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篇“ 二次开胸“的相关文章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二次止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二次止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2013年12月至2020年10月行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的373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进行二次止血术分为二次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二次止血的危险因素。结果373例患者中,二次组62例(16.62%),对照组311例(83.3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院前心功能分级、肺动脉压力、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手术时间、合并高血压病、术中输血量与术后二次止血的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院前心功能分级、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合并高血压病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二次止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可降低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二次的发生率,降低二次手术导致的风险。
曹森垚郭建军刘丽萍郭林静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二次开胸
1例联合瓣膜病患者紧急二次后实施ECMO联合CRRT救治的护理
2021年
本文总结1例重症联合瓣膜病患者术后紧急二次后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救治的护理体会,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心功能维护、ECMO护理、气道护理、CRRT护理等,通过严密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徐佳佳苏云艳伍梦雅
关键词:联合瓣膜病体外膜肺氧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二次止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二次止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患者217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和合并症)、术前口服抗凝药、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间<5 d、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是否同期置换瓣膜、出血部位、自体血输血量和ACT值等,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二次止血患者21例,其中术后2h内二次6例,4h以内10例,6h以内5例.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 d和体外循环时间>5 h与术后二次发生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 d(P=0.001,OR=1.262)是影响患者术后二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 d和体外循环时间>5 h与术后二次发生有关,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5 d是术后发生二次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辉左琳王东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次开胸凝血功能异常
心血管外科术后非计划性二次探查术后患者住院死亡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 探讨心血管外科术后行非计划性二次探查术后患者住院死亡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血管手术,术后滞留于ICU并行非计划性二次探查手术的311例患者的资料。男性241例,女性70例,年龄(58.3±12.5)岁(范围:20~85岁)。采用Logistics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患者住院死亡的预后因素。构建患者住院死亡的评估模型,计算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采用拟合优度检验进一步评价该模型的评估效能。结果 311例患者中,81例患者死亡。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二次探查手术时间、探查前48 h内最差血肌酐值、探查后24 h内最差乳酸值,以及二次前后发生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是心血管外科术后二次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由这些预后因素构成的评估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0,评估效能良好(χ2=4.243,P=0.835)。结论 二次探查手术时间、探查前48 h内最差血肌酐值、探查后24 h内最差乳酸值,二次前后发生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是心血管外科术后二次患者住院死亡的预后因素。明确二次患者住院死亡的预后因素,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医师对术后危重患者进行筛查,及时调整临床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刘晓雨刘楠
关键词:心血管外科手术再手术
心脏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心脏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外科术后,共79例患者行非计划二次手术,分为死亡组(n=17),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64.05±8.78)岁。存活组(n=62),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61.43±9.2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既往心外科手术史(17.7%vs.1.6%,P=0.031)更多、术前肾功能不全史(82.4%vs.51.6%,P=0.023)更多,术后血清肌酐明显升高[202.00 (102.40,333.35)vs.95.60 (81.08,134.63)μmol/L,P=0.002]、术后LVEF下降更明显(41.2%vs. 17.7%,P=0.039),术后输注血浆数量更多[800(400,1,200)vs.400 (200,800)mL,P=0.044],并且死亡组患者并发症更多,机械通气时间[190 (95.5,356)vs.51(30.8,82.3)h,P<0.001]、再次插管率(29.4%vs. 1.6%,P=0.003)、ICU天数[8(3,12)vs.3 (2,4)d,P=0.002]均明显增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急诊手术(OR=0.050,95%CI:0.003~0.875,P=0.04)、术前肾功能不全(OR=8.418,95%CI:1.482~47.810,P=0.016)为非计划二次手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计划二次手术死亡组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急诊手术与术前肾功能不全是非计划二次手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静侯晓彤王红
