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70篇“ 中药辅助治疗“的相关文章
- 中药辅助治疗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辅助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辅助治疗与单纯化疗治疗。分析中药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 中药辅助治疗的患者缓解率、生活质量较高,且CD4+、CD4/CD8 、CD8+、NK数据也较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中药辅助治疗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能快速缓解症状,增强免疫功能。
- 黄菊
- 关键词:中药辅助治疗晚期胃癌生存率生活质量
- 中药辅助治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 2024年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在胰腺和胆道疾病诊治中占有重要地位,虽是微创治疗技术,但随着临床应用增多,术后并发症仍不容忽视,常见包括急性胰腺炎[1]、急性胆管炎[2]以及胆道出血[3]等,可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发病率最高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国外开展的一项关于3 739例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1%,其中PEP发生率为6.9%,病死率为0.08%[4]。
- 林杉秦文昊代崧霖王慧丽宁雅倩杨档档胡冰
- 关键词:胆道出血急性胆管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药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
- 中药辅助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合并便秘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便秘是肿瘤化疗患者常见并发症。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并发便秘不仅会增加治疗和护理难度,同时还可能加重感染,不利于患者康复。中药在抗肿瘤和缓解便秘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就中药辅助治疗AML、改善便秘以及相关护理管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AML合并便秘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 王雪曹红京
-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便秘中药穴位贴敷
- 补肾调肝中药辅助治疗对中枢性性早熟的疗效和骨代谢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
- 2024年
-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调肝中药辅助治疗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所收录的补肾调肝类中药辅助治疗CPP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使用Review Manager 5.4.1软件和Stata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共1528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比较,补肾调肝类中药联合GnRHa明显提高CPP患儿总有效率[OR=4.17,95%CI:2.97~5.84,P<0.00001],对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SMD=-1.94,95%CI:-2.41~-1.47,P<0.00001]、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SMD=-1.56,95%CI:-2.17~-0.94,P<0.00001]、雌二醇(Estradiol,E_(2))[SMD=-1.40,95%CI:-1.91~-1.36,P<0.00001]及内生殖器发育指标子宫容积[MD=-0.82,95%CI:-1.01~-0.63,P<0.00001]、卵巢容积[MD=-0.29,95%CI:-0.40~-0.18,P<0.00001]、卵泡直径[MD=-0.77,95%CI:-0.95~-0.60,P<0.00001]以及骨龄指数[MD=-0.19,95%CI:-0.25~-0.12,P<0.00001]的抑制作用均优于单纯GnRHa治疗。补肾调肝类中药联合GnRHa对骨代谢指标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SMD=-0.71,95%CI:-0.90~-0.52,P<0.00001]、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Medium molecular fragment of osteocalcin N-terminal,N-MID)[SMD=-2.33,95%CI:-3.46~-1.20,P<0.0001]的抑制作用均优于单纯使用GnRHa治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OR=0.71,95%CI:0.42~1.23,P=0.22],临床使用较为安全。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补肾调肝类中药辅助治疗CPP疗效更为显著。补肾调肝类中药辅助治疗能更好的抑制性发育,降低骨形成指标,抑制骨代谢,延缓骨成熟,临床使用较为安全。
- 刘小琪王君王琨蒂杨宇琳费良冠
- 关键词:中药中枢性性早熟META分析骨代谢
- 康复护理配合中药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4年
- 探究临床中药辅助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治疗中给予康复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开展的期限为2023.01~12内,入组对象共100例EHT病例,研究以分组形式展开,分为50例/组,再做对照分析。一般组EHT病例治疗时给予西药并配合一般护理,康复组EHT病例治疗时辅助中药并配合康复护理。对比健康行为水平、心率变化、血压变化、疗效结局及生活状况(SF-36量表)。结果 与一般组EHT病例对比,康复组EHT病例的健康行为中各项占比均更高(P<0.05)。与入组时对比,出组时两组EHT病例的心率及血压水平均降低,且康复组EHT病例的心率及血压水平更低(P<0.05)。与一般组EHT病例对比,康复组EHT病例的疗效总比例更高(P<0.05)。与一般组EHT病例对比,康复组EHT病例的SF-36量表的各项得分值更高(P<0.05)。结论 临床中药辅助EHT患者治疗中给予康复护理配合,既能对其健康行为予以改善,也可降低其心率及血压水平,且可对其生活状况予以显著改善,利于其病情恢复,后续可持续应用和推广。
- 张竹云高芷萍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中药治疗康复护理
- 辨证分期使用中药辅助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辨证分期使用中药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68例Jakob分型Ⅲ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儿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3天内予小儿伤科一号方,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中后期(术后3天~5周)加用双龙接骨丸口服治疗。采用儿童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对患儿术后第3天和第7天疼痛情况进行评价,采用Femadez-esteve骨痂X线评分对2组患儿术后第3、6周骨痂形成情况评价,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对2组患儿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后第3天,2组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2组FLACC评分均较本组术后第3天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周,2组骨痂评分均较本组术后第3周升高(P<0.05);术后第3、6周,观察组骨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32/35),对照组为66.7%(22/3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分期使用中药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术可有效促进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 任波陈伟肖元康持解礼伟周英
