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篇“ 串珠素“的相关文章
- 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串珠素、神经纤毛蛋白-1水平与病情、围生结局的关系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串珠素(perlecan)、神经纤毛蛋白-1(NRP-1)水平与病情、围生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3例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6例、轻度子痫组35例、重度子痫组22例。记录患者的围生结局情况,分为结局良好组72例和结局不良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perlecan、NRP-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探讨血清perlecan、NRP-1对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轻度子痫组、重度子痫组血清perlecan、NRP-1水平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组血清perlecan、NRP-1水平低于轻度子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局良好组血清perlecan、NRP-1水平高于结局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erlecan、NRP-1两项指标联合预测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临床效能优于单项指标预测。结局不良组年龄≥35岁占比、孕前体重指数(BMI)≥24 kg/m2占比、有流产史占比、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高于结局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24 kg/m2、有流产史、收缩压高、perlecan≤8.63 nmol/L、NRP-1≤4.37 ng/mL是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围生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perlecan、NRP-1水平降低与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加重及不良围生结局有关,两项指标可作为预测患者围生结局的生物学标志物。
- 张金玲郭利红王小洁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孕晚期串珠素神经纤毛蛋白-1
- 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及对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串珠素表达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例(18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90眼)予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治疗组45例(90眼)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水平表达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网膜电图(PERG)指标b波潜伏期、波幅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视网膜循环时间(RCT)变化情况,观察2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88/9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11%(5/45),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81/9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44%(2/4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ERG的b波波幅均升高(P<0.05),潜伏期均缩短(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波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MT及RCT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MT及RC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黄斑功能,减轻眼底病变程度,提高视力,且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的过度表达有关。
- 李亚坤刘志强郭向东梁春利段文杰赵萱萱杨慧静白玫吕佳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乙酰肝素酶串珠素
- 血清串珠素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表达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检测串珠素(perlecan)、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探讨perlecan、PDGF-BB与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建卡并首次诊断为子痫前期的6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另选正常妊娠者38例,作为对照组。根据严重程度,将子痫前期患者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清perlecan、PDGF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perlecan、PDGF-BB表达水平与24h尿蛋白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perlecan、PDGF-BB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perleca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DGF-B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子痫前期患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perlecan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DGF-BB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患者血清perlecan表达水平与24h尿蛋白量呈负相关(r=-0.569,P<0.05),PDGF-BB表达水平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658,P<0.05);血清perlecan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灵敏度为75.38%,特异性为86.84%,截断值为9.46 nmol/L,曲线下面积为0.897。血清PDGF-BB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灵敏度为86.15%,特异度为78.95%,曲线下面积为0.873,截断值为67.82 ng/L;血清perlecan、PDGF-BB联合预测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灵敏度为89.23%,特异度为84.21%,曲线下面积为0.933。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perleca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DGF-B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与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有望成为评估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分子标志物。
- 王实仇春波陈洁
- 关键词:串珠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子痫前期血清
