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 篇“ 中国野生大豆 “的相关文章
基于MSAP技术的中国 野生大豆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究中国 不同纬度的野生大豆 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本研究利用MSAP技术分析研究27°~46°N的7个野生大豆 种群的DNA甲基化多态性。结果表明:(1)223份材料、8对MSAP引物共扩增到1 617个位点,对所有位点的甲基化模式分析表明,Ⅳ型甲基化模式(位点缺失或者全甲基化)占比最多,为53.55%,Ⅱ型(半甲基化)和Ⅲ型(内侧甲基化)甲基化模式占比较少,分别为11.75%和13.25%。(2)基于非甲基化位点的Shannon指数在巴彦种群最低(I=0.279 6),在安化种群最高(I=0.313 0),遗传多样性呈现随纬度降低而逐渐升高的渐变趋势;而基于甲基化敏感位点的Shannon指数在巴彦种群最低(I=0.585 1),在桐柏种群中最高(I=0.603 0),其表观遗传多样性随纬度渐变呈现不规则波动。(3)基于非甲基化位点和甲基化敏感位点的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在遗传上,同属于一个种群的材料能够聚类到一组,不同种群间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而在表观遗传上,除了巴彦、衡山、安化的材料能各自聚类到一组以外,其余4个种群的材料交织在一起。(4)基于甲基化敏感位点的表观遗传距离和基于非甲基化位点的遗传距离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在6个种群相关性显著,说明表观变异在多数情况下依赖于遗传变异,但也会在某些情况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 燕雪飞 郭伟 曹莹 王玉民 袁翠平 赵洪锟 董英山 刘晓冬关键词:野生大豆 纬度 MSAP 甲基化 中国 野生大豆 和它的近缘的收集、保存和利用(英文)被引量:3 2017年 野生 作物近缘的保存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重要的课题,野生 的作物近缘拥有更多的遗传多样性对于育成高产、抗病和具有优良品质的作物品种意义重大。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 野生大豆 及它的近缘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情况,在过去的40多年中,中国 先后进行了3次野生大豆 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共收集资源8 518份,进行的时间分别为:第一次1978-1982年,第二次1996-2000年,第三次2001年-2010年。这些种质资源采用双轨制进行保存,分别保存在北京的国家基因库和中国 的西部干燥区域。同时介绍了中国 科研单位对野生大豆 品种资源调查研究和利用的情况。 王岚 孙君明 李斌 赵荣娟 王连铮中国 野生大豆 中大豆 花叶病毒的鉴定及演化分析大豆 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一种世界性的大豆 病害,严重影响大豆 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对该病毒的调查主要在栽培大豆 中展开,而对中国 野生大豆 所携带的SMV种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尚不充分。 ... 陈云霞关键词:野生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全基因组测序 中国 野生大豆 对斜纹夜蛾的抗生性鉴定及资源遴选被引量:3 2016年 试验在前期对栽培大豆 进行抗生性鉴定的基础上,2014和2015年在养虫室喂养斜纹夜蛾初孵幼虫,以喂养第6,9和12天幼虫重的隶属函数值为抗生性指标评价了来自我国各大豆 生态区的200份代表性野生大豆 种质资源的抗虫性。两年第6天结果的联合方差分析表明:材料间、年份间、材料与年份互作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不同喂养期幼虫重的隶属函数值联合方差分析表明:材料间、喂养期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材料与喂养期间无明显互作。按标准品种分级法对供试材料进行分级,发现野生大豆 抗生性与地理来源有关,长江中下游生态区(III)及西南-中南生态区(IV)的高抗材料较多,而北方生态区(I)的高感材料较多。从供试的野生大豆 资源中筛选出高抗和高感材料各10份,高抗材料的抗性高于国际常用的栽培大豆 抗源PI227687和Lamar,可用于后续的野生大豆 抗虫鉴定、抗虫机理及抗虫育种等研究。 杨莹 邢光南 盖钧镒关键词:斜纹夜蛾 野生大豆 隶属函数 抗虫性鉴定 中国 野生大豆 与地方品种群体对斜纹夜蛾抗生性的评价和遗传解析大豆 [Glycine max(L.)Merr.]起源于我国,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含有较多有益于人体的成份。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在我国华东数省频繁爆发,是大豆 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而随着农药的长期... 杨莹关键词:大豆 抗虫育种 斜纹夜蛾 抗生性 文献传递 中国 野生大豆 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本书从中国 野生大豆 资源的搜集与保存、野生大豆 的遗传多样性、野生大豆 的起源与进化、野生大豆 种群生态学研究、野生大豆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野生大豆 基因组研究、野生大豆 的形态和结构研究、生理生化研究、品质化学研究等方面,系统总... 董英山中国 野生大豆 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化研究 本论文分别从区域尺度和居群尺度入手分析野生大豆 遗传多样性:区域尺度主要利用国家种质资源数据库中资料,在大的空间地理尺度下分析野生大豆 表型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并探讨表型性状的进化特征;居群尺度主要是以黄淮地区4个自然保护区内野... 