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50篇“ 中生代岩浆作用“的相关文章
- 阿拉善-华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作用:对古亚洲洋俯冲-闭合过程的制约
- 2025年
- 位于中亚造山带南部的阿拉善-华北北缘地区保存了丰富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记录,为理解古亚洲洋从俯冲至闭合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关键信息。本文对位于内蒙古西部的甘其毛都地区的4个侵入体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分析。锆石U-Pb定年表明这些岩体分别形成于早二叠世(283±3Ma、273±5Ma、272±5Ma)和中三叠世(238±3Ma)。早二叠世岩体以石英闪长岩和闪长玢岩为主,富集轻稀土与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等,Hf同位素显著亏损(-4.0~+15.6)。它们可能是由俯冲板片流体交代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岩浆经分离结晶演化而成。中三叠世侵入体为花岗闪长岩,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锆石ε_(Hf)(t)值均为正值(+5.0~+8.5),可能代表了碰撞造山阶段新生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系统收集并分析了阿拉善-华北北缘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规律与地球化学特征,以限定其构造背景与深部动力学过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石炭纪时期,古亚洲洋向南俯冲至阿拉善-华北克拉通之下并不断向北后撤;至早二叠世,俯冲板片转变为前进式俯冲,整体处于挤压环境,发育大规模岩浆活动与弧背前陆盆地;早-中三叠世,古亚洲洋闭合,阿拉善-华北克拉通沿索伦缝合带与北侧的中亚弧增生体系发生碰撞-拼贴。
- 曾浩宋东方肖文交李普庆
- 关键词:华北北缘古亚洲洋
- 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斑岩钼成矿
- 斑岩型钼矿床提供了全球约95%的Mo,它们主要分布于北美科迪勒拉、我国东北和秦岭-大别三条巨型钼矿带内。有别于和弧环境相关的前两者,秦岭-大别钼矿带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带之内。目前有关这些钼矿床的岩浆源区、成岩成矿过程、深...
- 苗晓斌
- 关键词: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华北克拉通南缘
- 内蒙古大青山东段神水梁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
- 华北克拉通在中生代发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地质运动,通常称为海西-印支期造山运动和燕山期造山运动。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扬子克拉通与华北板块碰撞、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叠加影响下,岩石圈地幔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 赵君峰
- 关键词:岩石圈减薄
- 湖南中生代岩浆作用及隆升剥蚀研究:对华南陆内构造演化的启示
- 华南在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岩浆事件,然而,关于驱动这些地质事件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此外,华南出露有大规模的中生代侵入岩,表明其形成后经历了强烈的隆升剥蚀,但是华南的低温热历史,尤其在华南陆内,受到的...
- 吴经华
- 关键词:岩石圈地幔陆内造山
- 辽北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
- 增生型造山带的时限和增生机制是造山带研究的核心问题。作为全球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的演化历史与古亚洲洋的长期俯冲-增生以及闭合过程密切相关。目前普遍认为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缝合带记录了古亚洲洋东段主洋盆的最...
- 景妍
- 关键词:岩浆岩岩石成因
- 安徽宁国-广德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成矿
- 世界上大部分钨矿化与高分异花岗岩类有关,而低分异花岗岩类岩石成因及其与钨矿化的关系尚不清楚。为了揭示低分异花岗岩类岩石成因和相关矿化,本论文选择世界级江南钨成矿带皖南宁国-广德地区花岗岩类岩石作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察基础...
- 张鑫
- 关键词:早白垩世
- 黑龙江东部那丹哈达地体燕山期金铜成矿系统——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背景被引量:1
- 2023年
