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287篇“ 中国国家安全“的相关文章
有限性与延展性:新中国国家安全思想的演进
2025年
文章从国家安全本体论、安全体系认识论与安全实践方法论三个维度考察新中国国家安全思想,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行时间分段,讨论新中国国家安全思想的演进。有限性与延展性是这一演进过程中安全思想的连贯体现,分别涵盖了安全目标、认知与方法在各阶段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特征。虽然新中国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安全环境和安全需求,安全形势愈加复杂,但是安全思想和实践总体符合安全有限、延展演进的特征。安全具有弹性但不可过载,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空间,而狭义的、单一领域或维度的安全亦无法有效支撑对国家安全的维护,特别是在愈加复杂和不确定的国家安全环境中更是如此。新中国国家安全思想“有限—延展”的演进特征反映了安全环境的客观变化与领导人主观能动的决策部署。
祁昊天赵书韫
关键词:国家安全思想演进有限性延展性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中国国家安全现代化研究
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今天,维护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本书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互动的大背景,从国家安全内外环境变化的逻辑视角分析国家安全观的演变。特别是,在统筹发展和安全...
王宏伟作
中国国家安全学:生成逻辑、体系创新与未来展望被引量:12
2024年
国家安全学的设立既是呼应新时代发展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安全总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时代赋予国家安全学现实土壤,战略赋予学科建设内在动力,交叉是学科产生的关键内核,作为战略性新兴学科的国家安全学在时代与战略的共鸣下应运而生。国家安全学在总体思维和交叉思维的指导下,在学科体系建设上提高站位、科学错位;在学术体系建设上立足国情、注重内涵;在话语体系建设上言之有理、言之有道,不断探索国家安全学的体系创新,逐渐发展出一条中国国家安全学建设的独特路径。面向未来,需要牢牢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探索学科基础研究范式为主线,立足学科自身的交叉属性、战略属性和政治属性,推动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学术共同体建设,促进学科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肖晞刘治辰
关键词: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
革故鼎新:中国国家安全情报理论研究的挑战与出路
2024年
[目的/意义]伴随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在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下打造国家安全情报学二级学科已成为情报学界共识。在此背景下,正确把握国家安全情报理论研究的观念和方法,有助于推动情报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能力提升。[方法/过程]阐述国家安全情报理论研究的学术贡献与困境,阐释国家安全情报理论的哲学基础,提出建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情报理论的战略选择。[结果/结论]情报理论的哲学基础决定建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情报理论应当兼顾情报基础理论与情报应用理论、情报史研究与情报规范理论研究,构建具备元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论的系统完备的国家安全情报理论体系,融通中外情报研究,形成情报研究的中国学派,找寻情报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的学理依循,并以此为指导开展理论研究。
安洪若高金虎
关键词:情报理论情报学
中国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步入正轨
2024年
中国人民大学黄大慧教授主编的《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一书近日问世。作为亚太问题和日本问题专家,黄大慧教授在这些研究领域成果斐然、著作等身。近年来,他深耕国家安全学研究新领域,更是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取得很多突出成果,令人敬佩。
胡继平
关键词: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构建有声有色
中国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英国秘密情报局(MI6)间谍案
2024年
【热点材料】1月8日,中国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刊文称,近期,中国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英国秘密情报局(MI6)利用第三国人员从事对华间谍活动的案件。文章指出,外籍人员黄某某,系境外某咨询机构负责人。2015年,英国秘密情报局(MI6)将黄某某发展,建立“情报合作关系”。此后,MI6指使黄某某多次入境中国,指导其以公开身份为掩护,为英方刺探搜集涉华情报,物色人员供MI6策反。MI6还在英国等地对黄某某进行专业情报培训。
孟心仪
关键词:国家安全机关国家安全部外籍人员间谍活动
中国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建构
2024年
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界定理论体系所涉及的概念。理论体系是诸多概念和范畴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进行的推演,加强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建设就是要厘清相关概念和范畴的内涵及外延,并按照逻辑关系对之进行推导。国家安全学是交叉学科,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吸收国家安全学所涉及的单一学科的概念和范畴,又要超越这些学科理论知识,发展出跨学科的、能体现出国家安全学特色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使国家安全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具有较为清晰的区分度。
周丕启
关键词:国家安全学逻辑关系理论体系建设区分度
中国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建构:逻辑起点、核心概念与基本范畴被引量:1
2024年
推进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需要从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两个层面进行,理论体系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动力,是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国内学术界关于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建设的观点可以分为逻辑起点论和核心概念论两大类,两种观点对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建设都提出了独到见解,当然也存在不足。本文在评析这两种观点基础上,提出逻辑起点、核心概念和基本范畴构成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硬核”。构建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需要从逻辑起点、核心概念到基本范畴进行演绎推理,核心概念的界定依据逻辑起点,基本范畴的内涵是核心概念内涵的延伸,这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本文认为“国家生存”是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在确定逻辑起点基础上,对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国家安全”进行界定,明确了“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范畴是概念群,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可以分为本体论范畴、主体论范畴、客体论范畴、观念论范畴、实践论范畴和价值论范畴。这些范畴或者概念群与逻辑起点、核心概念共同构成中国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框架。
周丕启
关键词:逻辑起点
乌克兰危机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
2023年
乌克兰危机是冷战思维的必然结果,其根源在于欧洲长期积累的地区安全矛盾。乌克兰危机不仅对欧洲安全以及国际安全格局产生了重大冲击,而且给中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安全领域带来了复杂影响。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与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稳妥应对乌克兰危机。
曹晓飞
关键词:冷战思维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指导中国国家安全学理论建设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理论是学科的基石、学科发展的动力和学科体系建构的支撑。国家安全学理论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研究,体现了中国学者为建构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所作的努力。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指导中国国家安全学理论建设具有必然性。从本体论来看,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人民主权观、国家利益观奠定了国家安全学理论的本体论基础;从认识论来看,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统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为国家安全学理论的建设提供了科学借鉴;从方法论来看,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展开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方法对国家安全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指导中国国家安全学理论建设,首先,要立足“于安思危,危则虑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其次,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主权与利益理论的时代化,即坚持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既重视物理空间的领土主权,也关注虚拟空间的新兴领域国家主权,以网络主权、数据主权等赋予国家主权理论新内涵;坚持安全利益平等,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平衡国家利益与共同利益、普遍利益。再次,统筹安全与发展、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个人安全国家安全,建构安全共同体。概言之,对百年变局下正在崛起的中国而言,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推进国家安全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余丽王高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相关作者

唐永胜
作品数:171被引量:408H指数:11
供职机构:国防大学
研究主题:国际安全形势 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观 国际政治 国际局势
张文木
作品数:204被引量:876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战略问题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地缘政治 海权 外交政策 世界地缘政治 国家战略能力
王逸舟
作品数:200被引量:1,081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外交 外交 民族国家 中国国际关系学 国际社会
张海滨
作品数:84被引量:565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 环境合作 全球气候治理 全球环境治理
杨毅
作品数:33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国防大学
研究主题:国家安全战略 安全环境 战略机遇期 中国国家安全 台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