燕雪飞关键词:野生大豆 表型性状 遗传分化 文献传递 中国 野生大豆 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遗传多样性研究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野生大豆 是栽培大豆 的野生 近缘种,在长期自然环境选择下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变异类型,是大豆 的珍贵基因库,具有高蛋白含量、较强的抗逆性和较高的繁殖系数等优良特点,为栽培大豆 的遗传育种和种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 科研工作者在对全国野生大豆 (Glycine soja Sieb.et Zucc.)搜集考察基础上,分别从农艺性状、酶水平、基因水平和细胞质水平揭示了野生大豆 的遗传多样性。近30年野生大豆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成果表明,野生大豆 遗传多样性研究为野生大豆 的种质保护与保存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野生大豆 作为栽培大豆 的遗传资源提供了有效利用的理论依据。 燕雪飞 李建东 郭伟 王国娇 孙备关键词:野生大豆 种质资源 中国 野生大豆 群体农艺加工性状与SSR关联分析和特异材料的遗传构成被引量:24 2013年 选用204对SSR标记对全国野生大豆 群体(174份代表性样本)的基因组扫描,采用TASSEL软件的GLM(general linear model)方法对百粒重、开花期、成熟期、干豆腐得率、干豆乳得率和耐淹性性状值关联分析,解析与性状关联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鉴别出一批与农艺、加工性状关联的优异等位变异及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进一步分析极值表型材料的遗传构成。结果表明:(1)累计51个位点(次)与性状关联,有些标记同时与2个或多个性状相关联,可能是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关联位点中累计16位点(次)与连锁分析定位的QTL一致;(2)与地方品种群体和育成品种群体的关联位点比较,发现野生 群体关联位点只有少数与之相同,群体间育种性状的遗传结构有明显差异。(3)与多性状关联的位点其等位变异对不同性状的效应方向可相同可不同,如GMES5532a-A332对百粒重和耐淹性的相对死苗率都是增效效应,而GMES5532a-A344对百粒重是减效效应,对相对死苗率是增效效应;(4)极值表型材料间的遗传构成有很大差异。表型值大的材料携带较多增效效应大的位点等位变异,例如N23349的百粒重是9.08g,含有4个增效效应较大的位点等位变异;表型值小的材料携带较多减效效应大的位点等位变异,如N23387的百粒重是0.75g,含有4个减效效应较大的位点等位变异。关联作图得到的信息可以弥补连锁定位信息的不足,尤其是全基因组位点上复等位变异的信息为育种提供了亲本选配和后代等位条带辅助选择的依据。 范虎 文自翔 王春娥 王芳 邢光南 赵团结 盖钧镒关键词:SOJA ZUCC SSR 中国 野生大豆 群体特征和地理分化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从分子标记等位变异水平上探讨中国 野生大豆 群体的遗传特征、连锁不平衡特点和地理生态分化的遗传机制,并以重要生态性状全生育期为代表解析性状地理分化的遗传基础。【方法】从全国24个省区不同地理生态型的野生大豆 材料中抽选174份组成代表性样本,选用204个SSR标记,利用TASSEL及STRUCTURE 2.2软件进行群体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群体的地理分化、亚群体特异性及全生育期位点等位变异的地理分化进行遗传分析。【结果】中国 野生大豆 群体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20条连锁群中,I和C2连锁群有相对较多的位点平均等位变异和遗传分化。不论是共线性组合,还是非共线性组合,都有一定程度的LD存在,说明历史上发生过连锁群间的大量重组;野生 群体D′平均值为0.34,高值多,比栽培大豆 高,说明野生 群体发生过更多的重组,保留下较高的LD。采用H-W平衡模型将野生 群体聚成4类,模型聚类亚群划分与地理生态分类相关、有交叉,推测各地理亚群体发生过材料的迁移。各地理亚群经长期自然选择,各位点等位基因的频率发生变化,还有新生的与绝灭的,因此,各地理亚群间产生明显的等位基因分化。与地理生态性状全生育期关联的有15个位点160个等位变异,其中,亚群特有等位变异共58个,来自14个位点,同一位点可以在多个亚群体产生不同的特有等位变异,其效应从南至北逐渐下降,这说明生态区间不仅有强烈的遗传分化,而且是有规律的遗传分化。【结论】中国 野生大豆 群体遗传多样性高,共线、非共线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高,4个生态亚群体间位点高度遗传分化,产生大量地区特有等位变异,全生育期还表现由南向北降效的规律性遗传分化。 范虎 赵团结 丁艳来 邢光南 盖钧镒关键词:SOJA 地理分化
相关作者
庄炳昌 作品数:77 被引量:1,279 H指数:23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大豆 野生大豆 中国野生大豆 大豆属 栽培大豆 徐豹 作品数:56 被引量:497 H指数:16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大豆 野生大豆 SOJA 中国野生大豆 超氧物歧化酶 路琴华 作品数:27 被引量:164 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野生大豆 大豆 SOJA 生态研究 中国野生大豆 王玉民 作品数:148 被引量:829 H指数:18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大豆 野生大豆 分子标记 玉米 苜蓿 盖钧镒 作品数:678 被引量:5,769 H指数:4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大豆 育种 大豆品种 大豆花叶病毒 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