- TNF-α与IL-6对成骨细胞中串珠素表达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TNF-α和IL-6对成骨细胞中串珠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无任何因素对成骨细胞成长过程进行干扰,研究组包括TNF-α和IL-6两组,随之构建小鼠模型,用消化法从小鼠体内提取成骨细胞,使用TNF-α和IL-6对细胞的生长过程进行干扰,用RT-PCR法检测串珠素表达。对比24、48、72 h三组成骨细胞串珠素m RNA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成骨细胞串珠素m 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TNF-α和IL-6对成骨细胞中串珠素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TNF-α和IL-6作用时间的延长,串珠素m RNA的表达受抑制效果也明显增强。
- 翟连锁李琳赵桂芳
- 关键词:TNF-ΑIL-6成骨细胞串珠素
- 探讨TNF-α、IL-6对体外培养胎鼠成骨细胞中串珠素表达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一定浓度的TNF-α、IL-6对体外培养胎鼠成骨细胞中串珠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酶消化方法提取胎鼠成骨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实验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细胞培养液)、B组(10 ng/mL TNF-α)、C组(100 ng/mL IL-6),采用RT-PCR方法检测24 h、48 h、72 h后各组中成骨细胞串珠素mRNA表达量。结果在24 h、48 h、72 h,B组、C组成骨细胞串珠素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定浓度的TNF-α、IL-6会使得体外培养胎鼠成骨细胞中串珠素mRNA表达量降低。
- 翟连锁李琳赵桂芳
- 关键词:IL-6成骨细胞
- TNF-α,IL-6对成骨细胞中串珠素表达的影响
- 2017年
- 使用一定浓度的TNF-α,IL-6来干扰体外培养的胎鼠成骨细胞,检测对其串珠素mRNA的表达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提取并传代培养胎鼠颅盖骨成骨细胞, 用一定浓度的TNF-α,IL-6干预其生长,用RT-PCR法检测各组成骨细胞串珠素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24h、48h、72h,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NF-α组,IL-6组)成骨细胞串珠素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的胎鼠成骨细胞,一定浓度的TNF-α,IL-6能抑制其串珠素mRNA的表达。
- 翟连锁李琳张新
- 关键词:TNF-ΑIL-6成骨细胞串珠素
- 妊娠期糖尿病胎盘病理与串珠素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胎盘的病理改变及其与串珠素表达的关系。方法:取妊娠期糖尿病及正常妊娠足月分娩胎盘各30例,石蜡切片,光镜下观察两组胎盘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胎盘组织中串珠素的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胎盘存在明显的干绒毛小动脉增生、绒毛成熟不良及毛细血管充盈现象,串珠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导致胎盘血管病理改变与串珠素的表达水平增高有关。
- 赵亚娟冷冬月余汉风陈双郧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胎盘串珠素
- 贝伐珠单抗对结直肠癌细胞串珠素表达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究贝伐珠单抗对结直肠癌细胞串珠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HCT116和HT29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400μg/L的贝伐珠单抗48小时),采用RT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串珠素mRNA表达。将同一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分为6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余5组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5、50、100、200和400μg/L的贝伐珠单抗,48小时后ELISA检测直肠癌细胞及培养液上清的串珠素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直肠癌细胞串珠素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肿瘤细胞串珠素mRNA及蛋白水平均上调(均P<0.05)。在细胞培养液中,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串珠素蛋白水平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引起结直肠癌细胞串珠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上调,但未引起细胞培养液中串珠素蛋白的显著变化。
- 刘洪金贾森浩张莹莹张芦芦付艳张力文吴柏寿王晓朋杜楠
-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串珠素在大鼠牙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时空表达
- 2014年
- 目的:研究大鼠牙髓损伤修复过程中串珠素的时空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24只雄性SD大鼠,通过暴露一侧大鼠上颌磨牙牙髓建立牙髓损伤模型,对侧未损伤磨牙作为对照组,术后1、3、5、7 d取标本,脱钙后石蜡包埋,近远中向沿牙体长轴4μm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串珠素和β1整合素的表达变化,平均吸光度法计算相对表达量,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串珠素染色强度增加,阳性染色位置随着炎症损伤的进展方向而转移,各组平均光密度均高于对照组(F=9.511,P<0.05),并以1 d组升高最为明显。β1整合素染色在牙髓损伤后3 d开始,在炎症牙髓和相对正常牙髓中阳性表达,3、5、7 d组的平均吸光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124.18,P<0.05)。结论:串珠素在牙髓组织损伤后防御机制中可能通过调节血管生成和炎症细胞浸润而发挥作用。
- 李桥孙虹潘乙怀刘传通
- 关键词:串珠素免疫组化牙髓损伤
- 串珠素小干扰RNA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估串珠素小干扰RNA(siRNA)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CT15和HT29结直肠癌细胞,将构建好的串珠素siRNA载体转染培养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qRT-PCR法检测串珠素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串珠素蛋白表达,MTS法检测串珠素siRNA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串珠素siRNA转染肿瘤细胞48 h后,肿瘤细胞串珠素mRNA、蛋白水平均出现降低(P<0.05)。串珠素siRNA对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串珠素siRNA对结直肠癌肿瘤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 刘洪金赵忠鹏付艳杨鹏辉段跃强门丽赵晖杜楠王希良
- 关键词:结直肠癌HT29串珠素SIRNA
相关作者
- 邹云雯

- 作品数:124被引量:3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人发角蛋白 角蛋白 骨折固定术 骨折 椎板切除术
- 刘秀华

- 作品数:333被引量:1,524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再灌注损伤 内质网应激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微循环
- 陈广理

- 作品数:33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喉肿瘤 喉癌 串珠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喉癌细胞HEP-2
- 付艳

- 作品数:50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单抗 EGR-1 串珠素 启动子调控 单抗治疗
- 罗凌惠

- 作品数:36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螺旋神经节细胞 螺旋神经节 喉癌细胞HEP-2 串珠素 喉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