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6篇“ 乳管内“的相关文章
- 循环肿瘤细胞联合血清整合素β1对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乳管内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联合整合素β1(ITGβ1)对病理性乳头溢液(PND)患者乳管内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212例PN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乳管病理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良性病变组(187例)和恶性病变组(25例)。采用差异富集-荧光免疫染色原位杂交技术(SE-iFISH)检测PND患者CTCs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ND患者血清ITGβ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ND患者发生乳管内恶性病变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Cs数量、血清ITGβ1水平对PND患者乳管内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月经状态、溢液类型、乳腺肿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组CTCs数量多于良性病变组,血清ITGβ1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BMI>24 kg/m^(2)、血样溢液、较多的CTCs数量、较高的血清ITGβ1水平是PND患者发生乳管内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TCs数量、血清ITGβ1水平均具有诊断PND患者乳管内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P<0.05),且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优[AUC(95%CI)=0.961(0.925~0.983),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00%、84.49%。结论CTCs数量、血清ITGβ1水平在乳管内恶性病变的PND患者体内显著升高,二者联合对PND患者乳管内恶性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张腾张超李智于满任欣玲田梓儒史立晖
- 关键词:病理性乳头溢液循环肿瘤细胞整合素Β1
- 乳管内视镜下灌注治疗乳头溢液患者的效果观察
- 2023年
- 分析乳管内视镜下灌注治疗乳头溢液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60例乳头溢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乳管内视镜下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优甲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乳头溢液患者经本次乳管内视镜下灌注治疗后获得了96.67%的总有效率,经本次乳管内视镜下灌注治疗后获得了80.00%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乳头溢液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管内视镜下灌注治疗乳头溢液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 李学涛李志霞
- 关键词:乳管内视镜灌注治疗乳头溢液
- 纤维乳管镜诊断与乳管内隆起性病变病理分型的一致性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诊断与乳管内隆起性病变病理分型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乳头溢液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行纤维乳管镜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纤维乳管镜与病理诊断乳管内隆起性病变病理分型的一致性。结果 126例乳头溢液患者乳腺管切除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癌4例,乳管内乳头状瘤114例,乳腺增生8例。分析122例良性病变发现,术后病理检查与FDS检查乳管内乳头状瘤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χ^(2)=1.458,P=0.108),且两种检查方式的Kappa值为0.877,Kappa值>0.75,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进一步分析纤维乳管镜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其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100%(8/8)、特异性为92.98%(106/114)、准确度为93.44%(114/122)、误诊率为7.02%(8/114)、漏诊率为0.00%(0/8)、阳性预测值为50.00%(8/16)、阴性预测值为100%(106/106)。与单发隆起性病变患者比较,多发隆起性病变患者双侧乳头溢液及多孔溢液比例明显增加(P<0.05),两组年龄及溢液颜色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61例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例进行可疑乳管冲洗,治疗后33例治愈,15例好转,12例无效,治愈率为54.10%(33/61)。结论 纤维乳管镜在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白兰
- 关键词:隆起性病变乳管纤维乳管镜一致性
- 纤维乳管镜与乳腺超声对伴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纤维乳管镜与乳腺超声对伴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在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就诊的乳头溢液患者59例共77个乳房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乳腺超声和纤维乳管镜检查,以病理诊断或临床随访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两种诊断方法单一及联合检查对伴有乳头溢液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59例患者的77个乳房中33个行手术取得病理结果,阳性25个,阴性8个。无病理结果44个,经随访,均表现阴性。恶性病变以血性溢液为主,占83.33%(5/6),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病以浆液性溢液为主,分别为63.16%(12/19),87.50%(7/8)。超声联合纤维乳管镜对本病诊断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4.62%,正确率89.61%,均高于单纯超声检查或纤维乳管镜检查。纤维乳管镜对本病诊断的灵敏度(96.00%)、特异度(76.92%)和正确率(83.12%)均高于超声。纤维乳管镜的误诊率(23.08%)低于超声(26.92%),二者联合检查的误诊率(15.38%)最低,超声对本病诊断的漏诊率(28.00%)最高,纤维乳管镜的漏诊率(4.00%)显著较低,联合检查的漏诊率为0。结论纤维乳管镜联合乳腺超声对伴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为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随访和临床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 朱星梦张镓薇呼奶英
- 关键词:乳头溢液纤维乳管镜超声占位性病变
- 乳管镜及B超引导下放置定位针用于乳管内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分析乳管镜及B超引导下放置定位针定位在乳管内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乳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60例。其中21例表现为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下放置定位针定位的方法引导手术切除,39例表现为无乳头溢液患者行B超引导下放置定位针定位的方法引导手术切除。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60例患者术中均找到病变部位并成功切除病灶。乳管镜下定位患者中发现乳腺浸润性癌1例,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为浸润性乳腺癌Ⅰ级,长径0.4 cm,前哨淋巴结转移1枚。B超引导下定位患者中发现乳腺癌1例,行右乳单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病理检查提示为乳腺导管原位癌,部分浸润性癌,浸润灶长径约0.6 cm,未见转移淋巴结。结论针对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不管是乳管镜下放置定位针定位还是B超引导下放置定位针定位引导手术切除,均能帮助准确定位病灶,精准手术切除,提高病理检查准确率及早期乳腺癌检出率。
- 童向美郭渊孙强卢国春方复李欣谢洪华张燕如
- 关键词:乳管镜B超乳腺定位针
