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篇“ 中国气候异常“的相关文章
2021年秋季中国气候异常特征及主要气象灾害被引量:7
2023年
利用1961—2021年中国区域2400余站地面气象常规观测资料,根据2019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区域性重要过程监测和评价业务规定》,对2021年秋季中国气候基本概况及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1)2021年秋季,中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由于台风登陆个数偏少,且强降水以及冷空气过程影响区域叠加累积效应显著,导致北方部分省份雨、雪和冰冻灾害影响明显高于南方。(2)2021年秋季,我国气象灾害形势复杂严峻,极端天气气候复合事件多发,以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低温冰冻雨雪灾害为主,灾害极端性和区域性特征显著。区域暴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4.2次,北方多地发生罕见秋汛,山西、陕西等地洪涝灾害较重;阶段性区域高温天气多发,区域高温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2.4次,导致江南、华南高温干旱复合发展;寒潮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1.2次,过程影响区域叠加累积效应显著,东北三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雪情较重。
蔡雯悦刘远翟建青王国复闫建军陈逸骁王素萍
关键词:主要气象灾害
2021年夏季中国气候异常特征及主要气象灾害被引量:14
2022年
利用1961-2021年中国区域2400余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根据2019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区域性重要过程监测和评价业务规定》,对2021年夏季中国气候基本概况及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1)2021年夏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由于北方雨季开始时间偏早、强度偏强,南方雨季开始时间偏晚、强度偏弱,以及台风登陆个数偏少等原因,多雨区主要集中在北方。(2)2021年夏季,中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气象灾害形势复杂严峻,极端天气气候复合事件多发,以洪涝、高温、干旱灾害为主,且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显著。其中,区域性暴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少4.9次,但极端性强,华北、黄淮、江汉等地相继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阶段性区域高温天气多发,区域性高温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3.4次,主要影响黄淮、江南、华南、西北地区东部及内蒙古西部、新疆南部等地;南、北方气象干旱并发,区域性、阶段性、复合性明显,区域性干旱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1.1次,华南、西北地区高温干旱复合发展。
唐懿蔡雯悦翟建青王素萍刘远陈逸骁高歌王国复
关键词:主要气象灾害
2021/2022年冬季中国气候异常特征及南方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2021/2022年冬季,东亚冬季风较常年同期偏强,西伯利亚高压偏强,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在空间型上整体表现为“北暖南冷”的异常分布,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尤其是青藏高原、西南、华南等地偏多较为明显。冬季北极涛动长时间维持正位相,有利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偏弱;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异常活跃,500 hPa高度场上正距平中心从鄂霍次克海向西延伸至贝加尔湖—巴尔喀什湖附近;此外,冬季北极涛动正位相还通过南欧亚遥相关型的间接途径影响东亚冬季气候,造成中东急流偏强,高原高度场持续偏低,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La Nina事件相配合,使得东亚地区500 hPa高度场整体呈现近似“北高南低”的距平分布,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在空间型上整体表现为“北暖南冷”的异常分布,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在季节内变化方面,我国冬季气温呈现“前冬暖、后冬冷”的特点,主要与东亚冬季风“前冬偏弱、后冬偏强”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密切相关。
支蓉郑志海
关键词:东亚冬季风北极涛动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
本论文利用1951-2010年HadISST月平均海温资料、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月平均资料、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和气温资料研究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30°S-30°N,35°E-275°E)和北半球(...
姚霞
关键词:热带太平洋热带印度洋海温地面气温年代际变化
文献传递
ENSO与海洋环境和中国气候异常
本书用新的视野,重新审视ENSO循环理论,得到了全新的结果,提出了一个新的ENSO循环模型。指出ENSO事件具有两个模态,二者组合构成ENSO循环,其实质是由信风异常和海气耦合过程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热带太平洋海洋混合层水体...
