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50篇“ 主要活性成分“的相关文章
- 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复方中草药对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 2025年
- 研究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自拟复方中草药对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抑菌活性的影响。选用食药同源真菌糙皮侧耳菌(Pleurotus ostreatus)HXS-M1发酵复方中草药,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牛津杯法测定复方中草药发酵前后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发酵前后中草药总多糖、总生物碱、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发酵后总多糖和总生物碱含量分别比发酵前中草药提高350.63%和95.65%,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分别比发酵前中草药降低79.63%和84.08%;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较非发酵中草药分别增加了4.54、4.08、5.33 mm,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所述,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中草药能够促进活性成分的释放和生物转化,提高抑菌活性,增强应用效果,为研发高效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 白长胜刘秋瑾王欢田秋丰王振董佳强张蕾史同瑞
- 关键词:中草药发酵活性成分抑菌活性
- 黄芪及其主要活性成分促创面修复的机制研究进展
- 2025年
- 急性或慢性创面是外科常见疾病,中药促进创面愈合有着独特的优势。黄芪作为治疗疮疡的常用中药材,含多糖类、黄酮类及皂苷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托毒排脓、消肿生肌等作用。现代药理学证实黄芪可通过抗炎、抑菌、抗生物膜、抗氧化应激、促血管生成、抗瘢痕等机制促创面修复。本文系统性阐明黄芪及其主要活性成分促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药在创面的创新应用提供参考。
- 郭罗琴方豫东
- 关键词:创面修复活性成分信号通路
- 美藤果不同部位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功效机制研究进展
- 2025年
- 美藤果(Plukenetia volubilis Linneo)又名南美油藤,其原产于秘鲁亚马逊地区,在中国云南大面积种植。美藤果被国际认可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作物,已被应用在食品、日化用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美藤果不同部位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各有侧重,其种仁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活性蛋白/肽、多糖等活性成分,而美藤果叶和美藤果壳主要含有酚类物质,如黄酮类、多酚类等。这些活性成分赋予了美藤果多种生物活性,使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炎、改善记忆力、辅助改善视力、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然而目前缺乏对美藤果不同部位的活性成分和功效的系统性总结,因此本文归纳了美藤果不同部位(包括种仁、果壳、叶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功效,以及重点介绍了美藤果活性成分的降血脂、降血糖,降尿酸等作用机制,旨在为美藤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陈颖仪黄俊源王梓宇谢蓝华杜冰黎攀
- 关键词:生物活性
- 纯露提取方法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2025年
- 介绍了植物纯露的研究历程,概括了植物纯露的提取方法,总结了文献报道的约56种植物纯露的活性成分并分析了其功效和应用性,以期为植物纯露提取和成分分析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 郭可心陶明慧周烽熊段雅麻冰洁周婷
- 蜂毒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蜂毒肽(Melittin)对癌症的作用及机制
- 2025年
- 蜂毒是蜜蜂用于抵御天敌的一种重要武器,传统认为蜂毒中的化学成分对生物具有毒性,但近年来其在癌症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文章对国内外有关蜂毒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蜂毒肽(Melittin)对癌症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蜂毒应用过程中的阻碍与突破进行了探讨。
- 方子祺胡福良
- 关键词:蜂毒癌症
- 西南乌头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核心靶基因筛选及其机制分析
- 2025年
- 目的筛选西南乌头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核心靶基因并分析其机制,为心力衰竭的治疗及候选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检索GenBank、UniProt数据库筛选西南乌头有效成分的潜在靶基因,经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治疗靶点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心力衰竭相关疾病靶基因,两者取交集后得到西南乌头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靶基因。将西南乌头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靶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分析,筛选西南乌头治疗心力衰竭核心靶基因。将西南乌头有效成分及西南乌头治疗心力衰竭核心靶基因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西南乌头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有效成分-靶基因网络,使用Analyze Network计算各节点的Degree值,选取用Degree值前5位的有效成分作为西南乌头治疗心力衰竭主要活性成分。对核心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西南乌头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基因的结合效能。结果共筛选得到西南乌头的有效成分靶基因819个,心力衰竭疾病靶基因2221个,取交集后获得西南乌头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靶基因326个。PPI网络共筛选出西南乌头治疗心力衰竭核心靶基因21个,分别为STAT3、AKT1、EP300、STAT1、CREBBP、PTPN11、EGFR、MAPK1、ESR1、MAPK3、HIF1A、MAPK14、TP53、PIK3CA、IL6、VEGFA、AR、JAK2、HRAS、MDM2、RELA。药物-有效成分-靶基因网络分析结果显示,西南乌头治疗心力衰竭主要活性成分为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紫堇块茎碱、光甘草宁、紫堇达明碱和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GO功能及KEE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核心靶基因主要作用于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