关键词:心脏术后二次开胸
蔗糖铁对二次手术围术期贫血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蔗糖铁对心内直视术后二次手术围术期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行心内直视术后二次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蔗糖铁组和口服铁组,各29例。蔗糖铁组入院后给予蔗糖铁300 mg/30 min静脉滴注,术前3 d至术后3 d连续应用。口服铁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口服铁剂治疗及调整饮食。统计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入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蔗糖铁组术后第1天Hb、术后第1天RBC、出院Hb、出院RBC、术中出血量均与口服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蔗糖铁组红细胞输入量[(2.9±3.9) U vs(5.0±3.1) U,P=0.031]、平均住院时间[(8.2±5.3) d vs(7.1±3.8) d,P=0.043]、平均住院费用[(14 8271.1±81 233.8)元vs(121 673.2±79 291.1)元,P=0.034]与口服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蔗糖铁有助于改善心内直视术后二次术围术期患者术后贫血状态,降低患者围术期输血率,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骆晨涛丁文军蒋密史昀青周蓉
关键词:蔗糖铁二次开胸输血术后贫血
骨上段小切口二次主动脉手术的临床经验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总结骨上段小切口行二次主动脉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科接受二次骨上段小切口5例主动脉手术。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47.4±15.5)岁。麻醉采用全麻单腔气管插管,体外循环插管根据情况采用股动脉/升主动脉、腔房管/股静脉插管。结果全组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延长切口,无死亡病例,1例全弓+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肌力减弱,经脑脊液引流后下肢肌力基本恢复,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经骨上段小切口行二次主动脉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区域创面小,恢复快。
陈磊肖苍松李东
关键词:二次手术主动脉手术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二次止血的诊疗探讨
2015年
目的 探讨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二次止血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以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实施二次止血治疗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本组患者实施二次止血的原因并探讨总结二次止血的诊断、治疗措施.结果 本次研究中36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二次止血患者均保持较为顺利的二次止血手术进程,患者术中检查结果显示其出血点位置位于心脏切口8例、右室流出道补片2例、骨后穿钢丝3例、主动脉插管2例、血管吻合处2例、主动脉切口4例、腹直肌小切口1例、主动脉过带3例以及骨上凹处小血管1例、腺小动脉1例.有9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未见明显出血点或者存在弥漫性出血症状.本组患者中仍然有1例患者于二次止血术后再次接受治疗.此外,本次研究中36例患者二次止血术治疗结果为死亡者6例,其中死亡原因包括低心排1例、呼吸衰竭2例以及肾功能衰竭1例、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其余30例患者均治愈后出院.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出血患者面临严重的死亡威胁,及时果断的二次止血虽然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但仍然面临着手术失败的风险.
吕勇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二次开胸止血
心脏瓣膜置换者的二次止血及抗凝的药学监护路径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出血的危险因素及药学监护要点,为降低心脏术后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的风险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二次探查止血的出血原因,探讨更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对一个具体案例提出相应的药学监护建议。结果:术前肝功能的调整,术中鱼精蛋白的合理应用和残余肝素量的有效监测,术后华法林抗凝的正确监护都可能降低类似患者的出血发生率。结论:抗凝药物的正确使用及细致的药学监护可能降低瓣膜置换术后的出血风险,避免因此导致的二次手术。
张雪萌朱君荣洪鲜花朱余兵陶宜富
关键词:鱼精蛋白
非计划二次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总结心脏直视术后非计划二次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心脏直视术提供预警理论依据.方法 总结回顾2011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施行的心脏外科手术1600例,85例患者行非计划二次手术,其中40例出现纵隔感染、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余45例无并发症.分别给患者性别、年龄、体重、首次手术方式、术前诊断、二次时机、术前合并症、恶病质、菌血症赋值,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危险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体重、首次手术方式、二次时机、菌血症为非计划二次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充分评估危险因素,为临床首次直视心脏手术提供预警,竭力避免非计划再次手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卫向阳孙英民宋志斌

相关作者

肖颖彬
作品数:612被引量:1,899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外科治疗 心内直视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
史嘉玮
作品数:211被引量:512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组织工程瓣膜 心脏瓣膜 去细胞瓣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心脏移植
赵越
作品数:17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心肌梗死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膜肺氧合 联合移植治疗 二次开胸
郇勇
作品数:153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材料试验机 微尺度 试验机 测试仪 轮胎
陈林
作品数:566被引量:1,732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外科治疗 小鼠 FGFR3 心内直视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