- 关键词:肱骨外髁骨折儿童植物药疗法辨证骨折愈合
- 中药辅助治疗的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的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的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及性别、年龄、手术史、治疗史、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等因素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2月在某院住院接受中药辅助治疗的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研究一般资料、手术史、治疗史等因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胆湿热证>肝肾阴虚证>水湿内停证,中医证型在化疗史、靶向治疗史、免疫治疗史、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手术史以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是否免疫治疗是影响肝郁脾虚证的独立因素,是否化疗、是否免疫治疗以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气滞血瘀证的独立因素。结论中药辅助治疗的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最多,治疗史和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与中医证型分布相关,未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易发展为肝郁脾虚证,接受化疗或免疫治疗易导致患气滞血瘀证的风险增加。
- 刘珍珍潘玉真朱颖
- 关键词:中医证型
- 定量CT骨密度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折风险预测及中药辅助治疗价值的评估
- 2023年
-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利用定量CT骨密度评估骨折风险,提供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工具和中药治疗策略,从而为临床实践中的骨折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2年至2023年期间在某医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100例术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和定量CT骨密度数据。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接受中药辅助治疗,乙组接受传统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一定时间的随访观察。结果 经过对术后患者的数据分析,发现定量CT骨密度与骨折风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根据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骨折风险水平。同时,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中药辅助治疗在降低骨折风险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结论 定量CT骨密度可以作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折风险的预测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骨折的发生。中药辅助治疗在降低骨折风险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缓骨质疏松相关的疾病进展。本研究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 李海波张瑞杨海清姚岚冀小慧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折风险中药辅助治疗
- 中药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用药规律分析
- 2023年
- 目的:整理分析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 Fang)、维普网(VIP)数据库2012年3月至2022年3月中医药治疗Hp感染性胃病的相关文献,并建立数据库。应用频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治疗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24首方剂,包含中药132味,其中,黄连、白芍、蒲公英、黄芪使用频次最多;最常用的是补虚药,且用量偏大,清热药使用频次位居第二;药味以苦、甘为主;药性寒、温居多,归经是以脾经、胃经最多;关联组合得到11个具有高相关性的药物;根据聚类方法,可把这些药品归入3大类别。结论:Hp感染性胃病的中医治疗多以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而且多与药味甘、苦,药性温、寒,归经为脾、胃经的药物搭配使用,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遣方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熊洋许奎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用药规律
- 理气通便中药辅助治疗大肠癌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理气通便中药辅助治疗大肠癌(CRC)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6例CRC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3例。常规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理气通便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体征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常规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效患者均经松解术治疗后恢复,状况好转后出院;两组显效和有效患者均经第2疗程治疗状况好转后住院治愈、出院。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理气通便中药辅助治疗CRC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减轻炎症反应,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陆峰黄伯冲尹国
- 关键词:大肠癌炎症性肠梗阻
相关作者
- 翁懿清

- 作品数:12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开腹手术 喉全切除 中药辅助治疗 术后咽瘘
- 吴效科

- 作品数:829被引量:4,822H指数:26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PCOS 卵巢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 崔鹏

-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经济学评价 临床疗效 中药辅助治疗 中药辅助 异步电机
- 杨丽姣

- 作品数:17被引量:38H指数:5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和胃口服液 免疫功能影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复春
- 陈海云

- 作品数:91被引量:505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用药规律研究 关联规则 组方规律 手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