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6篇“ 两性异形“的相关文章
浙江遂昌花臭蛙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生育力
2025年
测量了栖息在浙江遂昌山涧溪流生境中的200只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的14个形态特征的性别间差异和雌性个体怀卵量。结果显示,繁殖期花臭蛙雌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少于雄性个体,雌性个体的体长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单因素协方差分析表明,特定体长雄蛙的眼径、耳径和前臂宽均显著大于雌蛙,特定体长雌蛙的前肢长和后肢长均显著大于雄蛙,其他局部特征的两性间差异不显著。所检测花臭蛙雌性个体30只,其中怀卵个体16只,怀卵数量在1119-2636粒之间,平均为1665粒。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花臭蛙雌性个体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进一步偏相关分析表明,花臭蛙雌性个体的怀卵数量与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与体长相关不显著。花臭蛙属于个体大小偏向雌性的两性异形,是生育力选择和生活史策略综合影响所致;雌蛙和雄蛙有选择性地驱使四肢长度、感觉器官和前臂宽等关键局部形态特征向大方向进化,这是对山涧溪流繁殖场选择的适应。
樊晓丽毛岳松鲁成朴成金强李金阳林植华
关键词:两性异形年龄
新疆岩蜥的两性异形
2024年
为研究新疆岩蜥Laudakia stoliczkana的两性异形规律,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24号成体标本进行12项形态学指标测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同时基于几何形态学对其头部侧面形态进行分析。新疆岩蜥头体长在两性间无显著差异;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性个体的头部、附肢、尾长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雌性腋跨距显著大于雄性(P<0.05);几何形态学分析表明,两性个体的头侧几何形态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支持繁殖力选择是造成新疆岩蜥两性异形的主要原因。雌性新疆岩蜥倾向于通过更大的腋跨距增加怀卵数量来降低后代被捕食的概率。
殷志远许志远时磊
关键词:两性异形
端黑萤和边褐端黑萤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2024年
检测了端黑萤(Abscondita chinensis)和边褐端黑萤(Abscondita terminalis)繁殖期个体大小和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以及雌性繁殖输出。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端黑萤的全长显著小于边褐端黑萤的全长,雌性个体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以全长为协变量的两因素协方差分析显示,端黑萤的前胸背板宽、鞘翅长、复眼宽、胸长、腹宽、发光器面积及体重均显著小于边褐端黑萤,而腹长显著大于边褐端黑萤,触角长物种间差异不显著;雌性的前胸背板宽、腹长、腹宽及体重均显著大于雄性,而鞘翅长、复眼宽、胸长、触角长、发光器面积均显著小于雄性;物种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对前胸背板宽、复眼宽、腹长、触角长及发光器面积影响显著,对其余的鞘翅长、胸长、腹宽及体重影响不显著。端黑萤和边褐端黑萤的两性异形指数分别为0.144和0.091。9个形态特征变量的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发现,前2个主成分共解释56.8%的变异;复眼宽和发光器面积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负负载系数,腹长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31.3%变异);前胸背板宽和鞘翅长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负负载系数(解释25.5%变异)。端黑萤和边褐端黑萤的平均窝卵数分别为28.9粒和18粒。线性回归显示,端黑萤和边褐端黑萤的窝卵数均与母体的全长及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特定全长的端黑萤的窝卵数显著大于边褐端黑萤。端黑萤和边褐端黑萤均属于雌性偏大的两性异形,是生育力选择、能量分配和运动综合影响的结果。雌萤腹腔容量等关键局部特征的增大是对生育力选择的适应,且生育力大小与两性异形差异程度成正相关。
李悦赵家乐樊晓丽郑强战杜鹃陈玉娟林植华
关键词:两性异形
黄颡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率两性异形的表型和遗传解析
王宇宏
三港雨蛙的两性异形
2023年
两栖动物的两性异形是反映两栖类两性异形进化趋势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丽水地区的46只(♀♀/♂♂=12/34)成体三港雨蛙(Hyla sanchiangensis)为实验动物,通过测量头体长、头长、头宽、前肢长、后肢长、足长、体质量等7个形态特征指标,研究该物种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探究该物种的两性异形及其进化。结果表明:除头长外,雌性其他形态特征均显著大于雄性。单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雌雄个体间两性异形显著,且雌性体型更大。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三港雨蛙的6个形态特征的负载系数(Eigenvalue≥1),2个主成分共解释73.9%的变异,其中:在第一主成分中,体质量、后肢长和足长具有较高的负负载系数(解释50.8%的变异);在第二主成分中,头长具有较高的负负载系数,前肢长具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23.1%的变异)。本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无尾两栖类动物的基础数据。
苏海龙罗艳汤艳青林心昀尤锡静马力
关键词:无尾两栖类两性异形
无尾目两性异形相关研究进展
2023年
两性异形普遍存在于两栖类动物中,主要表现在体型、体色、声囊、婚垫、皮肤角质刺、鸣声、环境认知等方面,上述差异在其生活史中都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在外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分子层面综述了两栖类无尾目动物雌性、雄性之间差异,并着重分析了无尾目、叉舌蛙亚科、棘蛙属的棘胸蛙两性异形的相关研究。
吴芳晨林珂裘林晨孙帆
关键词:两性异形无尾目生理分子
罗氏沼虾两性异形及其低氧耐受研究
本研究以雌雄罗氏沼虾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和低氧耐受的方法,从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的角度对雌雄罗氏沼虾进行两性异形及其低氧耐受研究,分析雌雄罗氏沼虾形态差异、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以及低氧胁迫对雌雄罗氏沼虾的影响,可...
