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5篇“ 主动脉扩张“的相关文章
- 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修复术中内脏分支动脉重建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
- 2025年
- 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特别是累及内脏分支动脉的部分病变,其治疗策略的选择和实施对临床医师是巨大挑战。随着腔内修复技术的进步,治疗方式逐渐从开放手术转向微创手术,明显降低了围手术期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然而,内脏动脉分支重建技术应用尚未普及,对于复杂病例处理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胸主动脉学组组织国内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内脏分支腔内重建治疗领域资深专家,基于临床实践和国内外文献的系统回顾,经过深入探讨制定了《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修复术中内脏分支动脉重建治疗专家共识》。共识重点关注涉及内脏动脉分支重建的腔内技术,旨在为从事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原则性指导,促进国内该领域诊疗水平的提升。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胸主动脉学组王利新陈忠符伟国张宇翀胡诚凯
-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
- 内皮细胞力学感受器在主动脉扩张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主动脉腔内血流动力学复杂,其产生的机械力学刺激对主动脉扩张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内皮细胞作为血管内膜的关键组成,通过力学感受器对血流引起的微环境变化做出精准响应。这些力学感受器包括离子通道、受体酪氨酸激酶和膜结构等,它们将机械应力转换为生化信号,从而影响血管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近年来,针对内皮细胞力学感受器在主动脉扩张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总结力学感受器介导内皮细胞功能调控主动脉扩张疾病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开发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新视角和新靶点。
- 赵容孙慧莹李双双陆清声
- 关键词:内皮细胞血流动力学
- 升主动脉成形术治疗升主动脉扩张的中远期临床效果分析
- 背景:升主动脉扩张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通常标志着主动脉结构的严重异常。此状况不仅提高了形成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或其破裂的风险,而且还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明显升主动脉扩张的患者,采取及时的手术干预措...
- 高宇轩
- 关键词: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
- 回顾性分析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近端主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
- 2024年
- 目的:探索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后近端主动脉≥45mm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以预测此类患者术后近端主动脉扩张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北京安贞医院接受主动脉瓣置换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近端主动脉≥45mm为终点,随机将这些患者的70%划分为建模组,剩余30%的患者划分验证组。在建模组中应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寻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绘制列线图,并在验证组中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的979例患者,120例(12.7%)患者发生终点事件(术后近端主动脉≥45mm)。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高血压、主动脉窦指数(aortic sinus index,DAS/BSA)、升主动脉指数(ascending aortic index,DAA/BSA)、LVEDD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近端主动脉≥45mm的危险因素。根据以上5个预测因子构建出的模型在建模组中区分度良好,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为0.718(95%CI:0.665~0.771),且模型的准确度较高。模型在验证组中的C-index为0.727(95%CI:0.640~0.816)。在预测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低于50%的患者中,校准曲线表明预测风险和观测风险基本一致。结论:建立AVR术后近端主动脉≥45mm的风险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此类患者的发生率,有助于在此类人群中识别出高危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患者进行手术策略的优化。
- 张浩乔环宇杨波赵宏磊白涛薛金熔刘永民
-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术再次手术
- 主动脉弹性参数联合血浆Apelin评估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扩张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弹性参数联合血浆apelin在评估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扩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研究包括64例无明显瓣膜功能障碍的BAV患者,并根据经体表面积校正的主动脉内径大小分为两个亚组:主动脉直径 22 mm/m2 (BAV II组,主动脉扩张组,31例),同期纳入33例三叶式瓣主动脉瓣对照受试者。采用二维经胸心声心动图测量和评估各研究对象升主动脉内径及弹性参数(主动脉应变、主动脉僵硬度指数)。ELISA法检测血浆apelin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主动脉弹性参数与血浆apelin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主动脉弹性参数联合、血浆apelin及三者总联合评估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扩张的临床价值。结果:在多组比较中,BAV I组、II组的升主动脉内径及主动脉僵硬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主动脉应变及血浆apeli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BAV II组的升主动脉内径及主动脉僵硬指数显著高于BAV I组,而升主动脉应变及血浆apelin水平显著低于BAV 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AV组血浆apelin水平与升主动脉应变率与呈正相关(r = 0.197, P < 0.05),与升主动脉内径、升主动脉僵硬指数呈负相关(r = −0.284,−0.174,均P <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主动脉僵硬指数、主动脉应变率、血浆apelin及三者总联合评估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扩张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891、0.753、0.909,敏感性分别为87%、74%、65%、84%,特异性分别为76%、94%、82%、85%。结论:主动脉弹性指标及血浆apelin的联合应用能较好地评估BAV患者主动脉扩张,将对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王栎茗吴楠王莉莉纳丽莎
