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4篇“ 乳头状增生“的相关文章
- 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FS)与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PS)病理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乳头状增生者51例、疑似PTC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以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案检出情况、诊断效能及不同疾病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结果以PS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术中FS检查对PTC检出率为97.22%、对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检出率为96.67%;以PS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术中FS检查对PTC诊断的准确率为95.08%、灵敏度为94.00%、特异度为96.00%;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准确率为94.12%、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5.24%,FS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患者CD56阳性检出率低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HBME-1、Galectin3阳性检出率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与PTC诊断中应用术中FS检查可行性较高,可方便医师在术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达到改善预后效果的目的,值得借鉴与学习,但结合实际情况发现该方案存在一定漏误诊,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要加强各项检查工作,同时诊断中仔细辨别图像特点,尽可能地减少漏误诊率,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提供参考。
- 赖丽雅廖志东卢裕郑渝兰钟伟樑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病理诊断
- 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伴咽喉部乳头状增生1例
- 2023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咽部异物感1个月”就诊于浙江省台州医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咽部异物感,偶有咽阻塞感,无咽痛、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进食无梗阻,遂就诊我院。既往史:5年前患者经基因检测确诊为PORCN基因突变导致的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专科查体:咽部黏膜稍充血,左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散在乳头状瘤样增生,右扁桃体Ⅰ度肿大。间接喉镜下见左扁桃体下级、舌根部广泛乳头状新生物隆起,遮挡部分会厌,声门暴露不佳。
- 杨天明潘兆虎任慧君
- 乳腺良性大汗腺囊性乳头状增生性病变肌上皮缺失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大汗腺囊性乳头状增生性病变肌上皮缺失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诊断的5例病例(2例本院,3例会诊)、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例病例,分析6例肌上皮缺失的乳腺良性大汗腺囊性乳头状增生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6~61岁(中位年龄46岁)。左、右侧乳腺各3例,均有乳腺肿物。镜下观察,6例在乳腺增生病的背景病变内均可见良性大汗腺囊肿,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大汗腺细胞的微乳头、乳头状增生;其中1例伴有经典型小叶原位癌,另有1例伴有大汗腺型导管原位癌及腺病腺管内播散。细胞角蛋白5/6、p63、平滑肌肌动蛋白、人肌球蛋白重链(SMMHC)、Calponin、CD10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呈良性形态的大汗腺囊性乳头状增生性病变腺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完全缺失。结论乳腺良性大汗腺囊性乳头状增生性病变的肌上皮细胞可发生异常性改变,部分甚至完全缺失。诊断时应充分结合细胞形态学(异型性)及组织结构的改变综合考虑,以免过度诊断。
- 安然马紫瑜朱红艳张立英李琳王超丁华野
- 关键词:乳腺肿瘤
- 子宫内膜简单型及复杂型乳头状增生1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子宫内膜乳头状增生( PPE)是一类少见病变,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以进一步认识此类病变。方法对 13 例 PPE 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病史、大体及镜下特征。结果 13 例患者发病年龄为 24 ~75 岁(平均年龄 56 岁),9 例患者为绝经后妇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大体,11 例为子宫内膜诊刮或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后标本,2 例为子宫全切标本。镜下,9 例为子宫内膜简单型乳头状增生,4 例为子宫内膜复杂型乳头状增生;13 例均伴有不同类型的化生性改变( 100%),其中 8 例伴黏液性化生( 61. 5%),2 例伴鳞状化生( 15. 4%),2 例伴嗜酸性化生( 15. 4%),1 例伴输卵管上皮化生( 7. 7%),1 例同时伴有黏液性化生及嗜酸性化生( 7. 7%)。病变均局限于子宫内膜表面或子宫内膜息肉中,9 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2 例合并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1 例合并子宫内膜复杂性不典型增生,1 例合并子宫浆液性癌;13 例患者均有随访资料,随访时间 1 ~ 48 个月(平均14. 5 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PPE 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通常发生于绝经期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为阴道出血,病变常局限于子宫内膜表面或子宫内膜息肉中。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报道,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尚不完全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 王文文周峰陈晓端
- 关键词:子宫内膜乳头状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
- 子宫浆液性癌伴浆液性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及子宫内膜乳头状增生一例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1例子宫浆液性癌伴浆液性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及子宫内膜乳头状增生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提示该肿瘤同时具有子宫浆液性癌、浆液性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及子宫内膜乳头状增生的病理形态特点。子宫内膜乳头状增生伴发于子宫浆液性癌及浆液性子宫内膜上皮内癌。结论子宫内膜性癌伴浆液性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及子宫内膜乳头状增生兼具3种病理形态特点。
- 周峰张晓飞陈晓端
- 关键词:乳头状增生浆液性癌内癌病理形态特点临床病理特点临床病理资料
