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8篇“ 乡土志“的相关文章
《洛浦县乡土》“八景图”教育价值研究
2024年
清末推行乡土教育,各地依《乡土例目》编撰乡土,《洛浦县乡土》应运而生,其“八景图”独具特色,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本文聚焦于此乡土中的“八景图”,通过剖析旧方乡土“八景图”的渊源及差异,发现二者同源。继而,探讨并梳理该乡土“八景图”具有“展现百姓览胜情、蕴含田园农家逸、彰显戈壁人文美”等审美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教育价值,主要包括“培养爱乡爱国精神、提升怡情审美观、塑造和谐生态观、传递豁达生命观”四个方面,彰显了“八景图”在乡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进而认为该乡土“八景图”不仅是珍贵的图像史料,而且其编撰方式和插图编排形式可助力当今乡村文化教育振兴,并为乡土教育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邹涛徐子涵
关键词:审美价值教育价值乡土教育
晚清乡土的编纂与地方自治——以《建昌县乡土》为中心的考察
2024年
晚清实行学制改革,发展乡土教育,要求各地编纂乡土;同时推行地方自治,而分区是地方自治的基础。修与分区本互不干涉,但是建昌县官绅将分区融入乡土的编纂,于光绪年间修成《建昌县乡土》,特设《建昌县奥地图》2卷,对建昌县进行分区。该带有浓重的地方自治色彩,宣扬地方自治思想,谋划地方自治方略。《建昌县乡土》的特点与其主修者和编纂者有很大关系,该内容丰富,地图数量多,印刷精美,反映晚清编纂乡土目的的多元化、清末新政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基层官绅对所处时代的认知与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以及书编纂与地方政治的深度融合,具有较高的文献和学术研究价值。
何和义
关键词:晚清乡土志地方自治
清末乡土中的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表达——以四川地区乡土为例
2024年
美国学者格林菲尔德认为,传统认同的危机是导致现代认同产生的必要条件①。自鸦片战争以后,“天朝上国”的观念受到强烈冲击,清政府被迫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落后性与西方国家的先进性,中国传统的“天下观”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国家观”。
杨向飞
关键词:乡土志国家认同天下观鸦片战争
光绪《束鹿乡土》整理与研究
地方作为记录当地地理和人文的重要载体,既有助于了解一地之前世今生,更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乡土作为地方的一种,是清末民初出现的小学教育读本,是清末教育改革的产物。光绪《束鹿乡土》作为清代束鹿地区(今石家庄...
杨子龙
《新疆乡土稿》所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2024年
《新疆乡土稿》是清末新疆社会的全景透视,其内容记载了新疆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人口迁移和经济交往、文化共存和交融状况。系统挖掘和整理《新疆乡土稿》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容,可以提供历史借鉴,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根基。
白关峰衡宗亮
关键词:历史书写
典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基于《新疆乡土稿》“学堂”文献的考察
2024年
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统一性”为核心特征,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清代新疆的《新疆乡土稿》便是这一特性的具体体现。作为研究清末新政时期新疆地区的重要历史文献,《新疆乡土稿》详细记载了清末学堂作为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场所,在“以文化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学堂教育融入的强烈爱国思想,体现其在延续文化大一统、塑造及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的关键作用。清末新疆地区的学堂以其鲜明的特性展现了清政府在晚清巨变中,试图通过教育改革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尝试与探索,这对当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晓燕闫伟伟
关键词:学堂
清末民初梨树县乡土述略
中国地方书以历史悠久、数量巨大著称于世。它们以丰富详细的资料,为中外古今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所重视,有人称之为“文化之矿”,有人从存储和传输信息的角度称之为“信息库”。在阅读《奉化县乡土》与《梨树县乡土》,并了解其在政...
胡质纯
关键词:乡土志编撰体例史料来源
乡土展览主题的确定与体现——以“新·乡土系列展之一——上洛”为例
2023年
“新·乡土系列展之一—上洛”作为开放博物馆在展览上的新尝试,以对话和互动作为展览的核心。在主题确定上,该展通过文物、现当代艺术、表演艺术和草根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传统文物与艺术的对话、艺术与空间的对话、精致艺术和草根艺术的对话、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对话、博物馆与观众的对话。展览通过重视非言语的陈列语言,以艺术的表达与设计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与感动。
张梦宇葛昱迪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
关于清末山东修纂乡土的几个问题
2023年
为应对从废止科举到创设新学堂之间学校教材空缺的局面,清末清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各府、州、县修纂乡土,并将其作为初等小学堂史学和舆地课程教材。在此时代背景下,山东各地修纂乡土近70部,数量居全国首位。在清末社会形势动荡、教育模式剧烈变革的特殊历史背景下,这些乡土对克服传统方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推动乡土教育发展、拓展爱国教育途径、拓宽方应用功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价值,也为今天的史学研究和史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当然,由于修纂时间仓促,参与修纂者人数众多且水平良莠不齐,导致这些乡土在内容、篇目及刊刻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张华清
关键词:清末
西学东渐视域下的《郴州直隶州乡土》研究
2023年
《郴州直隶州乡土》是郴州旧中最后一部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郴州知州查庆绥编纂,郴州州岁贡生罗云阶、谢馨槐,州禀贡生杨彬元同辑。它是一部官修的乡土教育教材,作者主要记载了郴州直隶州的政治沿革,丰富的文化,落后的经济。作者深受清末时期西学东渐的影响,希望向西方学习,变法自强,使郴州迅速发展起来。该书的富强向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异曲同工,我们应当把这种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共同助推民族伟大复兴。
范大明吴秀兰余进东
关键词:乡土志西学东渐民族复兴

相关作者

王兴亮
作品数:15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乡土志 乡土教育 地方志 编纂 清末民初
邹涛
作品数:40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研究主题:乡土志 问卷调查 劳动教育 美术教学 传统服饰
高健
作品数:28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图书馆
研究主题:乡土志 摭拾 考辨 勘正 史料价值
王安芝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
研究主题:乡土志 文献考 晚清 清代 编纂特色
魏长洪
作品数:27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兴衰 乾隆 伊犁将军 乡土志 金树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