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0篇“ 中药薰蒸“的相关文章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中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中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
胡常玲
中药联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4年
探讨分析中药联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时间区间:2021.11-2023.11;研究科室:中医内科;疾病类型:顽固性面瘫;患者数量:104例患者;分组方法:单双数字抽签法分组;组别名称:中药组、比照组,各52例。中药组行中药、针灸治疗,比照组行针灸治疗。比较分析症状严重程度、生理指标、面部评分、生存水平、治疗效率。结果 两组的疾病处于中度或重度程度,(P>0.05);实验完毕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减轻,中药组疾病的严重程度最低,(P<0.05)。两组的面部生理指标并不在正常的限度内,(P>0.05);实验完毕后,面部的生理指标有所恢复,中药组的面部生理指标的表现程度很好,(P<0.05)。两组的面部评价分值并不好,(P>0.05);实验完毕后,面部评价分值有改变趋势,中药组的面部分值更接近正常,(P<0.05)。两组的生存品质均有降低,(P>0.05);实验完毕后,生存品质逐渐提高,中药组的生存品质最佳,(P<0.05)。中药组的疗效更好,(P<0.05)。结论 中药、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十分明显,面神经功能渐渐恢复正常,该治疗方案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黄瑜
关键词:中药薰蒸针灸顽固性面瘫面神经功能
卧位偏向牵引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观察卧位偏向牵引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卧位偏向牵引组、卧位常规牵引组、坐位牵引组,每组40例。卧位牵引治疗包括前屈位牵引8d、中立位牵引2d、背伸位牵引4d;卧位偏向牵引组在前屈位牵引时采用卧位偏向牵引,中立位、背伸位牵引时采用常规卧位牵引;卧位常规牵引组全程采用常规卧位牵引法牵引;坐位牵引组采用传统坐位间歇牵引法。3组患者均采用中药治疗。牵引和中药均每日2次,连续治疗14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颈部疼痛情况,测量患者颈椎旋转、前屈活动度,采用田中靖久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临床疗效,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斜方肌的杨氏模量值。结果:①颈部疼痛VAS评分。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颈部疼痛VAS评分均小于治疗前[(5.70±0.82)分,(1.43±0.68)分,t=37.779,P=0.000;(5.43±0.81)分,(2.53±0.93)分,t=15.945,P=0.000;(5.43±0.98)分,(3.00±1.13)分,t=16.013,P=0.000],卧位偏向牵引组患者颈部疼痛VAS评分小于卧位常规牵引组和坐位牵引组(LSD-t=6.040,P=0.000;LSD-t=7.562,P=0.000),卧位常规牵引组患者颈部疼痛VAS评分小于坐位牵引组(LSD-t=2.051,P=0.044)。②颈椎旋转活动度。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颈椎旋转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46.60°±10.45°,63.65°±7.79°,t=-9.379,P=0.000;45.95°±9.24°,57.58°±7.54°,t=-6.694,P=0.000;48.22°±9.96°,53.72°±9.39°,t=-2.298,P=0.000),卧位偏向牵引组患者颈椎旋转活动度大于卧位常规牵引组和坐位牵引组(LSD-t=-3.280,P=0.001;LSD-t=-5.371,P=0.000),卧位常规牵引组患者颈椎旋转活动度大于坐位牵引组(LSD-t=-2.083,P=0.040)。③颈椎前屈活动度。治疗结束后,3组患者颈椎前屈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28.45°
宋永伟范华雨樊金辉曹向阳鲍铁周蔡尚欢张杰海渊
关键词:神经根病牵引术熏洗疗法
中药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中药床。;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中药。;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底面为使用时不容易看到或看不到的...
