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13篇“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文章
一种用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基因群、检测产品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基因群、检测产品及其应用,涉及乳腺癌肿瘤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临床组织标本收集,包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来源于接受乳房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并将组织标本保存于液氮中;S2:...
陈俊霞刘可凡王晓松
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8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CEUS检查,以免疫组化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EUS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价值,其与免疫组化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08例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42例,Luminal B型30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20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16例。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增强模式、增强幅度、增强后边界清晰情况和内部充盈缺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诊断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准确度为87.04%(94/108),其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20)。结论 CEUS诊断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准确度较高,其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为临床手术、辅助化疗等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徐杰马新乐李锋郑志硕冯俊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超声造影
超声在乳腺癌分子分型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乳腺癌分子水平上呈现高度异质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预后评估至关重要。超声技术作为无创、便捷的诊断方法在乳腺癌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以及超声造影等技术已显示出在乳腺癌分子分型诊断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分析肿块的形态、边界特性、血流信号、组织硬度及微血管分布等超声特征,结合人工智能模型,有望提高乳腺癌分子亚型的无创、精准的诊断能力。本文就超声技术在判断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郑茵蒋添闫玉琪林怡甜王立平徐栋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分子分型
基于MRI人工智能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5年
多模态乳腺MRI是无创性评估乳腺癌的重要工具,基于乳腺MRI的影像组学能够提取乳腺癌组织的高通量、深层次特征,发掘其与乳腺癌分子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关系。从MRI模态基础、影像组学研究进展、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算法及其临床应用、多组学联合研究等多个方面综述人工智能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现状,以及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为基于MRI人工智能的后续研究及临床无创性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提供参考标准。
汪群侯唯姝李小虎余永强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效能
2025年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80例行MRI检查并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管腔上皮(Luminal)A型26例,Luminal B型29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10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型15例。比较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WI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效能。结果b值为800s/mm^(2)时,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000s/mm^(2)时,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b值为1000 s/mm^(2)时,ADC值诊断Luminal A型的灵敏度、Luminal B型的特异度均低于b值为800 s/mm^(2)时,其余各分子分型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b值为800 s/mm^(2)时,TNBC型在两个b值下均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b值为1000 s/mm^(2)时,ADC诊断TNBC型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7(95%CI:0.553~0.769),约登指数为0.379,特异度为0.446,灵敏度为0.933。结论DWI对乳腺癌分子分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周鹏刘建军江文婷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乳腺癌分子分型表观弥散系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超声影像组学在乳腺癌分子分型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超声影像组学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其不仅可提高超声科医生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还可减少对患者进行的不必要有创操作等。本文综述近年来超声影像组学在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进展。
思小霞赵青景江新
关键词:超声乳腺癌分子分型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超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探究乳腺癌分子分型与超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66例乳腺癌患者,接受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根据病理学结果分组,44例纳入Luminal A型组,78例纳入Luminal B型组,16例纳入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组,28例纳入三阴型组,分析其影像学资料。结果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病理类型分布情况不同,Luminal A型组多表现为浸润性导管癌(86.36%),Luminal B型组多表现为浸润性导管癌(67.95%),HER-2过表达型组多表现为浸润性导管癌(68.75%),三阴型组多表现为浸润性导管癌(57.14%)。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纵横比及边缘是否规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界是否清晰及形态是否规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三阴型组患者边界清晰率、形态规则率最高。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钙化情况及钙化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型组、Luminal B型组、HER-2过表达型组、三阴型组钙化发生率分别为36.36%、58.97%、75.00%、25.00%。不同组间患者的血流分级情况及血流速度均值、血流阻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病灶内部及其周边组织弹性值最高的杨氏模量值(E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ER-2过表达型组的Emax最高,Luminal A型组的Emax最低;Luminal B型组的Emax-shell-1.0、Emax-shell-2.0、Emax-shell-3.0最高,三阴型组的Emax-shell-1.0、Emax-shell-2.0、Emax-shell-3.0最低(P<0.05)。结论乳腺癌分子分型与超声表现的钙化特征和弹性模量有明显的相关性,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乔璐刘华青范瑞瑞张苗李秀平李宁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血流分级钙化
超声成像技术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乳腺癌是困扰全球女性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是专家学者的共同目标。乳腺癌肿瘤异质性很强,不同分子分型的生物学行为、影像学、病理特征及预后转归差异较大,术前明确分子分型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主要依靠穿刺活检,但有创检查患者接受度较低且局部组织无法反映整体病灶。近年来如何通过影像技术无创预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超声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乳腺癌术前评估辅助检查技术,有简便、无创、实时、可重复等优点。常规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CEUS)、三维超声(3D-US)、影像组学、人工智能(AI)乳腺超声等超声技术及多模态超声技术的联合使用在无创评估乳腺癌分子分型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该文就超声成像技术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可行性与局限性进行综述。
王耀晨房秀霞樊炳慧刘群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亚型常规超声CEUS
超声影像组学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1]。乳腺癌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肿瘤,根据分子分型标志物分为Luminal型(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型及三阴性型。不同分型乳腺癌疗效、预后及转移模式各异;因此,治疗前对乳腺癌进行准确分型,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戴光远张盛敏
关键词: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乳腺癌分子分型个性化治疗方案恶性肿瘤
催乳素诱导蛋白基因表达与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催乳素诱导蛋白(PIP)基因表达与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乳腺癌转录组水平基因表达数据集临床信息,根据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乳腺癌分子分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生存率,Kaplan-Meier分析PIP基因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从GEO获取有效的乳腺癌数据集48个,共纳入7926例乳腺癌患者。其中Basal-like型、Lunimal A型、Luminal B型和HER2+型分别占19.44%,46.74%,26.63%和7.18%。在不区分治疗方式和只分为未经系统性治疗组及系统性治疗组中,无论是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无复发生存期(RFS)、进展后生存期(PPS)和总生存期(OS),PIP基因高表达组较低表组患者生存期显著性延长(P<0.05)。在仅内分泌治疗组和仅化学药学治疗组中,与PIP基因低表达组患者比较,PIP基因高表达组患者RFS和DMFS生存时间显著性延长(P<0.05),PPS和OS生存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乳腺癌分子分型中,PIP基因高表达组与PIP基因低表达组比,仅Luminal A型组中RFS和DMFS生存时间显著性延长(P<0.05)。结论:PIP基因高表达与Lunimal A型乳腺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IP基因表达联合乳腺癌分子分型能更好地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
刘蓓王琴闵晓红刘涵翰吴欢徐慧童永清胡俊波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预后评估

相关作者

邵志敏
作品数:407被引量:2,750H指数:2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预后 乳腺癌患者 趋化因子
田野
作品数:5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分子分型 分子分型 乳腺癌 果蝇 免疫组织化学
焦顺昌
作品数:285被引量:2,156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 预后 顺铂
俸瑞发
作品数:33被引量:224H指数:8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肿瘤 乳腺癌 KI67 乳腺癌组织 缺氧诱导因子-1Α
谢文秀
作品数:38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肿瘤 肥胖 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 腋窝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