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5篇“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文章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被引量:24
2008年
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用于输液、术中监护、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胃肠外营养支持以及血液净化治疗等。虽然穿刺工具、技术及导管材料不断改进,长期应用中心静脉通路变得安全、可靠,但插管后的感染时有发生,由置管引起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VC—RBI)仍然是令临床医护人员感到棘手的严重并发症。本文将对此作一简要综述。
叶文张建平黄国良罗建平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临床医护人员血流动力学监测胃肠外营养支持中心静脉导管血液净化治疗
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含银敷料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银敷料技术领域,公开了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含银敷料,包括基布块,所述基布块下方固定连接有含银敷料片,所述基布块四边均通过裁切有的点断线连接有基布条,所述基布条之间均通过裁切有的点断线连...
王敏
重度烧伤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66例进行深静脉置管的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别、年龄、烧伤总面积、有无吸入损伤、有无营养不良、是否使用烧伤治疗床、导管留置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有无创面以及感染情况等相关资料,并根据是否发生CLABSI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CLABS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6例进行深静脉置管的重度烧伤患者中17例(25.76%)发生CLABSI,设为发生组;49例(74.24%)未发生CLABSI,设为未发生组。发生组有营养不良、导管留置部位为股静脉、置管部位有创面的患者明显多于未发生组(χ2=8.848、16.903、5.126,P=0.003、P<0.001、P=0.0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营养不良、导管留置部位为股静脉是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为1.233~23.741、0.015~0.435,P=0.025、0.003)。结论营养状态、导管留置部位与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CLABSI的发生密切相关
熊新娟安娜陈翠云王康康王庆昕皮红英
关键词:重度烧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于简阳市人民医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CRBSI分为CRBSI组与非CRBSI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304例患者,其中CRBSI组47例(15.46%)、非CRBSI组257例(84.54%)。CRBSI组年龄、BMI、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CRBSI组,置管时间显著长于非CRBSI组,合并糖尿病、置管地点为ICU、置管部位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的占比显著高于非CRBS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3.067,95%CI(1.238,7.598)]、高BMI[OR=1.894,95%CI(1.215,2.952)]、合并糖尿病[OR=1.609,95%CI(1.129,2.293)]、高APACHEⅡ评分[OR=2.287,95%CI(1.174,4.455)]、置管地点为ICU[OR=4.106,95%CI(1.600,10.537)]、置管部位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OR=3.416,95%CI(1.583,7.371)]、置管时间长[OR=1.416,95%CI(1.019,1.968)]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ROC分析证实,年龄、BMI、APACHEⅡ评分、置管时间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均能用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的预测,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可获得更高的曲线下面积[AUC=0.981,95%CI(0.967,0.996)]及敏感度(0.957)、特异度(0.961)。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SI的发生受到年龄、BMI、APACHEⅡ评分、置管地点、置管部位、置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及时采取针对应的干预措施,尽早预防。
唐春艳罗丹陈倩李威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2024年
目的:系统检索并评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选择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有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1日。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使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和适用评价。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15个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15个模型的AUC或C指数为0.67~0.930;5个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8个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16篇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均为高偏倚风险、低适用风险。出现频次较高的预测因子包括:肠外营养、糖尿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重症监护室患者或住院史、管腔数、使用抗生素、股静脉置入、恶肿瘤。结论:现有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能较好,预测因子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偏倚风险高,未来应对模型进行进一步验证,为制订有效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赵顺莹沈斌邢韦韦高艳秋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集束化护理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72例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分析2组患者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置管部位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相关性血流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CRBSI)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置管位置多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与股静脉的置管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集束化护理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实施临床干预,有利于更加合理地选择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部位,有效改善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发生情况,缩短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可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康复效果。
周忱李文娟周进影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急诊失血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探讨急诊失血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22年6月急诊收治的失血休克并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采集感染患者的穿刺部位样本及导管头端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分析两组各项基线资料的差异,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各项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49例,感染组54例,无感染组195例。感染组年龄、置管位置、失血量、超声引导下穿刺、高急生理功能和慢健康情况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score,APACHEⅡ评分)、导管留置时间和应用广谱抗生素与无感染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股静脉置管、未在超声引导下穿刺、APACHEⅡ评分、较长的导管留置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54例感染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占44.4%,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24.1%,真菌占11.1%;革兰阳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为3.4%,其次是四环素为34.5%,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100.0%;革兰阴杆菌对阿米卡星以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相对较高,均为94.7%。结论急诊失血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股静脉置管、未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较高的APACHEⅡ评分、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应用广谱抗生素;常见的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
朱建平许严新吴绍宏王飞瑶张伟星王瑞兰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集束护理对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集束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将其实验对象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和常规普通组。集束化护理组30例,导管留置时长平均21.63天,住院天数30.41天;常规普通组29例,导管留置时...
许敏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住院天数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检索并评价肿瘤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为构建更高质量的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
陈野陈瓯瑶徐敏珊江奔越万光明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肿瘤
优质护理预防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
2024年
探析优质护理预防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3月~2023年06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置管时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各项血小板参数、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置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血流感染发生时间长于常规组,且血流感染持续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CD62-P、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VP等参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流感染发生率,同时,还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加速患者康复。
李小燕
关键词:优质护理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相关作者

于晓江
作品数:51被引量:38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ICU 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病房
马翠华
作品数:19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ICU 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硫酸镁 急性重症胰腺炎
陈玉平
作品数:85被引量:1,118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症 护理 ICU 骨质疏松 知识
李骏
作品数:6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重症医学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ICU 细菌感染
张远超
作品数:49被引量:284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感染性休克 ICU 脓毒症 依达拉奉 超氧化物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