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9篇“ 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的相关文章
再次暴露“乙胺吡嗪利福”致急性肾衰竭1例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1例55岁女性患者使用乙胺吡嗪利福(Ⅱ)出现急性肾衰竭不良反应的可能药物及其可能发生机制,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以供借鉴。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查阅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结合患者病情分析,明确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抗结核药物。结果引起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不良反应的抗结核药物可能为间歇服用的“利福平”。结论使用乙胺吡嗪利福前,须明确病史病情及适应证,规范用药,尽量避免间歇服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能促进用药合理化,更加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胡叶敏刘芳
关键词: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利福平抗结核药
探讨FDC(乙胺吡嗪利福Ⅱ)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2021年
探讨FDC(乙胺吡嗪利福Ⅱ)治疗初治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20年01月-2021年08月纳入的76例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实行复合制剂治疗,药物为乙胺吡嗪利福Ⅱ治疗,参照组实行非复合制剂治疗,包括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利福平、肼治疗,比较治疗成效。结果:两组痰菌转阴率及空洞缩小率无显著差(P>0.05)。结论:在初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复合制剂及非复合制剂对于提高痰菌转阴率及空洞缩小率极为有利。
熊丹
防治干预措施对降低老年肺结核患者乙胺吡嗪利福(Ⅱ)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2021年
目的:分析防治干预对降低老年肺结核患者乙胺吡嗪利福(Ⅱ)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68例病历资料,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仅常规接受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防治干预管理,比较2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干预后的不良反应(胃肠系统、肝胆系统与皮肤损伤)发生率差,以及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接受防治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治疗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乙胺吡嗪利福(Ⅱ)干预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对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事前干预,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了其治疗效果。
杨莉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防治干预满意率
穴位手法注射联合乙胺吡嗪利福Ⅱ治疗肺结核的效果和用药安全性对比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采取穴位手法注射联合乙胺吡嗪利福Ⅱ治疗后的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单纯应用了乙胺吡嗪利福Ⅱ(对照组),剩余45例采取了乙胺吡嗪利福Ⅱ+穴位手法注射(研究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下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在联合穴位手法注射治疗后痰转阴的情况比对照组好;在联合治疗后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82.2%);此外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低于对照组(17.8%),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采取穴位手法注射联合乙胺吡嗪利福Ⅱ治疗后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同时能具有较少的临床不良反应,安全性相对较高,作用价值显著。
何玉霞刘凤新张凤艳李媛媛李志强
关键词:肺结核安全性
1例乙胺吡嗪利福Ⅱ引起的严重迟发型皮疹病例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患者使用乙胺吡嗪利福Ⅱ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药物及解决方案。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患者病情,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抗结核药物。结果:引起患者出现全身皮疹不良反应的抗结核药物可能为乙胺丁醇,治疗方案为将利福平改为利福喷丁联合肼、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可促进用药合理化,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李娟罗美凤
关键词:盐酸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迟发型过敏反应皮疹
乙胺吡嗪利福Ⅱ治疗新发涂阳结核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乙胺吡嗪利福Ⅱ治疗新发涂阳结核患者转涂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在全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收治现已结案的并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新发涂阳结核患者121例纳入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1)。对照组给予板式组合药HRZE和HR治疗,观察组给予乙胺吡嗪利福Ⅱ治疗。观察121例患者痰菌转阴情况、病灶吸收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末和4个月末时,观察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1.8%、96.7%,与对照组的90.0%、93.3%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转阴时间为(3.1±0.7)个月,与对照组的(3.3±0.6)个月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末和4个月末,观察组结核病病灶总吸收率分别为85.2%、91.8%,与对照组的83.3%、90.0%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对照组为13.3%,两组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发涂阳结核患者中,免费的乙胺吡嗪利福Ⅱ治疗效果显著,经济实惠,服用方便,老少皆宜,痰涂转阴和病灶吸收率高,不良反应少。
欧阳爱玉彭涛游小英周健珍
关键词:结核病转阴
乙胺吡嗪利福(Ⅱ)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
建立乙胺吡嗪利福(Ⅱ)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需氧菌总数采用薄膜过滤法;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采用平皿法;控制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试验所用菌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黑...
王桂艳杨俊
关键词:控制菌检查
乙胺吡嗪利福(Ⅱ)治疗肺结核致不良反应/事件106例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应用乙胺吡嗪利福(Ⅱ)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间接受乙胺吡嗪利福(Ⅱ)治疗的386例肺结核患者中发生ADR/ADE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86例患者出现ADR/ADE共106例,发生率为27.46%。ADR/ADE发生时间最多见于用药2周内(92.45);其中,胃肠系统损害构成比为38.7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构成比为29.57%,肝胆系统损害构成比为19.35%,居前3位;经停药、调整用法用量或对症治疗后105例(99.06%)好转或痊愈。结论:临床应掌握乙胺吡嗪利福(Ⅱ)所致ADR/ADE的特点,加强监测,并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从而可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愈率。
肖招英钱华飞
关键词:合理用药
HPLC法测定乙胺吡嗪利福Ⅱ中利福平的有关物质
2013年
目的:建立乙胺吡嗪利福Ⅱ中利福平的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_(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55:45),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共检测到6个杂质峰,各杂质峰与主峰分离度良好。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控制乙胺吡嗪利福Ⅱ的质量。
栾爽毕秀玲钱小平赵迎春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乙胺吡嗪利福Ⅱ/福胶囊治疗42例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分析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乙胺吡嗪利福Ⅱ/福胶囊治疗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2011年6月年间在我院治疗的82例肺结核患者按登记号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进行乙胺吡嗪利福Ⅱ/福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服用国产的板式组合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为97.62%与对照组的92.50%无显著差(χ2=1.1570,P>0.05);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同样无显著差(χ2=0.1643,P>0.05);另外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固定复合剂乙胺吡嗪利福Ⅱ/福胶囊作为目前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使用的抗结核药,与板式组合药比较,疗效相似,同时因整个病程患者只服单方药物,避免漏服而诱发耐药,值得临床推广。
杨国华
关键词:固定剂量复合剂肺结核

相关作者

李妍妍
作品数:39被引量:22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包装盒 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 利福平 盐酸乙胺丁醇 吡嗪酰胺
郭涛
作品数:501被引量:2,296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汉族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何仲贵
作品数:623被引量:1,711H指数:20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前药 药剂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传递 光敏剂
宋洪涛
作品数:684被引量:3,415H指数:2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基因多态性 中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他克莫司 药物基因组学
颜鸣
作品数:77被引量:521H指数:14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血药浓度 药动学研究 人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