的。
- 丁四新
- 关键词:和实生物孔子
- 串珠(五行说)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串珠(五行说)。;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首饰上的串珠。;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陈奖
- 春秋时期的气论与五行说被引量:1
- 2022年
- 气论与五行学说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点,而较为全面的气论与五行学说皆形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气论分为天气论和人气论两大部分,天气论包括以气、阴阳二气、六气等来论说事物及其变化,人气论是从人的身体健康、心志等视角对气的探讨。春秋以前就有五行观念,但还没有五行说。五行说出现在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五行说基本上是五行相克说,还没有发现五行相生说,也没有以五行来系地附会万物的观念。但春秋时期五行说的以五行论牝牡,是五行说与阴阳说合流的最初表现,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有开拓之功。
- 黄开国
- 关键词:春秋
- 《春秋繁露》五行说对《管子》四时五行说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1
- 2021年
- 《管子》最早用五行之理解释人类活动的四时宜忌,采用了两种方法使四时与五行相配:一是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在夏秋之间加上中央土;二是把一年分成五个72日,以五季与五行方位相配。董仲舒继承、发展了这两种五行与四时相配的方法,将其纳入自己的五行之说,进而以其与人事相配合,创立了自己的天人学说。《管子》要求天子施政必须与五行的属性相配合,不能违背四时行政,否则,就会祸患横生。解救四时逆行的对策是“务时而寄政”“刑德不失”。董仲舒详细论述了人君顺、逆五行为治、为乱的种种情况,将解救四时逆行发展为“五行变救”,认为五行生变是因为人君施政未能顺应五行相生之理而招致祸乱,亟须以德救之。二人均将君王的刑、德与四时行政相联系,所不同者,董氏主张以德治为主,刑治为辅。他的阴阳五行说,是对先秦以来由《管子》创始的五行说、四时教令的吸收和发展,以五行为框架,设计了一套实际政治与时令相配合的政治措施,构建起服务于汉朝大一统的阴阳五行政治哲学。
- 王文涛
- 关键词:《春秋繁露》五行说《管子》
- 五行说及其赋予泰山的文化和政治色彩被引量:1
- 2021年
- 位于山东济南的泰山,其重要性胜过国内很多名山,原因之一就是其文化底蕴和政治内涵。这种文化底蕴和政治内涵与五行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五行学说自产生至今,其影响一直存在。五行说对泰山的政治文化地位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对五行及泰山地位的解释,可以丰富对泰山的认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 张月
- 关键词:五行说政治文化
- 从五方五色到五德终始——论五行说核心之变迁被引量:6
- 2021年
- 《尚书》《逸周书》提及的"五行",皆当以"五种应行之道"释之,而难以视作"金、木、水、火、土"这一组合之代称。在五行说兴起之初,五方五色才是这一神秘体系的核心,而"五行"——"金、木、水、火、土"加入这一体系的时间较晚,并且一度处于从属地位。五方与五色相结合远在与五行相结合之前。方、色的初步结合及其神秘化意向在《逸周书》《仪礼》《考工记》《墨子》等文献中均有体现,至战国中后期成书的《管子》中终于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备的神秘理论。五行被《管子》引入了这一体系,但并非其重点。此时该学说只能叫作五方五色学说,而非五行说。直到战国晚期五行相胜学说兴起,才形成了以"五行"为核心的真正意义上的五行说——五德终始说。五德终始说形成之初并未能凌驾于五方五色体系之上,其隆尊地位的形成实在秦汉以后。
- 安子毓
- 关键词:五行说五德终始《尚书》《逸周书》
- 禁与不禁:从明清官窑制度看“五行说”下的瓷器色彩伦理被引量:3
- 2021年
- 儒家礼教与"五方五行五色"体系相互融合,产生了色度与器用、物序与人伦的互动机制,色彩成为阶级礼制下序列人伦纲常的符号。明清官窑"色禁"制度加剧了瓷器色彩伦理的进程,但制瓷技艺的成熟使得"色禁"难禁,瓷色反而"因禁而盛"。随着明代"禁色"瓷器在清代民间的生产与流通,形成了"祭祀之器-身份之器-赏玩之器-日用之器"的伦理序列。明清官窑对坊间瓷色僭越"禁"与"不禁"的制度之变,映射了瓷色伦理观的嬗变轨迹。追根溯源,瓷色伦理观根源于"五行说"隐喻与象征的华夏思维模式,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因素在器物文化中的反映。
- 蔡花菲徐艳芳
- 关键词:五行说明清瓷器
- 刘歆《洪范》五行说新论被引量:2
- 2021年
- 与刘向的《洪范五行传论》相比,刘歆的《洪范》五行说主要有两方面的不同:一是在《洪范》学上所表现出的《春秋》左氏学立场,一是对夏侯始昌以来的《洪范五行传》思想所作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包含对《洪范五行传》“各传”的命名、灾异内容的调整和修改以及在解释灾异的时候更加注重运用分野说等。除此之外,与《洪范五行传》、刘向不同,刘歆对于《洪范》还有一套总体上的认识,即认为《洪范》是一部反映“天人之道”的著作。
- 任蜜林
- 关键词:《洪范》《左传》
- 阴阳五行说与秦之关系探析被引量:1
- 2020年
- 阴阳五行说产生于东方,是战国、秦汉时期一个大的思想背景。以《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形成为标志,阴阳五行说在战国末期开始西传到秦,对秦的学术思想、政治以及秦始皇的个人行为都产生了影响,例如秦尚水德、秦始皇的求仙活动及"五帝"系统的形成等等方面,莫不与之有关。但对阴阳五行说在秦的影响,需要客观评价,不能过分夸大,秦地学者按其所作的一些"设计",并没有完全变成现实。
- 史党社
- 关键词:阴阳五行说数术《吕氏春秋》方仙道
相关作者
- 胡化凯

- 作品数:104被引量:44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 研究主题:五行说 爱因斯坦 亚里士多德 法拉第 物理学
- 刘力

- 作品数:67被引量:167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 研究主题:晚清 彩票 电力电缆 义赈 吕宋票
- 任蜜林

- 作品数:98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新论 《中庸》 纬书 谶纬 灾异
- 杨凯越

-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研究主题:五行说 五色观
- 陈燕琳

-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研究主题:服装材质 五行说 五色观 银 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