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89篇“ 临床救治“的相关文章
- 急性氯腙中毒19例临床救治体会
- 2025年
- 为了解氯腙中毒后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救治经验,本人报告19例收治的氯腙急性中毒病例,以供参考。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为初次接触,接触2周至3个月出现皮疹,主要分布在腹部,其次是背部、大腿内侧、面颈部等,表现为大面积红色斑疹及粟粒样丘疹,伴有头晕、乏力、恶心等症,入院后给予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氯雷他定等治疗后逐渐好转。提示,氯腙中毒引起的接触性皮炎以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为主,不排除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尚无特效解毒剂,以对症治疗为主,建议针对新型化学品应加强监督,进行严格的上岗前培训。
- 尚慧郭宝清万丽艳
- 关键词:急性中毒皮炎临床救治
- 创伤性腹盆腔出血的疾病负担与临床救治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 2025年
- 目前创伤性腹盆腔出血(TAPH)的救治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和缺陷。基于最新的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库结果和救治经验,笔者分析了TAPH的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并探讨了TAPH救治过程中的四个重要问题:基于“SMART”理念确定救治策略、重视合并基础疾病的TAPH患者的病情判断及处理、TAPH的手术选择、TAPH伤员救治后随访及中长期预后研究。通过不断临床实践和技术改进,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TAPH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戴睿武
- 关键词:临床救治疾病负担
- 部队眼部辐射性损伤临床救治指南
- 2025年
- 眼部由于裸露在外且缺乏保护,极易受到辐射性损伤。相比其他类型的眼外伤,眼部辐射性损伤常常起病隐匿、表现多样,可累及从前节到后节的多种眼部组织,如角膜、晶状体、脉络膜和视网膜等,造成烧灼伤、炎症、退行变性等损害,严重威胁视觉功能。军人因其职业特殊性,辐射暴露更加普遍,是日常训练和军事行动中致盲致残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军队对眼部辐射性损伤的认识水平有限,各级医疗保障单位对眼部辐射性损伤缺乏统一而规范的诊疗方案,因此可能导致救治不当或贻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伤员的视力损害和军队的战斗力损失。该文对眼部辐射性损伤的特点与表现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我国军队目前卫勤保障实际对部队眼部辐射性损伤的诊断与评估、管理与防护等临床救治工作提出建议。
- 陆军医院战创伤救治专科联盟(眼科)专家委员会刘莛李崇义梅林
- 关键词: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诊疗原则
- 重症海蜇蜇伤临床救治失败1例
- 2025年
- 海蜇蜇伤在沿海地区很常见。海蜇毒素毒力强,且被蛰伤后患者的发病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好把控,所以治疗方面比较棘手。沿海城市每年夏季因海蜇蜇伤出现重症表现甚至死亡的患者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但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报道1例海蜇蜇伤并出现过敏性休克和急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临床病例,以引起对海蜇蜇伤的重视,尤其是重症海蜇蜇伤。文中给出了海蜇蜇伤的相关急救和治疗建议,以及可采取的预防措施,以供临床参考。
- 王双德张群方超滕亚娟惠军
- 关键词:海蜇蜇伤毒素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
- 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救治体会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探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体会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血管扩张治疗,B组给予冠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救治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 B组的救治时间(72.29±8.46)min、冠脉再通时间(2.54±0.39)h和ICU监护时间(2.57±0.46)d,均低于A组的(91.58±11.62)min、(3.17±0.62)h、(4.02±0.53)d;B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整体优于A组,治疗有效性(96.43%)显著高于A组(82.14%),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救治中,采用冠脉介入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能够帮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减少危害影响,保证疾病的有效控制。
- 覃少华徐育智
- 关键词: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救治
-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救治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讨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9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优质护理、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1.研究组治疗效果(95.74%)明显更高(P<0.05);2.研究组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佳(P<0.05);3.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佳(P<0.05);4.研究组的并发症率(2.13%)明显更低(P<0.05)。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突出,能够提高临床救治效果,值得推广。
- 段小晶贯京苹李丽李宝珠
-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性心力衰竭临床救治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局式护理模式的临床救治效果
- 2024年
-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全局式护理模式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将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95例急诊AMI患者纳入研究。利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实施全局式护理模式)和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更高,观察组分诊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抢救时间及球囊扩张时间更短,干预后观察组LVEF水平更高,NYHA心功能分级更低,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均P <0.05)。结论 予以AMI患者全局式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优化急救时间指标,改善患者心功能,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 汪晓慧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抢救效果
- 从临床救治再谈产科重症监护病房建设
- 2024年
- 近年来,孕产妇死亡率下降速度明显趋缓。加强产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建设、创建有效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及早筛选有临床失代偿危险的患者、及早干预,是降低孕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目标的基本战略。产科ICU拥有强大的监护和救治能力,但随着产科患者病情越来越复杂,其管理应该是无缝的,应进一步针对个别病例组建个性化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制订分娩计划以及ICU住院计划,进一步提高产科危重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 李磊王谢桐
-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临床救治
- 探究重症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在ICU的临床救治
- 2024年
- 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在ICU临床救治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从沧州市沧县医院自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30例符合本次要求的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将这3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两组,其中研究组应用ICU临床救治干预措施,参照组应用常规救治干预措施。对两组的干预效果,从有效率、并发症控制效果、康复效果和干预前后的脑功能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ICU入住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NSE、S100β蛋白水平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ICU中的临床救治干预措施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脑功能的更好改善,并降低术后的并发症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雷
- 关键词:手术ICU临床救治
- 俯卧位通气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救治中的价值
- 2024年
- 评价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英文简称ARDS)患者选择俯卧位通气疗法的救治情况。方法 本实验研究周期是2022.4-2023.4,筛取我院急诊外科接收的60例重症ARDS病患,根据临床通气救治过程中选择的不同体位将其划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仰卧位)、实验组(俯卧位),各组均是30例,对比2组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疗后氧合指数、预后指标、不良事件概率等。结果 实验组在疗后1、12、24h的PH指标都远远超过对照组(P<0.05),并且PaCO2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实验组在疗后第3、7、14天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存在统计学优势,P值小于0.05。这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在氧合方面较对照组更好。此外,实验组在呼吸机留置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方面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并且存在统计学优势,P值小于0.05。这表明实验组的治疗能够缩短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并且减少总住院时间。此外,实验组的不良事件概率为6.67%,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3.33%,并且存在统计学优势,P值小于0.05。这意味着实验组的治疗方案可能比对照组更安全,可能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综上所述,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在氧合指数、呼吸机留置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不良事件概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存在统计学优势。结论 关于重症ARDS患者的临床救治来说,在通气治疗期间选择俯卧位能够逐步改善病患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合指数等,这对于增强患者的预后质量、缩短治疗时间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该方式值得在临床一线广泛推行。
- 卢丹
- 关键词:俯卧位通气临床救治
相关作者
- 岳茂兴

- 作品数:800被引量:1,551H指数:2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救治 救治 四氧化二氮 疗法 MODS
- 夏锡仪

- 作品数:89被引量:19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
- 研究主题:大剂量 疗法 临床救治 救治 群体性
- 戎亚雄

- 作品数:50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
- 研究主题:腹部外科 脓毒症 临床救治 胃癌 营养代谢支持
- 杨鹤鸣

- 作品数:149被引量:514H指数:1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
- 研究主题:四氧化二氮 冲毒复合伤 失血性休克 MODS 染毒
- 江基尧

- 作品数:572被引量:5,746H指数:3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颅脑创伤 脑损伤 脑损伤后 亚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