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3篇“ 书法史研究“的相关文章
- 书家群体现象与书法史研究——读张明《元代馆阁文人群体书法研究》有感
- 2025年
- 在今天,想要界定史学研究的范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在“新史学”的关照下,任何一种研究都变得多维而立体,甚至很难去判断应使用哪些研究方法、运用什么样的研究理念才能准确表达。事实上,历史本来就很难再现。史学研究最大限度彰显着后来者对历史的人文理解和理论阐释,好在今天研究者有着一种“回观历史”或者“俯视历史”的优势,才能弥补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同样,书法史研究隶属于这样的范畴,既要满足书法历史的真实镜像呈现,也要满足艺术史的客观规律需要,如何把客观、理性同主观、感性相结合,有效开展书法史研究,特别是断代书法史研究,则成为衡量研究者学术洞察力的一个标准。
- 张函
- 关键词:书法研究书法史研究人文理解新史学
- 倡导多学科融合,推进书法史研究——《书法研究》首届“中国书法史论坛”缘起
- 2025年
- 二〇二四年,上海书画出版社旗下的《书法研究》迎来了创刊四十五周年,编辑部同人感念学界和读者对《书法研究》一以贯之的支持和厚爱,大家一致认为,最好的感谢方式,就是发挥学术公器的作用,推进书法的学术研究。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和准备,我们决定开启“中国书法史论坛”。我们认为,《书法研究》搭建“论坛”这一平台,一则可以加强作为学术期刊的问题意识和引领意识,二则能够增进与各界学者面对面的交流。
- 王立翔
- 关键词:书法研究中国书法史书法史研究面对面
- 中国书法史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展望——《白谦慎书法论文选(增订版)》读后
- 2025年
- 白谦慎写过许多关于书法的单篇论文,二〇二〇年(荣宝斋出版社)汇编为《白谦慎书法论文选》。二〇二四年,此书得以修订再版(理想国丨上海三联书店),不仅重新梳理了结构,还删去了部分旧文,新增了八篇文章,共收录发表于不同时期的二十二篇论文。
- 尚磊明
- 关键词:中国书法史上海三联书店论文选理想国研究范式
- 先秦书法史研究的新突破——《先秦载体书法史》读后
- 2024年
- 这十余年,楚默先生陆续写了四部不同类型的书法史著作。先是二〇一二年的《佛教书法史》,接下来是二〇一九年的《敦煌书法史》、二〇二二年的《简牍书法史》,最新出版的是《先秦载体书法史》。这部书法史,以载体作为研究视角,故取得了笔法演进、书法形式变革研究的新突破,值得关注。
- 孙璘
- 关键词:书法史敦煌书法笔法先秦
- 北美中国书法史研究的路径转向与融合
- 2024年
- 北美是中国艺术收藏与研究的重镇,也是海外中国书法研究一个值得考察的典型。即使时过境迁,以此为一个切面来揭示海外中国书法现代性演变轨迹,对充实、调整国内书法史研究的方法与路径,仍有借鉴意义。
- 王子微
- 关键词:书法史
- 书法史研究视角的拓宽——楚默《先秦载体书法史》新书发布会暨学术座谈会综述
- 2024年
- 二〇二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楚默先生的著作《先秦载体书法史》新书发布会暨学术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徐涟、胡抗美、李一、陆明君、于明诠、孙璘、何学森、顾琴、蔡树农、孙稼阜、张波、张志勇、沈国裕、盛剑成、魏广君、洪厚甜、蔡大礼、王东声、唐朝轶、赵际芳、梅跃辉及各界嘉宾、媒体等五十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 顾琴
- 关键词:书法史新书发布会上海书店学术座谈会
- 《合肥书艺谭》评述——兼谈关于书法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 2023年
- 夏冬波先生籍贯隶属安徽庐江,现职居合肥,其于书法一道寓心数十年,发表文章和专著数种,可谓当代安徽书法学人中的领跑者。与冬波先生相识缘于《书法研究》杂志,2017年我们二人在该杂志上各自发表了一篇文章,遂建立联系而后多有交流。冬波先生学养宽博,早年深耕医学,后涉猎文学、科普创作、文艺评论、地方史等领域,可谓深厚而宽阔,这种学人品质也奠定了其书法研究的特色。冬波先生的书法研究视野聚焦于以合肥为中心的安徽书法,研究方法筑基于考据之学,研究材料来源于文史文献和实地考察,因此其书学研究与大多数书法专业学者有别。
- 公丕普
- 关键词:书法研究书法专业科普创作书法学书学研究书法史研究
- 书法史研究之三性——读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
- 2023年
- 从钱穆先生提出的中国历史的“特殊性”“变异性”“传统性”出发,思考此“三性”于书法史(艺术史)研究的意义。由此,明确书法史(艺术史)研究同史学研究一样,存在着“共性”的问题,“意义”的先行是明确研究目的的重要出发点,明确此“意义”进而去掌握研究的方法才能不落窠臼。在此基础上,思考于书法史而言史学研究所能带来的启示:书法史研究可以借鉴史学研究的方法、思路来帮助我们拓宽研究视野。
- 常振茂
- 关键词:书法史研究
- 中国美术研究 第47辑 书法史研究
-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编
- 现代转型背景下的党晴梵书法史研究考察
- 2023年
- 在现代转型大潮中,党晴梵的书法史研究虽然保留了旧学的传统,但也在张怀瓘、康有为等书法史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偏重文物的撰述模式,以理论认知为指导,形成与偏重文字记录的书法史研究的不同特点,并与现代西方艺术史的研究有相近趋向。又因综合金石与墨迹文物,辅之以实践探索,而较之有相近撰述模式的张宗祥、顾鼎梅的书法史研究更为全面、客观、精审,并以对形式意味、碑帖融合新发展的思考,而达至民国书法史论认识的最前沿。
- 杨晓萍
- 关键词:书法史研究
相关作者
- 祝帅

- 作品数:222被引量:51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学术史 艺术设计 书法 设计学 广告学
- 陈志平

- 作品数:69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书法 黄庭坚 陈献章 书风 书法文化
- 王菡薇

- 作品数:58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艺术史 美术史研究 写本 隐喻 徐悲鸿
- 薛龙春

- 作品数:81被引量:13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书法 明末清初 文徵明 碑学 考论
- 白谦慎

- 作品数:41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书法 八大山人 吴大澂 艺术史研究 中国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