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1篇“ 中枢性面瘫“的相关文章
功能针灸治疗脑梗死中枢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2025年
中枢性面瘫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中医学上认为,面瘫属于“吊线风”“歪嘴风”等范畴。面部肌肉迟缓不收,主要是因为在内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在外感受风寒湿邪,经脉气血闭阻不畅,经气运行阻滞,导致气血不和经脉失去濡养而发病,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1]。
孙宇韩冰雪颜智
关键词:中枢性面瘫风寒湿邪气血不和面部肌肉中医学
药线点灸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的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药线点灸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进行前瞻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悬灸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线点灸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疾病严重程度[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线点灸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面瘫痪分级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效果优于针刺联合悬灸治疗。
徐晴林兴成林世达张家艳曾春英
关键词:中枢性面瘫药线点灸疾病严重程度
透刺针法联合艾灸足三里治疗脑梗死后中枢性面瘫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透刺针法联合艾灸足三里治疗脑梗死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脑梗死后中枢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予透刺针法联合艾灸足三里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BGS)、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量表(SFGS)、FDI面部残疾指数(含FDIP、FDI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GS及SFGS、FDIP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DI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针法联合艾灸足三里治疗脑梗死后中枢性面瘫可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较常规针刺治疗临床疗效更好。
张晓旭蔡承秀徐雨新牛红月
关键词:脑梗死中枢性面瘫艾灸足三里透刺
表现为中枢性面瘫的延髓外侧梗死一例
2024年
延髓外侧梗死较少会导致面神经麻痹。作者报道1例表现为Avellis综合征的延髓外侧梗死患者,该患者除了存在球麻痹及对侧偏身浅感觉减退等症状外,还出现了病灶同侧中枢性面瘫,这在延髓梗死患者中极为罕见。该文拟结合文献复习对这一特殊表现的解剖学基础进行探讨。
武慧井华张慧
关键词:中枢性面瘫
用于中枢性面瘫治疗的计量型雾化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中枢性面瘫治疗的计量型雾化装置及方法,包括药液杯内设有第一药雾浓度传感器,药液杯远离送气管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具有弹的气囊球;气囊球内设有第二药雾浓度传感器,第一...
文倩邓娟朱永波杨文艳
调督和胃针法在中风后中枢性面瘫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调督和胃针法对中风后中枢性面瘫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中风后中枢性面瘫患者109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督和胃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面部神经功能、口唇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瘫中医证候(急躁易怒、面色黯滞/淡白、少言懒语、疼痛及舌淡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夹形血管、排列整齐血管、线型流态血管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ouse-Brackmann量表(H-B)评分以及面部肌电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面部肌电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督和胃针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值得推广。在治疗中风后中枢性面瘫方面,该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肌肉麻痹,改善患者预后。
文人锋招启萌王宇彦
关键词:温胆汤加减
针刺联合Rood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析
2024年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皮肤感觉促进技术(Rood)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CFP)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21年9月—2023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脑卒中后CFP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A组:常规针刺+Rood技术;B组:常规针刺;C组:Rood技术。标准治疗3周后,对比三组疗效、面部功能。结果:经治疗后,三组患者的面部残疾指数积分(FDI)、多伦多面神经分级(SFGS)、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比较三组治疗后总有效率:A组的总有效率优于B组与C组(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后CFP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面部神经功能、减轻面神经麻痹。
廖寅邦陆品刚韦柳艳莫毅陆增宣周定锋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中枢性面瘫临床疗效
红外热成像评价针药结合治疗中枢性面瘫临床效果及量效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红外热成像评价针药结合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效果以及量效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5月到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和南部战区空军医院诊治的中枢性面瘫15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6组,每组25例患者。A组:频率为16次/min电针联合60 g黄芪补阳还五汤;B组:频率为22次/min电针联合60g黄芪补阳还五汤;C组:频率为26次/min电针联合60g补阳还五汤;D组:频率为16次/min电针联合120 g黄芪补阳还五汤;E组:频率为22次/min电针联合120 g黄芪补阳还五汤;F组:频率为26次/min电针联合120 g黄芪补阳还五汤。对比6组疗效。结果:治疗后,6组患者鼻唇沟、口角静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组治疗后鼻唇沟、口角静态评分最高,其次为B组,C、D、E、F组较低(P<0.05)。6组患者张嘴微笑、耸鼻、唇吸吮随意运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A组评分最低,其次为B、C、D组,再次为E、F组(P<0.05)。治疗后,口角区温度比较,A、B组较低,C、D、E、F组较高(P<0.05);眼周区温度比较,A、B组较低,C、D、E、F组较高(P<0.05);额周区温度比较,A、B组较低,其次为C、D、F组,E组较高(P<0.05);颧周区温度比较,A、B组较低,其次为C、D组,E、F组较高(P<0.05)。结论:对于不同表现的中枢性面瘫患者,可采用相应剂量黄芪补阳还五汤及电针强度治疗即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红外热成像评价针药结合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好,能改善患者面部微循环,提高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刘立群彭敏红吴海霞朱锦隆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针药结合治疗中枢性面瘫量效关系
针刺联合扶阳罐温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扶阳罐温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针刺+扶阳罐温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颜面功能障碍指数(FDI)评分及治疗安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3%)比对照组(88.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F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扶阳罐温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转归,且安全较高。
刘倍利廖杏鸣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中枢性面瘫
温针灸翳风穴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翳风穴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头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翳风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免疫功能指标、血清内皮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研究组患者H-B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生活功能的FDI量表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内皮素(ET)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温针灸翳风穴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地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减轻面部残疾程度,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内皮素水平,缓解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彭凯
关键词:温针灸翳风穴脑卒中中枢性面瘫

相关作者

孟智宏
作品数:169被引量:911H指数:15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针刺 针刺治疗 针灸 针刺手法 内关
田光
作品数:12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合谷穴 针刺 中枢性面瘫 卒中后 肠道菌群
刘立群
作品数:9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中枢性面瘫 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 红外热成像 针药结合治疗
李凌鑫
作品数:24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合谷穴 中枢性面瘫 针刺 缺血性脑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巩尊科
作品数:118被引量:1,047H指数:18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后 重复经颅磁刺激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