邱小龙
关键词:罗氏沼虾两性异形低氧胁迫能量代谢
斑腿泛树蛙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2023年
研究两栖类物种雌雄间的形态差异,不仅有助于理解物种两性异形的模式与机制,而且对其繁殖策略、繁殖投入和进化选择压力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以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校园永久池塘内的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为实验对象,共61只(♀12,♂49),测量其头体长、头长、吻宽、前肢长、后肢长等12项形态特征及体重来研究该物种的两性异形,并收集窝卵数和孵化数据分析雌性繁殖能力。结果表明:斑腿泛树蛙具有显著的两性异形,且雌性个体大于雄性个体;眼径、胫长和鼻间距在两性间无显著差异,头体长、头长、吻宽、吻长、眼间距、前肢长、后肢长、前臂及手长、足长和体重均具有显著差异;斑腿泛树蛙雌性个体产卵和孵化率受季节影响显著,其中4和5月窝卵数最多,6月卵孵化率最高;雌性怀卵数量与体长呈正相关关系。依据上述结果,本研究推测生育力选择是造成斑腿泛树蛙两性异形的主要因素,雌性个体通过增大个体体型来增加怀卵量,从而提高繁殖输出;斑腿泛树蛙繁殖期受季节影响,为更好地适应雨季的提前或推迟,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延长式繁殖的模式。
孙一佳李银波吴铁沈雨黔杨娴马力
关键词:两性异形雌性繁殖
新疆岩蜥两性异形及形态地理变异研究
殷志远
张广才岭东部两种姬鼠两性异形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解朝鲜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和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的两性异形特征,在黑龙江省张广才岭东部农林交错区,采用铗日法采集同域分布的两个优势物种朝鲜姬鼠和黑线姬鼠,分别测量其外部形态和内脏特征等形态指标,并对其两性异形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姬鼠的外部形态和内脏特征的两性异形差异不显著,均属于雌雄同形,表现出雄性的主要形态特征略大于雌性的,朝鲜姬鼠雄性前足长、心脏重、脾脏重均大于雌性的;黑线姬鼠雄性体长、后足长、体重、心脏重、肝脏重均大于雌性的。朝鲜姬鼠和黑线姬鼠的雄雌体长比值分别为1.021和1.043,体长两性异形程度指数分别为0.021和0.041;雄雌体重比值分别为1.065和1.161,两性异形程度指数分别为0.061和0.139。两种姬鼠两性的部分局部形态特征均与其体长以及体重呈显著正相关。
李殿伟孟繁星刘佳慧刘阳单洪佳金志民杨彬彬
关键词:两性异形

相关作者

林植华
作品数:139被引量:49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
研究主题:两性异形 蛙类 蝌蚪 虎纹蛙 性别比例
计翔
作品数:100被引量:419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两性异形 中国石龙子 北草蜥 孵化 幼体
雷焕宗
作品数:34被引量:136H指数:9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研究主题:两性异形 性别比例 黄颡鱼 鲤科 亚科
樊晓丽
作品数:49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
研究主题:两性异形 蛙类 蝌蚪 生育力 黑斑侧褶蛙
赵文阁
作品数:177被引量:635H指数:13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胎生蜥蜴 消化道 东北林蛙 黑龙江林蛙 染色体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