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114 篇“ 中西医结合专业 “的相关文章
中西医 结合 专业 本科生教材现状调查2025年 目的分析我国目前中西医 结合 专业 学生教材建设的现状及不足,为新教材编写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就目前教材的编写模式、内容比例,教材思想水平、实用性、科学水平以及系列教材的课程需求、实用性、时代性、认知规律符合度等,对6903名中西医 专业 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调查者支持分开中医、西医 内科学教材的编写模式,并重中西医 内容;以最新版《中西医 结合 内科学》教材为例,受调查者认为目前教材的思想水平较高,但实用性、科学水平一般;对于系列教材,受调查者认为其对于课程需求的满足度、实用性、时代性、认知规律符合度均一般。结论后续的中西医 结合 教材编写需要继续秉持中西医 内容并重的精神,沿用中医、西医 内科学教材分开编写的模式。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构建系统的评价体系、编写体制、整合资源、鼓励支撑、建设资料库,进一步规划教材内容,有机整合系列教材。 戴娇娇 陈洁瑜 肖炜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基于人文核心素养的中西医 结合 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的学科课程研究与实践路径 2025年 目的考察整合中、西医 各自优势,回应未来世界医学体系大变局,探索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人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方法通过梳理以经书体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典籍,阐释、描述各维度的要素及行为表现,初步构建了中西医 结合 专业 本科学生人文核心素养框架。结果有形的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人文核心素养框架促进统整学生道德心灵秩序的学科教学活动开展,有助于学生以文化素材等为中介重构内在价值观和关键能力。结论人文核心素养是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人才思想意识的底层逻辑所在,精选具有人文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对该专业 的人才培养、课程评价与实践具有借鉴和指引意义。 许盈 王召亿 葛金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专业 人文教育 中西医 结合 专业 研究生培养的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2025年 随着中药干预疾病的临床效果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剖析疾病发生机制、阐明中药干预的作用原理,已经成为中医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而在此基础上,结合 中西医 优势以解决临床问题也成为优势互补的协同型临床干预方案。中西医 结合 正是在中、西医 发展碰撞下应时代而生的专业 学科。然而,现阶段中西医 结合 的人才培养依旧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剖析当前中西医 结合 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困境,针对这些瓶颈问题,提出了从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专业 职业规划咨询、加强团队导师制建设3个不同维度解决问题并改善现状。同时,深入探讨基础科研训练在中西医 结合 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旨在为中西医 结合 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新思路,进而推动中医教育实现现代化转型,加速融入国际医学体系,开启中医教育国际化的崭新篇章。 韩晨霞 杜心怡 吴凤芝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研究生培养 “ACTT”中西医 结合 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2024年 通过参考国内外前沿的教育试验研究,结合 育人实践经验,以全面提高中西医 结合 专业 硕士研究生临床胜任力为重要导向,探究创新改革中西医 结合 专业 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应当围绕岗位胜任力改进评估模式、提高临床实践与思维、加强中西医 理论教育、创新教学体系,以构建“ACTT”中西医 结合 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为中西医 结合 专业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供更多参考依据,为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思路,为国家卫生需要提供有力支撑。 王珑 邵帅 孟繁昊 于学平 戴晓红 滕伟 邹伟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专业 硕士研究生 基于多轨(PBL、CBL、Seminar)教学模式的中西医 结合 专业 内科学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多轨(PBL、CBL、Seminar)教学模式在中西医 结合 专业 内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中西医 结合 专业 学生64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实施PBL+CBL教学模式)和研究组(实施PBL、CBL、Seminar多轨教学模式),每组32名。对比组间学生的成绩考核情况、教学满意度和问卷调查内容。结果研究组学生的成绩考核[选择题(A1型)与病案分析题]情况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问卷调查内容(学习时间、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解决能力、团队精神等)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 结合 专业 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多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学生的各项能力,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伉奕 陈小丹 周瑜 袁雪莲 彭支莲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专业 内科学 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住院医师对其规范化培训的认知调查2024年 目的了解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住院医师对其规范化培训的认知,为设置专门的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住培相关文件自制调查问卷,于2022年8月对上海市4所具有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住培资质医院的74名在培住院医师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结果71名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住院医师参与调查,仅33.8%(24/71)的住院医师认为目前该专业 的住培方案和培训标准满足了住培需求。67.6%(48/71)的住院医师希望住培改进的内容是增加更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中西医 结合 培训的内容和标准,62.0%(44/71)的住院医师选择在三级中西医 结合 医院进行住培,88.7%(63/71)的住院医师希望通过住培提高的能力是中西医 结合 临床思维能力。结论中西医 结合 专业 的住院医师对其目前的住培方案满意度不高,希望能够建立符合该专业 人才培养特点的住培方案。三级中西医 结合 医院可以作为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住培的主要机构,而中西医 结合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住培的主要内容。 岑珏 王毅敏 王道珍 于胜君 王欢 王洪 舒静关键词:问卷调查 中西医结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基于守正创新思想的高等医学院校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2024年 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一套较系统的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不再完全适用,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人才培养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守正创新”要求,本文对该思想指导下的高等院校中西医 结合 专业 建设及其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思考,建议性地从平台建设、特色建设、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思想和路径。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 a set of systematic models has been form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is no longer completely applicabl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specialized in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facing some new problem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keeping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clearly put forwar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think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its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ideology. The ideas and paths of talent training are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platform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邹伟 王珑 于学平 杜耀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高等教育 新型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和研究新型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从而提高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人才培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2年10月—2023年9月的46名骨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名,对照组骨科护士通过常规培训模式进行干预和管理,观察组骨科护士则给予新型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干预。根据不同的分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培训模式进行管理及干预,科室管理人员在实施相应的培训措施后采用相应的评价量表对骨科护士的护理能力评分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骨科护士的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护士的护理质量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护士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骨科护士的护理能力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骨科护士护理差错情况降低明显,较常规培训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该模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陈瑜 何小飞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基于中西医 结合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临床课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3 2023年 自1950年代中西医 结合 的概念提出后,中西医 结合 的教学、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便在全国乃至全球全面开展,经过7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在教学方面,全国很多中医药大学及综合性大学开设了中西医 结合 系(或专业 )或者中医系(中西医 结合 方向),为中西医 结合 的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1]。 刘艳娟 龚萍 黄冬梅 杨明炜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临床思维能力 宏观辨证 微观辨证 中西医 结合 专业 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建议被引量:2 2023年 中西医 结合 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中西医 结合 专业 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中西医 结合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聘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特对中西医 结合 专业 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进行探讨。结合 滨州医学院中西医 结合 专业 研究生实际情况,从招生、培养、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导师队伍建设、毕业考核等方面,为中西医 结合 专业 研究生教育提供新思路。 管桐 高丽莎 隋得志 丁宝刚 于晓飞 于东林 胡乃宝 王斌胜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专业 研究生培养 教育
相关作者
姜学连 作品数:81 被引量:369 H指数:11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专业 抗肝纤维化 中医药疗法 慢性乙型肝炎 何清湖 作品数:704 被引量:3,278 H指数:24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研究主题:中医 亚健康 国医大师 名医经验 中医学 朱虹 作品数:90 被引量:404 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 急性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病 瞿麦 栝楼 赵岩 作品数:64 被引量:238 H指数:11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胃康 萎缩性胃炎 证候 中医药疗法 魏铭 作品数:66 被引量:291 H指数:10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专业 类风湿性关节炎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中医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