- 伴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乳头状瘤189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伴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乳头状瘤(IP)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1-05于兰考第一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的189例伴有乳头溢液的IP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IP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效果。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术前纤维乳管内视镜(FDS)与乳房超声检查对IP的诊断符合率。统计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的复发率和癌变率。结果 189例患者均为女性,40~50岁的经产妇170例(89.95%)。病变位于Ⅰ~Ⅱ级乳管171例(90.48%),单孔溢液151例(79.89%),血性溢液164例(86.77%),合并乳腺结节18例(9.52%)。手术方式为乳腺导管区段切除术或联合乳腺结节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9例(4.76%),未发现癌变病例。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术前FDS的诊断符合率为89.42%(169/189),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57.14%(108/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50岁的经产妇、乳头血性溢液、单孔溢液、病变位于Ⅰ~Ⅱ级乳管,为I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乳腺导管区段切除术或联合乳腺结节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FDS在诊断伴有乳头溢液的IP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但术后应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癌变病例。
- 王刚
- 关键词:乳头溢液乳管内乳头状瘤纤维乳管内视镜
- 纤维乳管镜定位切除乳头溢液乳管内病变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纤维乳管镜定位切除治疗乳头溢液乳管内病变对患者手术指标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北京市仁和医院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8例乳头溢液乳管内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部分腺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纤维乳管镜定位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病理检查结果、临床检测结果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切口长度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标本质量较对照组显著减轻;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观察组患者乳腺管造影正常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纤维乳管镜定位切除术有利于减轻乳头溢液乳管内病变患者手术创伤,并可提高病理检出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较高。
- 陈飞任宇峰李微微
- 关键词:乳头溢液乳管内病变纤维乳管镜定位切除
- 纤维乳管镜和乳腺超声在诊断伴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评价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伴有乳头溢液的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中应用纤维乳管镜与乳腺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 58例乳头溢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纤维乳管镜与乳腺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纤维乳管镜、乳腺超声对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及灵敏度。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证实, 58例患者中乳管内占位性病变(导管内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不典型乳头样增生)51例,非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乳腺囊肿、乳腺增生、乳腺导管炎)7例。乳腺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58.62%(34/58),灵敏度为58.82%(30/51);纤维乳管镜的诊断准确率为91.38%(53/58),灵敏度为96.08%(49/51)。纤维乳管镜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乳腺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598、20.265, P<0.05)。结论相比于乳腺超声,纤维乳管镜在临床乳管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优势较为明显,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 陈媛媛唐诗邓杰华
- 关键词:乳头溢液纤维乳管镜乳腺超声
- 妊娠哺乳期乳头血性溢液临床特征及纤维乳管内视镜诊断价值研究
- 2020年
- 目的:分析妊娠哺乳期乳头血性溢液(BND)的临床特点,以及纤维乳管内视镜(FDS)用于BN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某医院诊治的妊娠哺乳期BND 207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影像学检查结果、FDS镜下所见、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情况;比较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手术组中良性病变亚组和恶性病变亚组术前检查、超声检查及FDS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该组207例中,FDS检查提示导管内占位者37例(17.9%),均接受手术治疗;检查结果提示导管内无占位者170例(82.1%),门诊随访观察。导管内占位病变3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均行冷冻病理检查,提示导管原位癌2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浸润性导管癌1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年龄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组术前查体中BND多孔、双侧病变、触诊有肿块比例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5,P<0.01),超声检查及FDS检查合并肿物率非常显著高于非手术组(P<0.01)。良性病变亚组与恶性病变亚组在年龄、病程、术前查体(是否多孔、是否双侧、触诊是否有肿块)、超声检查、乳腺X线检查等方面均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组37例术后随访病理诊断良性病变者均无复发,病理诊断为乳腺癌者也无复发、转移及死亡;非手术组170例BND均无复发。结论:妊娠期哺乳期BND的诊断首选FDS及超声检查,良性病变者症状为一过性,不影响妊娠或哺乳;恶性病变者应积极手术治疗;FDS可准确检出乳腺导管内病变,对BND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雷莹辜雷张倩
- 关键词:乳头血性溢液纤维乳管内视镜乳腺超声
- 磁共振成像对乳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动态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的软组织分辨能力较高,且无创、无辐射,能提供病灶血供分析,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乳腺疾病检查,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可以从形态及功能等方面分析病灶,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价值[1]。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是一种未突破基底膜的乳管内病变,占乳腺癌的2%~30%[2],且有发展为浸润癌的倾向,早期治疗会使DCIS患者受益。然而,导管内病变病灶隐匿,有时不能被传统的乳腺检查检出或鉴别[3]。本综述拟探讨MRI对乳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 胡华宇李席如
-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相关作者
- 蒋宏传
- 作品数:136被引量:995H指数:2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腺癌术后 乳头溢液 乳房再造
- 王颀
- 作品数:171被引量:1,288H指数:22
-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腺 乳腺癌筛查 超声检查
- 邢华
- 作品数:32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管镜 乳头溢液 孕激素受体 早期乳腺癌诊断
- 李杰
- 作品数:95被引量:773H指数:1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房再造 乳腺肿瘤 乳房 乳管镜
- 刘巧刿
- 作品数:25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研究主题:乳管内窥镜 高频超声 乳头溢液 乳管镜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