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7篇“ 乳腺腺体“的相关文章
腋下单孔乳腔镜双侧乳腺腺体切除治疗男子乳腺发育
2024年
目的探讨腋下单孔乳腔镜双侧乳腺腺体切除治疗男子乳腺发育(gynecomastia,GYN)的临床疗效。方法2023年8~10月我院对31例GYN行腋下单孔乳腔镜双侧乳腺切除术。取腋窝处2~2.5 cm切口,于腺体前后间隙进行溶脂、吸脂,冷刀离断皮下Cooper韧带,乳腔镜下完成腺体切除,术区置管引流。结果31例均成功完成腋下单孔乳腔镜双侧乳腺切除术,手术时间中位数70(60,90)min,术中出血量(12.6±2.3)ml。拔除双侧引流管时间(1.5±0.2)d,住院时间(3.0±0.5)d。切除腺体质量:右侧(66.1±25.9)g,左侧中位数67.7(42.0,87.0)g。术后经乳头胸围、乳头间距、双侧胸乳距、乳头中线距、乳头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乳头胸围缩短(6.52±3.12)cm;乳头间距缩短(2.46±1.53)cm;右侧乳头高度上移中位数0.82(0.17,1.47)cm;左侧乳头高度上移中位数0.87(0.00,1.40)cm。术后双侧乳头位置对称,两侧乳头中线距及乳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发生右侧乳头乳晕区麻木不适,术后2个月症状基本缓解;1例术后左侧胸壁皮下积血,经乳晕小切口置管冲洗引流后治愈;余29例无术后出血、积液、感染、乳头乳晕坏死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患者美容效果主观自评非常满意(均为15分)。结论腋下单孔乳腔镜双侧乳腺腺体切除治疗GYN安全、有效,可临床推广。
刘岩胡扬喜董星孟化刘宝胤
关键词:乳腺切除术
乳腺腺体结构超声特征分级与乳腺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腺体结构超声特征分级与乳腺疾病的关系,研究不同超声分级的乳腺腺体发生乳腺疾病的影响因素,探讨乳腺腺体超声结构特征分级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大庆龙南医院乳腺超声检查患者3000例,患者检查资料均进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DataSystem,BI-RADS)分类诊断,阳性病例均通过手术并得到病理证实.同时进行乳腺腺体超声结构特征分级,将乳腺腺体结构特征分为6级.分析乳腺腺体结构超声特征分级与阳性病例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不同乳腺腺体超声特征分级人群之间罹患乳腺疾病的特征差异.结果乳腺腺体结构超声特征6个分级人群中乳腺腺体超声分型对分级结果影响最大,雌激素相关饮食及药物、体质量指数BMI、年龄的影响依次降低,内分泌的影响最小.病理结果与分级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乳腺腺体结构超声特征分级能够有效地预示患者乳腺腺体患病几率,在临床诊断中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在乳腺检查中对乳腺腺体结构超声特征的分级评价可以很好的提示医生及患者重视乳腺患病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李春雨郭青鑫王艳
关键词:乳腺疾病疾病特征
乳腺腺体分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公开涉及一种乳腺腺体分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取待分割的乳腺图像,通过训练得到的图像分割模型对乳腺图像执行两种不同的任务,得到对应的脂肪区域和腺体区域,以及对应腺体结构类型的分类结果。对脂肪区域和腺体区域进...
耿佳慧沈华清任艺柯吴振洲
基于渐进式成长学习的乳腺腺体分割方法、系统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渐进式成长学习的乳腺腺体分割方法、系统及介质,本方法主要分为两部分:(1)针对乳房组织结构特点的组织预分割:首先进行乳房区域整体分割与裁剪,其次分割剥离乳腺周围组织(皮肤),过滤干扰信息,使图像更加聚...
刘再毅石镇维韩楚崔艳芬赵致禾董新雨林佳泰董睿黄馨蔡茗
乳腺腺体组织密度的计算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腺腺体组织密度的计算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预设曝光参数下采集待评估腺体的X线图像,根据所述预设曝光参数及预设映射关系计算所述待评估腺体的入射剂量;获取所述X线图像的灰度值,根据所述...