- 关键词:APELIN主动脉扩张
- 零型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影像特征、治疗结局及升主动脉扩张的影响
- 丰德京
- 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壁相对厚度对老年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近端主动脉扩张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壁相对厚度(RWT)对老年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近端主动脉扩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进行TAVR的患者95例,依据是否发生近端主动脉扩张分为未发生组(n=77)和发生组(n=18),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AVR术后发生近端主动脉扩张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WT对老年TAVR术后近端主动脉扩张的预测价值。结果未发生组与发生组主动脉横截面积与体表面积(DSA/BSA)、近端主动脉横截面积与体表面积(DAA/BS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RWT、左心室舒张末期后臂厚度(LVPWd)比较差异显著(P<0.001),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房直径(LAD)、最大主动脉瓣流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AA/BSA、LVEF、LVEDD、IVSd、RWT为老年TAVR术后发生近端主动脉扩张独立影响因素(P<0.01);RWT预测老年TAVR术后近端主动脉扩张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灵敏度为0.722,特异度为0.784,最大约登指数为0.506,最佳阈值0.425(95%CI为0.673~0.932,P<0.001)。结论RWT对老年TAVR术后近端主动脉扩张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的重要指标。
- 高晓梅周盼妍李彩丽叶彩芬张恒
- 开窗/分支支架技术在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中的应用体会
- 2024年
- 目的评价开窗/分支支架技术在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患者内脏动脉分支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10例医师自制支架应用开窗/分支支架技术重建内脏动脉分支的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中, 夹层术后腹主动脉瘤样扩张6例, 胸腹主动脉瘤Ⅳ型4例。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 行单主干腔内治疗和双主干腔内治疗。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基线资料、术前解剖参数、围术期指标、随访结局指标), 分析整体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内脏动脉分支的重建, 技术成功率为100%。根据开窗数量分为三开窗组(5例)和四开窗组(5例)。采用单主干技术8例, 双主干技术2例。共重建内脏动脉37条, 包括腹腔干7条, 肠系膜上动脉10条, 左右肾动脉各10条。共植入支架62枚, 每位患者植入支架(6.20±1.14)枚。术中出血量为(128.00±64.60)ml, 术后重症监护时间为(16.58±7.68)h, 三开窗组出血量和监护时间均低于四开窗组,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围术期出现肝功能不全2例, 移植物综合征3例, 经保守治疗后均好转。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3.10±3.46)个月。1例因内漏引起瘤体进展给予再干预治疗。结论开窗/分支支架技术重建内脏动脉为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患者实施全腔内治疗提供选择。
- 郑启铜叶琨陶然王文斌孔令尚
- 关键词:腔内修复术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主动脉扩张性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4年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目前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的主要治疗方法,当下治疗原则以封堵近端破口为主,而旷置远端破口导致假腔血栓化受阻;主动脉形态及支架远端弹性应力变化,导致管腔局部点压力扩大,形成新发破口或再发夹层导致假腔瘤样扩张,甚至急性破裂致死。术后应通过定期CTA随访,严密监测支架远端管径变化、残留破口直径及假腔血栓化程度。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文献,对TEVAR后主动脉扩张性病变的发病原因、机制及处理方法等进行归纳并作综述。
- 李天祎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 飞行人员升主动脉扩张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索飞行人员升主动脉扩张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至2022-12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行心血管(含升主动脉)超声检查的223名飞行人员临床资料,分析升主动脉扩张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飞行人员升主动脉扩张患病率6.73%,与飞行时间、年龄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现为随飞行时间、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升高,飞行时间在5000 h以上飞行人员患病率为17.02%,年龄在45岁以上飞行人员患病率为15.09%;与血压、血脂及吸烟也存在统计学意义,血压升高、血脂异常及吸烟飞行人员患病率较高;与飞行机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升主动脉扩张在军事飞行人员中有一定的发病率,飞行时间、年龄、血压、血脂及吸烟是升主动脉扩张发病的影响因素。
- 曹钰琨杨婷方舟薛恒怡李妍妍任兴华张海涛张婧
- 关键词:升主动脉扩张航空医学飞行人员
相关作者
- 徐志云

- 作品数:954被引量:2,699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体外循环 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 风湿性心脏病
- 曲丹

- 作品数:73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电能 压电材料 生物能 电能输送 电流输出
- 张浩

- 作品数:106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电能 压电材料 生物能 电能输送 电流输出
- 景在平

- 作品数:949被引量:3,390H指数:2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腔内隔绝术 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 主动脉瘤
- 孙立忠

- 作品数:530被引量:2,832H指数:2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主动脉夹层 外科治疗 主动脉 主动脉瘤 STANFORD_A型主动脉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