- 黑龙江东部那丹哈达地体位于锡霍特—阿林造山带中部西缘,中生代以来发生了剧烈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发育有热泉型、火山热液型、浅成低温热液型以及矽卡岩型等铜金矿床。笔者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四平山、先锋北山、258高地和跃进山4个典型矿床的成矿岩体进行主量元素、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旨在探讨研究区燕山期铜金成矿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四平山金矿床、先锋北山金矿床、258高地金矿床和跃进山铜金矿床成矿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2.5±1.1 Ma、117.0±0.4 Ma、116.9±0.8 Ma和115.7±1.1 Ma,矿床成矿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晚期。4个矿床的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属于中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来源于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源区,形成于碰撞后构造背景。结合矿床地质背景、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笔者等认为四平山金矿床、先锋北山金矿床、258高地金矿床和跃进山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成因均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相关,属于同一成矿系列,铜金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 张国宾何云龙杨言辰孔金贵冯玥陈兴凯
-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成矿构造背景成矿模式
- 冀东金矿带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成矿意义——来自锆石矿物学证据被引量:4
- 2022年
- 冀东金厂峪金矿被认为与青山口花岗岩体侵入有关,而同样距离矿区较近的腰岭子花岗闪长岩体则研究较少,由于两岩体在岩性、构造背景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有必要探讨两成矿条件和成矿潜力差异的可能原因。本文对腰岭子和青山口岩体中的锆石进行透射光和阴极发光(CL)图像分析、晶体形态学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岩体的形成温度相差不大,分别为650~800℃和650~850℃。较高的岩浆热水含量和富碱环境可能是青山口岩体成矿的必要条件。应用LA-ICP-MS方法对腰岭子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进行U-Pb年代学测试,其结晶年龄为161.5±0.9 Ma,与峪耳崖金矿区内的闪长岩脉年龄相近,且两者在含矿岩体特征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认为腰岭子岩体的成金潜力较大。两岩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轻稀土相对亏损而重稀土相对富集。同时,有明显的Ce正异常和微弱的Eu负异常,结合野外地质观察,认为两岩体可能经历了壳幔混合作用。结合前人对青山口岩体年龄的测试结果及大地构造背景认为两岩体可能为来自同一岩浆房不同阶段侵位的产物。
- 张岱岳王树志曹冲王涛郭志华
- 关键词:锆石形态岩浆演化成矿潜力
- 华南陆块东部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的深部动力学过程被引量:6
- 2022年
- 本文总结和回顾了过去几年来本研究团队在华南陆块东部(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开展的火成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并重点探讨了晚中生代(白垩纪)岩浆作用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①华南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记录了古太平洋板块从俯冲到后撤‒撕裂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其地幔源区的富集组分从进俯冲时期的板片上覆沉积物逐渐过渡到后撤‒撕裂阶段的下部镁铁质洋壳;②长英质火山岩的地壳源区从俯冲阶段的低温(700~810℃)含水下地壳转变为后撤‒撕裂阶段的高温(790~860℃)贫水陆壳;③东南沿海地区晚中生代经历了强烈的弧地壳增生和置换作用,形成了具有“等同位素效应”的双峰式侵入杂岩体。我们提出的板片俯冲‒后撤‒撕裂模式同样适用于解释华南陆块东部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深部的动力学机制。
- 郭锋赵亮张晓兵吴扬名张博张峰
- 关键词:地壳演化华南陆块
- 松辽盆地西缘突泉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和沉积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部,晚中生代期间受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南向俯冲和古太平洋板块北向俯冲影响,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作用、沉积作用、造山作用和板块作用。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晚中生代规模最大的陆相含油气...
- 于太极
- 关键词:晚中生代岩浆作用
相关作者
- 陈斌

- 作品数:578被引量:4,228H指数:34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近红外光谱 近红外 近红外光谱分析 地球化学 近红外光谱仪
- 胡受奚

- 作品数:105被引量:1,370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矿床 金矿 花岗岩 中生代 构造环境
- 田伟

- 作品数:74被引量:873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溢流玄武岩 塔里木盆地 地质意义 华北克拉通北缘 晚石炭世
- 贺菊瑞

- 作品数:44被引量:19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海底火山 成矿条件 次生石英岩
- 邢光福

- 作品数:181被引量:2,506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 研究主题:白垩纪 火山岩 地质意义 中生代 世界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