王晓丹
中药联合穴位按压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穴位按压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12月,采用中药联合穴位按压对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术后康复治疗。中药,每次30min,每日1次;穴位按压,从大杼穴开始沿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按压背俞穴至膀胱俞,两侧依次进行,每个穴位按压1~2min,每日1次。共治疗2周,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结束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治愈53例、好转65例。治疗中均无烫伤、胸闷等情况发生。结论:采用中药联合穴位按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性高。
罗漫丽梁虹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熏洗疗法穴位按压中医康复
中药联合走灌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
2022年
银屑病是一种以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全身,皮损可累及全身各处为特点的慢性疾病。临床四种类型中以斑块型银屑病发病最广,发病高达85.1%,近10年来银屑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研究表明我国患病率已高达0.47%。目前西医尚未有彻底完全的根治方案。中药联合走罐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之一,走罐主要是罐体借助热力吸附于病理皮损上,加速局部血液运行,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中药利用汽的热效应使物透皮吸收作用于全身肌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熏联合走罐疗法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有其独特的优势,皮损消退快,病程短,临床效果好适合血瘀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江伟
关键词:斑块型银屑病走罐疗法临床疗效护理观察
中药联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患者的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患者的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H-B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H-B面部神经功能评分(8.99±1.03)分低于对照组(13.02±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面神经电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波潜伏期(29.67±4.59)ms、瞬目反射R1波潜伏期(13.58±2.22)ms低于对照组(35.86±5.54)ms、(16.81±3.11)ms,F波时程(2.69±0.51)ms高于对照组(2.37±0.5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采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可获得更加满意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
刘莉莉
关键词:中药薰蒸顽固性面瘫疗效面神经功能
中药联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1年
探讨顽固性面瘫患者接受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合其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和对照组(中药治疗)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44%>79.49%,χ2=4.522)相对更高(P<0.05),而治疗后4周H-B 面部神经功能评分[(13.13±1.35)分<(15.67±1.42)分,t=8.096]、治疗后8周H-B 面部神经功能评分[(9.73±1.26)分<(11.85±1.28)分,t=7.371]相对更低(P<0.05)。结论:中药联合针灸是顽固性面瘫临床治疗的良好选择,有助于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快速、良好恢复。
吴剑赵芸
关键词:中药熏蒸针灸顽固性面瘫面神经功能
屈膝应力位针刀松解联合手法松解和中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伸直位僵硬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屈膝应力位针刀松解联合手法松解和中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屈膝应力位针刀松解联合手法松解和中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伸直位僵硬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3~70岁,中位数52岁。患膝屈伸活动范围(中立位0°法)30°~75°,中位数45°。中医辨证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瘀血阻滞证及阳虚寒凝证的诊断标准。病程3个月至1年,中位数7个月。屈膝应力位针刀松解后患肢用可塑夹板固定。分别于针刀治疗结束后2 d、3 d、4 d,在应用镇痛泵的基础上对患膝行手法松解。自针刀治疗结束后5 d开始,在针刀松解处皮肤已愈合的基础上行中药,然后在无镇痛泵的基础上对患膝行手法松解;中药和手法松解均每日1次,共10 d。测量患膝屈伸活动范围,采用Judet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针刀松解时间15~35 min,中位数20 min。针刀松解出血量1~3 mL,中位数2.5 mL。所有患者均获6个月的随访。患膝屈伸活动范围,治疗前45°±5°,针刀松解后即刻119°±4°,综合治疗结束后即刻115°±3°、3个月110°±3°、6个月112°±6°。至末次随访时,Judet膝关节评定结果均为优,均未出现局部皮肤感染、膝关节骨折、下肢缺血坏死、伸膝无力、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屈膝应力位针刀松解联合手法松解和中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伸直位僵硬,可以改善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贵尊苏春元王红史良袁志强王立东朱月婵周勇忠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强直铍针熏洗疗法
一种中药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中药仪,包括有吹风式加热器、导热管、防烫套和卡扣环,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当需要利用汽热敷把力渗透到伤处时,先把浸染了液的纺织布或棉巾放入到存放体的存放腔内,再把存放体塞空腔内使存...
郭世俊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黄清春
作品数:208被引量:1,345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复方丹参注射液 通痹灵 强直性脊柱炎
吴丹巍
作品数:26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中药熏蒸 穴位按摩 中药薰蒸 视频显示终端 视疲劳
张一鸣
作品数:9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富阳市中医骨伤医院
研究主题:中药薰蒸 小针刀 膝骨关节炎 薰蒸治疗 临床疗效
沈鹰
作品数:190被引量:1,097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中药熏蒸疗法 复方丹参注射液 痹证
陈耀平
作品数:17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激光治疗 中药薰蒸 疗法治疗 颈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