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1篇“ 个人信用信息“的相关文章
个人信用信息权益的法治化保护被引量:4
2024年
信用是形成良好营商环境的基石,完善个人征信制度是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在个人征信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信息规模、轻信息质量,重信息采集、轻信息保护,重事前审批,轻精准监管的问题。应从信用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披露三方面出发,保护信息主体权益。在信息采集环节,明确个人信息的采集范围,保障个人对信息采集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制定个人信息采集标准;在信息处理环节,平衡信息安全与数据共享,完善个人信用报告中信息错误的异议纠纷处理机制;在信息披露环节,区别设置个人信息披露条件,并按照使用目的制定精细化的个人信用报告,以期实现个人信用报告制度中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周烁赵旭东
关键词:信息采集信息披露
个人信用信息异议权保护研究
2024年
个人信用信息异议权在保障个人信用信息权益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个人信用信息异议权的立法中存在异议处理程序不完善、不良信息保存规则不合理、信息处理者事先告知义务缺失以及举证责任规定不一致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域外有益经验,完善异议处理程序,细化异议处理机制,确保个人信息主体能够充分行使个人信用信息异议权。
胡兰玲刘淑敏
关键词:个人信用信用信息异议权异议处理
个人信用信息采集:标准明确与告知同意原则之完善
2024年
在个人信息保护强化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环节仍然存在信息主体、信息与信用关联、信息性质公共与非公共区分、信息敏感性与评估等标准不明确的问题。个人信用信息的主体应确定为自然人,且不应以民事行为能力作为条件限制;在个人信息与信用的关联识别上应采法定与约定义务;以公共利益对信息的公共与非公共性进行区分;敏感性代表了人格利益侵害风险,可结合场景进行综合判断。个人信用信息采集过程还存在告知同意原则无视不同类型信息性质、敏感性差异而统一适用、单一的明示方式过于刚性、告知同意流于形式等问题,可针对公共与非公共、信息的敏感度等因素进行分类适用,并有条件地引入默示同意。
张路王立颖
关键词:个人信用信息自然人公共利益敏感信息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个人信用信息真实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个人信用信息真实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用户上传的原始个人身份信息,根据所述原始个人身份信息构建用户的信息展示系统,将用户上传的完善内容存储到所述信息展示系统中并上传到区块链服务...
王国荣赵悦潘飞铭
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民事司法困境及纾解
信用信息是信用经济的重要支撑,在逐步形成的信用市场中,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信用信息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数量逐渐增多,类型也渐复杂。信用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等诸多环节中的失序问题导致了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违法违规信息的产生,一定...
文天娇
关键词:个人信用信息精神损害赔偿
个人信用信息的民法保护
2024年
司法实践中,鉴于个人信用信息同时具备人格属性与财产利益的特点,故在处理个人信用信息纠纷案件时,法院以遵循《民法典》为基本原则,同时依托《个人信息保护法》《征信业管理条例》及《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用信息予以合理保护。但是,为了更充分、全面地保护个人信用信息,需深入分析个人信用信息的内涵,并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明确个人信用信息人格权保护的适用范围。同时,统一间接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标准,以确保个人信用信息的合理处理与有效保护。
武 龙
关键词:个人信用信息民法保护
我国个人信用信息采集规则的构建
2024年
数字社会不仅为信用社会建设构筑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信用制度的完善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采集建立了知情同意以及例外规则,现行征信业管理条例并没有建立适应征信业发展的信用信息采集特别规则,无法适应数字时代信用信息的广泛性、复杂性等特点,限制了信用报告的使用范围并降低了使用效果。为实现个人信息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建议对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和利用实行区分规则,即采集告知规则和利用同意规则,信用机构可以最大限度地收集个人信用信息,保障信用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为了防止个人权益受到不当侵害,可以提高信用机构设立条件并采取行政特许制度,要求信用机构承担信息采集谨慎注意义务,不能超范围收集信息,并初步审查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加强数据共享,完善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
沈世娟杨晓瑭
关键词:个人信用信息征信机构注意义务
个人信用信息的类型反思与二阶进化
2024年
在数据生产要素化、处理技术化和价值最大化等多重动力的推动下,数据呈现出海量聚合、智能处理和普惠使用之趋势。个人信用信息(或数据)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驱动要素,其范畴设计和处理规则应与数据应用趋势相适应。在批量化个人信用信息归集阶段,对法律法规明确列举的反映信用状况的通用性个人信用信息“应归尽归”,以满足各行各业的一般性需求。在精细化信用状况分析阶段,对授信主体基于其自身需求进行授信的特殊性或主观性个人信用信息应按需补强收集,以满足授信主体的场景化、个性化需求,最终形成通用性个人信用信息和特殊性个人信用信息二阶范畴体系。
白银
关键词:数字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个人信用信息公共利益
数字时代语境下金融机构使用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困境及其突破路径
数字时代是一个信息存在方式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形式,以数字技术为运作规则的时代。数字时代对信息的利用展现出高效率、多样化、智能化、虚拟化和安全隐私保护等多方面的特点。随着金融新技术、新业务、新场景的不断涌现,金融机构收集和利...
刘熠炯
关键词:金融机构个人信用信息
个人信用信息跨境流动的规制困境与化解进路
在信用经济时代,个人信用信息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成为一种新兴资产,个人信用信息跨境流动有助于推动信用经济的发展。同时,个人信用信息跨境流动牵涉国家的金融安全与数据安全。在保障个人信用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信用信息的有...
纪正坦
关键词:信用经济信用信息社会信用

相关作者

白云
作品数:34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个人信用信息 信息隐私权 征信体系 个人征信体系 法学专业
冯湘君
作品数:35被引量:227H指数:9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研究主题:个人信用信息 个人信用 档案学 图书馆 大学生
从宝辉
作品数:57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主题:征信 权益保护 个人征信 互联网金融 法律问题
冉俊
作品数:20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主题:金融 权益保护 个人信用信息 主体权益 银行卡消费
黄儒靖
作品数:29被引量:179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商业银行 个人消费信贷 巴塞尔协议 金融创新 银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