- CK19、CD56和p53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CK19、CD56和p53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M C)和甲状腺乳头状增生(PTH)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PMC组织75例、PTH组织37例,比较PMC和PTH组织中CK19、CD56和p53表达的差异。分析PM C组织中CD56和p53的表达与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CK19、CD56和p53鉴别诊断PM C和PTH的效能。结果 :PM C组织中的CK19和p53表达阳性率(100%和65.33%)高于PTH组织(32.43%和13.51%),PMC组织中的CD56表达阳性率(6.67%)低于PTH组织(62.1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M C组织中的CD56表达阳性率在性别、年龄、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分化程度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的p53表达阳性率高于Ⅰ+Ⅱ期患者(79.31%比26.52%,P<0.05),高、中、低分化程度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43%、72.73%、85.71%,不同分化程度患者的p53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19、CD56和p53鉴别诊断PM C和PTH的敏感度分别为100%、93.33%、65.33%,特异度分别为67.57%、62.16%、86.49%、准确度分别为89.29%、83.04%、72.32%;其中CK19敏感度最高,p53特异度最高,CK19准确度最高。结论:CK19和p53在PMC组织呈高表达,在PTH组织中也可呈阳性表达;CD56在PM C多呈阴性表达,可作为CK19和p53鉴别诊断PM C和PTH的辅助指标。
- 陈亮秦伟张凯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增生CKL9CD56P53
- gaIectin-3、CK19和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与甲状腺乳头状癌galectin-3、CK19和CD56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收集4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22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患者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lectin-3、CK19和CD56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galectin-3和CK19两者阳性率分别为95.6%(44/46)和97.8%(45/46);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中galectin-3和CK19阳性率分别为27.3%(6/22)和18.1%(4/22)。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乳头状增生中阳性率分别为4.3%(2/46)和90.9%(20/22)。galectin-3、CK19和CD56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诊断敏感度为95.6%、97.8%、95.7%;特异度为72.7%、81.9%、90.9%;准确度为88.2%、92.6%、94.1%。结论 galectin-3、CK19和CD56联合检测可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 王林叶红李威威魏焓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GALECTIN-3CK19CD56
- CK19、HBME-1、Galectin-3和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乳头状增生组织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CK19、HBME-1、Galectin-3和CD56蛋白的表达差异,进而找出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很高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或标记物组合。方法选取180例甲状腺乳头状...
- 曹汴英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CK19HBME-1GALECTIN-3CD56
- 文献传递
- CK19、HBME-1、Galectin-3和CD56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中的意义
-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组织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CK19、HBME-1、Galectin-3和CD56蛋白的表达差异,进而找出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很高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或标记组合。 方法: 选取...
- 曹汴英
- 关键词:甲状腺癌免疫组织
- 文献传递
- CK19、CD56与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CK19、CD56与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BPH)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6例PTC及42例BPH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测定CK19、CD56与PCNA表达情况,及其在PTC及BPH中的灵敏率及特异度。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CK19、CD56与PCNA在PTC、BPH中的表达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K19在PTC、BPH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5%(高表达)及31.0%(低表达)χ2=37.08,P<0.005;CD56在PTC、BPH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2%(低表达)及66.7%(高表达)χ2=23.03,P<0.005;PCNA在PTC、BPH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0%(高表达)及33.3%(低表达)χ2=7.73,P<0.01;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CK19、CD56与PCNA在PTC表达中的灵敏率为93.5%、15.2%、63.0%,特异度为69.0%、33.3%、42.9%。三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73.9%。CK19、CD56与PCNA在BPH表达中的灵敏率为31.0%、66.7%、33.3%,特异度为6.5%、84.8%、37.0%。三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69.0%。结论 CK19、CD56与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别,可以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联合测定提高灵敏性及特异性。
- 魏丽
- 关键词:角蛋白19增殖细胞核抗原
相关作者
- 石娟

- 作品数:10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流动注射分析法 沙棘油 定量杀菌试验 滴虫 软膏
- 王刚平

- 作品数:175被引量:73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乳腺癌 阿立哌唑 免疫组织化学 精神分裂症患者
- 周峰

- 作品数:16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 临床病理学分析 乳头状增生 临床病理特点 生殖
- 赵明春

- 作品数:13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日照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研究 KI-67 甲状腺乳头状癌 乳头状增生
- 戴翠华

- 作品数:13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日照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病理研究 甲状腺乳头状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