陈永利
关键词:气候异常气候预测海洋环境预报
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年代际变率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近50年月平均的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年代际变率主要分布型以及与之相关的亚洲-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上空异常大气环流场,并揭示了类ENSO模态与中国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得到主要结果:(1)热带太平洋SOTA年代际变率有两种类ENSO模态。第一模为类ENSO事件成熟期热带太平洋年代际SOTA状态;第二模为类ENSO过渡期热带太平洋年代际SOTA状态。二者组合构成类ENSO事件40年左右及其背景下13年左右的周期振荡。(2)类ENSO事件对亚洲-北太平洋-北美上空中高纬和副热带大气系统年代际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类El Ni o成熟期间冬季,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经向型发展,贝加尔湖高压脊加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强、位置偏西,蒙古高原为较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类El Ni o衰退期(类La Ni a发展期)夏季,贝加尔湖低压槽加深,乌拉尔山高压脊加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弱,新疆-河套地区为较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距平。类La Ni a事件时相反。(3)热带太平洋类ENSO事件通过影响中高纬和副热带大气系统,造成中国北部地区上空南风距平的年代际变化,进而导致东亚季风和中国气候异常。类El Ni o事件成熟期,中国北部地区上空多异常偏北风,东亚季风弱,华北少雨,长江中、下游多雨;类El Ni o衰退(类La Ni a发展)期,中国北部地区上空亦为异常偏北气流,东亚季风较弱,华北少雨。中国气候异常型主要取决于类ENSO第一模态,而第二模态主要视位相异同来加强或减弱第一模态。两个类ENSO模态的共同作用导致1978年前后中国气候跃变和华北地区持续20余年的干旱。近期类ENSO模的振荡从1998年左右开始转为类La Ni a模态,大致在2018年左右结束。在此期间,华北降水有望增加,长江中、下游降水可能减少。
陈永利赵永平王凡冯俊乔
关键词: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年代际变率中国气候
欧洲冬季500hPa环流异常及与中国气候异常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中国160气象站月平均降水和气温资料以及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EOF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冬季欧洲500 hPa高度异常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1)EOF第1模态主要反映了欧洲东部大槽和西欧脊的空间变化特征,定义了主模态的两种异常型:西高东低型和西低东高型;(2)主模态时间系数与40°N以南中国中东部一直到华南地区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中国东北、内蒙古中东部以及长江下游沿海的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西高东低异常型年,有利于欧洲中高纬冷空气向中国南方地区传输,不利于向中国北方地区传输;有利于孟加拉湾水汽向中国华南地区输送,也有利于西北太平洋水汽向中国东部以及北方输送;欧亚高纬度高压系统减弱,而西北太平洋海面低压系统减弱,东亚冬季风减弱;反之亦然。
潘敖大李忠贤倪东鸿曾刚
关键词:气候变化大气环流异常EOF分析
AO/NAO与ENSO的联系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ENSO是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年际气候变率的最强信号,AO/NAO则是在季节内时间尺度上具有显著周期信号的北半球热带外大气低频变率的主要模态,两者均对东亚冬季和夏季气候异常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本论文利用经过低通...
左金清
关键词:ENSO地表气温海温
文献传递
冬季中东急流与中国气候异常的联系被引量:22
2010年
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降水和气温资料,研究了冬季中东急流与中国气候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中东急流偏强、位置偏东南时,200 hPa上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及中国南海西风加强,而中国30°N以北西风减弱,相应地东亚急流减弱;500 hPa上西欧脊加强且东欧大槽加深,伴随孟加拉湾北部南支槽加深而东亚大槽减弱,有利于欧洲中东部冷空气频繁向东南方向活动,并一直影响到中国西南部;850 hPa上缅甸、中南半岛、华南沿海的西南风距平,有利于孟加拉湾水汽向华南地区输送;上述大气环流异常有利于华南地区降水显著增加,长江上游地区气温下降特别是西南地区气温显著降低,东北地区气温升高;反之亦然。
倪东鸿孙照渤李忠贤曾刚邓伟涛
关键词:气候异常奇异值分解
2005年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2005年北半球主要环流特征为,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明显偏强,位置总体偏西偏北,春季副高位置异常偏西;东亚地区夏季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上大部地区为正距平分布,贝加尔湖南部为正距平中心.亚州中纬度...
关键词:环流特征副热带高压西风环流气候异常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相关作者

陈永利
作品数:52被引量:43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热带太平洋 ENSO ENSO循环 ENSO事件 次表层海温异常
赵永平
作品数:57被引量:39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热带太平洋 ENSO ENSO事件 ENSO循环 海温异常
王凡
作品数:129被引量:83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潜标 热带太平洋 ENSO循环 实时化 中尺度涡
冯俊乔
作品数:17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ENSO 副热带 热带太平洋 年代际变化 北太平洋
倪东鸿
作品数:149被引量:1,063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大气环流 科技论文 年代际变化 夏季 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