郭朋郑杰陈晶李勇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乳腺腺体切除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乳腺腺体切除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其相关设备,具体涉及乳腺腺体切除手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术前准备:患者颈平卧位,头偏向健侧,患侧上肢自然外展90度暴露腋窝并固定,常规消毒铺巾;S2:在床边安装机械牵...
徐志伟庄道平李秀萍
文献传递
超声测量乳腺腺体厚度与良性乳腺疾病患病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由超声测量的乳腺腺体厚度与乳腺增生和乳腺肿块患病关联,为良性乳腺疾病的防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常规健康体检且包含乳腺超声检查的14 983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将乳腺腺体厚度按四分位数分组(Q1:≤1.00 cm;Q2:1.01~1.20 cm;Q3:1.21~1.59 cm;Q4:≥1.60 cm),并收集体检资料。采用SPSS 25.0进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和χ2检验。以乳腺腺体厚度为自变量,以是否患乳腺增生及乳腺肿块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腺体厚度与乳腺增生和乳腺肿块的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乳腺腺体厚度最小分位数Q1组为参照,其他3个高分位数Q2、Q3和Q4组的乳腺增生OR值(95%CI)分别为2.24(95%CI:1.99,2.53),5.87(95%CI:5.23,6.60)和15.17(95%CI:12.87,17.87);乳腺肿块OR值(95%CI)分别为1.89(95%CI:1.66,2.15),3.80(95%CI:3.35,4.31)和6.66(95%CI:5.56,7.96),趋势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乳腺腺体厚度为连续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腺体厚度每增加1 cm,乳腺增生的风险增加13.35倍,乳腺肿块的风险增加5.65倍,OR值(95%CI)分别为14.35(95%CI:12.56,16.40)和6.65(95%CI:5.77,7.65)。各年龄组中,乳腺腺体厚度高分位数组乳腺增生患病风险均较最低分位数组显著增加;而30岁及以上的4个年龄亚组中,乳腺腺体厚度高分位数组乳腺肿块患病风险均较最低分位数组显著增加,趋势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超声测量的女性乳腺腺体厚度与乳腺增生和乳腺肿块患病风险均存在关联。乳腺腺体越厚,乳腺增生和乳腺肿块患病风险越高。
樊娜高鹰魏玮孙绍梅李书张卿王耀刚
关键词:乳腺增生乳腺肿块
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分析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乳腺肿物表面切口行纤维腺瘤切除,研究组患者采取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状况、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伤口甲级愈合率、双侧乳房对称率、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采取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患者切口愈合状况良好,术后并发症风险小,值得临床推广。
汪志春徐胜昔王恒丹
关键词: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腺瘤生活质量
乳腺腺体平均剂量2种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2020年
针对医用乳腺X射线辐射源AGD测量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2种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近值法和线性拟合法。经过试验和比较得到以下结论:2种数据处理方法获得的测量结果及不确定度均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满足3 U rel≤MPE的符合性判定准则。比较而言,线性拟合法获得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k=2)在5.7%~6.5%范围内,而近值法获得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在6.4%~10%范围内。两种数据处理方法有效解决了医用乳腺X射线辐射源检定中不同模体厚度的转化因子和不同乳房成分修正因子如何确定的问题,为国家规程的下一步修订完善提供了参考,对其它同类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赵才贤
关键词:计量学不确定度
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体瓣成形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体瓣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纤维腺瘤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满意度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t=7.982、11.301,P <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χ2=5.541,P=0.019);术后,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7.713,P=0.007);随访3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χ2=6.135,P=0.013)。结论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梁华钦余启文陈永年
关键词: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腺瘤

相关作者

董晓秋
作品数:322被引量:515H指数:1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引导 超声造影 超声 子宫肌瘤 卵巢巧克力囊肿
方艳
作品数:8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乙肝肝硬化 小肝癌 肝肿瘤 肝疾病
张奕
作品数:46被引量:223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氯离子 混凝土 火灾后 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陈志刚
作品数:27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声学设计 低频噪声 太阳能热水系统 TIC 噪声治理
姚炜
作品数:19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游程 超声 纹理 超声纹理 超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