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583篇“ 中医药特色“的相关文章
- 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威胁,我国积极引导和促进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的发展,然而已有文献中鲜见关于该领域绩效评价的研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的构建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2年9—10月,通过文献研究法,依据嵌入性理论和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建立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于2022年10—11月,根据“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实地调查法构建形成指标体系;于2022年12月,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系数并检验各级指标逻辑一致性。结果构建了包含嵌入性和嵌入绩效2个维度、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45项三级指标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分别是A5(服务过程)和A6(服务结果),二级、三级指标中组合权重最大的分别是B17(服务产出)和B19(服务满意度)、C44(老年人满意度);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随机性一致性比值(CR)<0.1。结论所建立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根据该理论框架构建的指标体系专家意见集中度较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应用价值,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是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的有效工具。
- 司建平王先菊郭清
- 关键词:嵌入性指标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 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研究
- 2024年
- 背景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科学评价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关键。目的评价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并分析其主要障碍因子,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及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提供现实依据。方法于2022年11月,将构建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转化为机构基本情况、工作人员满意度和老年人满意度三份调查问卷;于2022年11月—2023年1月,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10家样本机构收集机构基本数据、工作人员和老年人满意度数据;于2023年2—3月,使用TOPSIS法对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进行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服务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10家机构的嵌入性总体、结构嵌入、关系嵌入Cn值和嵌入绩效Cn值的排序一致,7家机构的认知嵌入Cn值和嵌入绩效Cn值排序一致,并且与各机构服务绩效的Cn值排序保持一致。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分别是C33(中医养生保健指导服务人次)、C44(老年人满意度)、C8(机构与合作伙伴坚持合作共赢)、C37(中医非药物疗法康复护理人次占比)、C39(服务的老年人数量)。结论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的嵌入性、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对其嵌入绩效均有正向影响,认知嵌入对嵌入绩效基本有正向影响。政府部门应明确职能定位,强化政策支持,健全评价体系,注重动态评价,引导和促进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机构应通过加强与合作伙伴的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从而不断提升其服务绩效,满足居家社区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同时要把握好嵌入的度,以免产生嵌入性的负
- 司建平王先菊郭清
- 关键词:中医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
- 中医药特色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 2024年
- 生物化学是中医药院校极为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基础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起着关键作用。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的生物化学课程不仅应教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将“立德树人”作为实践的核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同时,应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使之相辅相成,形成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融入大量案例,一方面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另一方面也能使课程思政潜移默化。此外,鉴于生物化学课程本身属于西医课程,相较于中医药类课程更具体、更复杂,因此,巧妙地将中医药相关元素融入教学,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生物化学课程显得尤为必要。基于这些考虑,笔者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和实践内容,旨在为一流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内容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 郑一郭鹤赵丹玉贾连群王靖宇王艳杰
- 关键词: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立德树人
- 浙江省中医院构建中医药特色门诊服务实践及体会
- 2024年
- 浙江省中医院从中医医院的特殊视角出发,围绕患者就医全流程,以基于提升患者体验构建中医药特色门诊服务为工作目标,推出了“十个一”方案,落实了10项具体举措。以此提升患者门诊体验,取得了丰硕成效,进一步加强了中医医院的中医药人文建设和文化内涵。
- 张莲菁应京晶赵鹏泼陈岩明姚斌莲陈红淑叶文怡包文婷魏澹宁孙华琴
- 关键词:中医药特色门诊服务
- 基于“医舞融合”理念的中医药特色美育课程探索与实践——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 2024年
-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舞蹈特色美育课程为例,在“医舞融合”理念下,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引领,充分挖掘舞蹈与中医在整体协调、形神兼备、阴阳并举、气韵贯通4个方面的相通之处,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理论研究、精心设计,开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国韵养生舞美育课程,使学生在培养健康形体美、塑造人格精神美和展现文化自信美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于相关中医思维的体悟,切实提升舞蹈美育课程的教学成效,并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美育课程有效实施路径。
- 王英楣叶明花周晓菲陈子杰
- 关键词:中医药特色美育课程
- “国考”下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 2024年
- 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是检验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是高位推动公立中医医院政策落实的有力抓手,更是落实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功能定位的“指挥棒”。文章结合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充分发挥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研究分析“国考”下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内涵,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增强服务效能、创新服务模式等实践探索与取得成效,以期为引导中医医院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医院主动加强和改进科学管理能力,实现坚持中医办院方向功能定位,不断深化医改,助推中医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郭春燕陈秀芬葛建新
-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绩效考核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服务
- 中医药特色美育的生成逻辑、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
- 2024年
- 中医药特色美育是将新时代高校美育与中医药传统文化精髓相结合,引导中医药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道德情操和综合素养的教育实践活动。从理论、历史、实践3个维度系统阐发中医药特色美育的生成逻辑,围绕育人目标、价值导向、行为表征辨析作用机理,并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工作体系,探索中医药美育价值、体验、浸润、濡化等作用的实践路径,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医药事业接班人。
- 唐冲钟铁城叶姣云钱乃婧
- 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导向的中医药特色夜门诊实践探索
- 2024年
- 满足不同就医人群的需求,提供夜间诊疗服务,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夜门诊的开设有利于医院科学合理调整门诊空间,整合有限的医疗资源。为了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夜门诊开设需要优化医护技等人员的合理配置,加强医院多部门间的配合联动。浙江省中医院通过前期调研,结合中医医院特色、特长,开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夜门诊后,门诊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 唐娅琴边雪梅王亚屏金露梦孙华琴
- 关键词:中医药特色
- 早期加强中医药特色干预对患儿预后管理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早期加强中医药特色干预对患儿预后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院儿科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早期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特色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温指标恢复时间、血压指标恢复时间、心率指标恢复时间、呼吸指标恢复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泄次数恢复正常时间、排泄量恢复正常时间、排泄颜色恢复正常时间、排泄质地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儿家属在调养、治疗、预防等中医药知识掌握水平方面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在调养、治疗、预防等中医药知识掌握水平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儿家属在安全、满意度、预后等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在安全、满意度、预后等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加强中医药特色干预可以进一步促进患儿生理指标及排泄指标的恢复,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患儿家属中医药知识掌握水平,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保障患儿管理质量。
- 董薇缪莲英
- 中医药特色融入医养结合对老年人慢病管理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中医药特色融入医养结合对老年人慢病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老年科2022年收治的121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1例,对照组老年患者进行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老年患者在常规健康管理基础上构建中医药特色融入医养结合对慢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MNA-SF评分、Wexner评分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MNA-SF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Wexne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等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等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子女人数和支持度、老人身体健康情况、费用支付意愿等为中医药特色融入医养结合对老年人慢病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通过中医药特色融入医养结合对慢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其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更有利于帮助患者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便秘症状,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同时也应加强中医药特色融入医养结合的宣传力度,转变老年人的思想观念,提高子女的经济水平。
- 叶平顾玲娜郑丹妮周幼峰詹明邬翠琴赵敏
- 关键词:中医药特色慢病管理
相关作者
- 韩旭

- 作品数:207被引量:65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通心络胶囊 衰老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中医药疗法
- 徐民民

- 作品数:27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克罗恩病 中医药特色 师承 黏膜瓣 直肠
- 张艺

- 作品数:833被引量:3,463H指数:28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 研究主题:藏药 翼首草 化学成分 指纹图谱 藏医
- 郭清

- 作品数:376被引量:2,559H指数:24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管理 健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影响因素
- 王大壮

- 作品数:28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药 中医药特色 师承 药物临床试验 受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