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521篇“ 中国农村经济“的相关文章
- 《中国农村经济》创刊40年载文研究——兼论中国“三农”研究发展
- 2025年
- 对学科内代表性学术期刊长期载文情况做出系统梳理和纵贯研究,能从成果发表角度客观展示中国“三农”研究的历史演变,整体呈现学科发展状况和思想脉络。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村经济》创刊以来的载文情况,展现中国“三农”研究40年来的基本态势、发展脉络、重点主题和核心特征,展望未来“三农”研究的重点,并论述“三农”研究的基本遵循。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三农”研究力量持续发展,以黄祖辉、叶兴庆和钟甫宁等为代表的44位专家构成《中国农村经济》40年来的核心作者,作者来源单位类型以1998年为界由以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为主向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转变;研究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由以定性思辨性研究为主转向以定量研究为主;相关科研项目对“三农”研究的扶持力度在2004年后明显增长,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国家级基金是“三农”研究资金的主要来源;农村改革与发展、农村土地制度、农民收入与反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是40年来中国“三农”研究的6个重点主题。40年来,中国“三农”研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三农”改革和发展实践在理论创新引领下不断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螺旋式上升是中国“三农”研究演进的核心特征。未来,应加强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土地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强农惠农富农支持与共同富裕、数字乡村与智慧农业、农村金融改革、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农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研究。中国“三农”研究应持续注重批判性借鉴西方理论,坚持问题导向,正确看待研究方法,并重视中国特色“三农”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 《中国农村经济》编辑部陈秋红胡祎柳荻马太超尚友芳
- 关键词:载文
- 中国“三农”重点领域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前瞻——权威专家贺《中国农村经济》创刊40周年
- 2025年
- 2025年,《中国农村经济》迎来创刊40周年。40年来,承蒙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期刊质量不断提高、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引领学术创新、促进学术交流、培养学术人才以及推动中国“三农”改革与发展实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权威经济学期刊。在创刊40周年之际,特邀部分在本刊担任两届以上顾问或编委的权威专家开展笔谈,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三农”改革发展实践变迁和相关领域研究演进作出回顾与前瞻,以示纪念。谨向关心和支持本刊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真诚的感谢!本刊将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 陈锡文李培林蔡昉张晓山魏后凯黄祖辉黄季焜
- 关键词:学术人才办刊质量研究演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第八届“三农论坛”会议综述
- 2025年
-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24年4月,习近平在重庆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重要论述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紧密相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在上述背景下,为深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推动学术界开展思想交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编辑部主办、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第八届“三农论坛”研讨会于2024年9月7日在北京召开。
- 冯晓龙周晓时司伟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西部大开发
- 乡村振兴视角下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探究
- 2025年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探索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已成为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多种新型发展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改善农村金融与投资环境、促进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等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旨在为实现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 张博鑫
- 关键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中国农村经济影响因素:以《中国农村经济》为例的文献综述
- 2024年
- 基于对《中国农村经济》期刊的文献梳理,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对当前影响中国农村经济的因素进行分析。宏观层面,文献侧重于分析农业政策制度、政府干预、农业投资、产业融合的影响机制;微观层面,主要关注农民创业、农业补贴、数字技术和农业生产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 黄冬
- 关键词:中国农村经济影响因素
- 经济数字化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随着我国数字化经济的不断深入,它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助推效应,这显然值得深入关注。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数字化经济领域的发展不仅对全局的经济生态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对农村经济领域也产生了特殊的推动力。具体而言,数字化经济带来的新业态、新模式,充分释放了农村经济的潜力,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增长。然而,具体的影响如何,需要科学和细致的研究来阐述。这就是为什么要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数字化经济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深度钻研的原因。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使得经济数字化得以实现。数字化平台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推动经济活动向数字化方向转变。
- 吴婕
- 关键词:农村经济数字农业
- 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中间派”——基于费孝通与马若孟的经典诠释
- 2024年
- 为了深入了解20世纪初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中间派”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启示,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费孝通《江村经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为代表的中间派对20世纪初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经典解释。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研究应当从本土社会出发坚持个案研究、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法结合,从多个学科视角观察农村现象才能全面理解农民生计的逻辑。同时在主题与结论上二者亦有共通之处:地权分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小农开始分化并呈现非农化趋势;以合作组织、科技下乡、服务下乡来改造传统农业;社会化小农要求乡村治理变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这些结论对当今农村农业现代化以及新型城镇化仍具有解释力和研究启示。
- 闫俊利
- 关键词:农村经济田野调查土地制度农民分化
- 《中国农村经济》2024年1~12期总目次
- 2024年
-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23-2024
- 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共同组织编撰的年度系列研究报告,自1993年以来每年出版一本,本年度为第32本。本书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总报告,重点从粮食生产、农产品贸易、市场运行、涉农产...
- 魏后凯
- 农业强国建设:经验、挑战与着力点——《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第七届“三农论坛”会议综述被引量:6
- 2023年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编辑部主办,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乡村振兴实验室”和“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创新实验室”共同承办的《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第七届“三农论坛”征文研讨会。
- 张沁岚段伟
- 关键词:中国农村经济
相关作者
- 闵耀良

- 作品数:32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研究主题:农产品 农产品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农村经济改革 中国农村经济
- 李成贵

- 作品数:116被引量:815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农业 农村 农民收入 粮食安全 农业政策
- 钱文荣

- 作品数:159被引量:3,000H指数:3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农民工 实证研究 农户 影响因素 农地流转
- 陈吉元

- 作品数:70被引量:55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农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 农村
- 韩俊

- 作品数:541被引量:4,178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 研究主题:农民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农村 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