- 李剑李永国张云塔杨用成夏从龙
- 关键词:心力衰竭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在体单向肠灌流法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中主要活性成分的肠吸收特性
- 2025年
-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肉桂酸和芍药苷在不同灌流浓度和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结合HPLC进行含量测定,考察不同灌流浓度和不同肠段对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肉桂酸、芍药苷的吸收速率常数(Ka)及表观渗透系数(Papp)的影响。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十二指肠、空肠、低中浓度灌流时的回肠段和低浓度灌流时的结肠段易于吸收,其他肠段吸收良好;肉桂酸在四个肠段均易于吸收;芍药苷在低中浓度灌流时的十二指肠段易于吸收,在高浓度灌流时的十二指肠段和低浓度灌流时的空肠段吸收良好,在其他肠段均难以吸收。三种成分的吸收参数受灌流浓度的影响。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四个肠段均有吸收,肉桂酸在四个肠段均易于吸收,芍药苷仅在十二指肠段和低浓度灌流时的空肠段有吸收。三种成分的吸收存在自身浓度限制,吸收机制可能以主动吸收或促进扩散为主。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主要药效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 姚爱娜张慧中徐晓涵王雯琪张可王欣竹杨静雯李文静董晓旭倪健
- 关键词:在体单向肠灌流黄芪桂枝五物汤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肉桂酸
- 米珍营养米食味品质、风味物质及主要活性成分分析
- 2025年
- [目的]通过对比米珍营养米、糙米和精白米的基本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和主要活性成分等,全面评估米珍营养米的食味品质和营养价值。[方法]运用食味计、质构仪等一系列仪器,评价3种大米的食味品质;采用HS-SPME-GC-MS方法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确定关键挥发性成分,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结果]米珍营养米保留糊粉层,其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和灰分含量显著高于精白米(P<0.05),且黄粒米率显著低于糙米(P<0.05)。米珍营养米的食味值接近精白米,优于糙米,并具有适度的硬度和弹性,较高的黏性、胶黏性和咀嚼性。米珍营养米中共检出5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显著多于精白米的,并富含己醛、辛醛、反-2-辛烯醛等关键风味物质。米珍营养米中的主要活性成分γ-谷维素、生育酚、多酚和γ-氨基丁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精白米(P<0.05)。[结论]米珍营养米具有更高的综合品质和营养价值。
- 邓仲利范光君袁瑞博曾广胜徐友志林亲录
- 关键词:食味品质风味物质活性成分
- 红枣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红枣富含营养和活性成分,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优质资源。随着红枣消费需求由追求产量逐渐向追求品质的转变,人们对红枣营养价值及生物活性关注度越来越高。红枣活性成分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且不同产地和不同红枣品种活性成分含量不同,其功能活性也有所差异。因此明确红枣主要的活性成分及其功能活性之间的联系,解析其作用机制,对红枣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通过梳理红枣的主要活性成分,针对其抗氧化、抗炎、抗癌、免疫调节、护肝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进行文献综述,探讨其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旨在为红枣资源深加工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和思路。
- 吴喆朱佳敏刘军符小玉娄磊涂亦娴秦新政艾合买提江·艾海提
- 关键词:红枣活性成分功能活性
- 不同产地山苍子油主要活性成分及风味特征差异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以湖南、四川、浙江、贵州、广西、吉林6个产地的山苍子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产地山苍子油主要活性成分及风味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山苍子油的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13.90%~45.64%;总酚含量在5.13~9.47 mg/g之间;采用GC-MS法对山苍子油不皂化物进行成分分析,共鉴定出11类39个组分,以醇类和萜烯类为主,并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不同产地山苍子油中角鲨烯含量范围在2.45~10.87 mg/kg之间,α-生育酚含量在0.12~10.89 mg/kg之间,γ-生育酚含量在14.95~43.93 mg/kg之间;菜油甾醇含量在53.39~535.82 mg/kg之间,豆甾醇含量在87.97~146.92 mg/kg之间,β-谷甾醇含量在2240.80~5049.30 mg/kg之间。通过GC-MS技术共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6种、醇类7种、萜烯类17种、酮类3种,吡喃类1种;四川山苍子油与浙江山苍子油的整体香气特征接近,主体呈现新鲜的柠檬香味还伴随着花香,湖南、广西、贵州、吉林4个产地山苍子油在整体香味特征上不同,分别呈现清凉的草药香味、浓郁的柠檬香味、水果的清香、淡淡的柠檬香。
- 肖新生唐琳芝杨舒曼牛阳雨刘小艳蒋黎艳
- 关键词:山苍子油活性成分主成分分析
相关作者
- 覃洁萍

- 作品数:172被引量:1,248H指数:21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藤茶 杨梅素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 方华舟

- 作品数:77被引量:269H指数:10
- 供职机构:荆楚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蛹虫草 水稻秸秆 作物秸秆 子实体 氮源
- 程翼宇

- 作品数:525被引量:3,277H指数:3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中药 心血管疾病药物 药材 化合物 液相色谱
- 王静凤

- 作品数:378被引量:1,107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海参 南极磷虾 海参皂苷 小鼠 磷脂
- 吴小平

- 作品数:194被引量:830H指数:17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灵芝 黑色素 三萜 抗氧化 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