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4篇“ 东昆仑东段“的相关文章
- 东昆仑东段哈拉炸岩体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对岩浆混合及演化过程的制约
- 2025年
- 岩浆混合作用是花岗岩成岩的重要方式,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的哈拉炸南石英黑云母闪长岩和哈拉炸北花岗闪长岩内含有丰富的暗色微粒包体,为研究岩浆混合提供了理想样本。这些包体多呈椭圆状,少量呈条带状,其中哈拉炸南部分椭圆状包体具一定拖尾。哈拉炸南石英黑云母闪长岩中,角闪石具有较高的结晶温度和压力,并且变化范围不大;斜长石的An值变化范围较小,呈振荡变化;而其岩石中暗色微粒包体的捕虏晶斜长石和寄主岩中的斑晶斜长石较为干净,捕虏晶角闪石和斑晶角闪石包裹有大量斜长石、黑云母和副矿物。哈拉炸北花岗闪长岩中,角闪石结晶温度和压力较低,斜长石的An值变化范围较大,斑晶角闪石和斑晶斜长石较为干净,其中捕虏晶斜长石和捕虏晶角闪石含有大量包裹矿物;捕虏晶斜长石边部的包裹矿物呈针柱状,在核部和边部中间有窄的筛孔状构造。暗色微粒包体中捕虏晶角闪石和基质角闪石的形成温度和压力明显高于寄主岩角闪石。这些特征表明,哈拉炸南石英黑云母闪长岩结晶于较深的环境,暗色微粒包体的形成是镁铁质岩浆与寄主岩浆混合的结果。镁铁质岩浆注入寄主岩浆后,岩浆在塑性状态下的局部流动导致成岩后岩体具有一定的定向构造,也使暗色微粒包体呈条带状。哈拉炸北花岗闪长岩的原生岩浆在地壳深部形成,然后在地壳浅部侵位,结晶环境变化较大,而镁铁质岩浆在注入岩浆房之前,在地壳深部已与其他长英质岩浆经历过一次岩浆混合。哈拉炸北花岗闪长岩岩浆房和镁铁质岩浆可能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化,结晶程度都较高,致使寄主岩矿物较少进入暗色微粒包体。上述情况表明,岩浆混合具有多期次性。在同一次岩浆混合作用中,镁铁质岩浆和长英质岩浆的物理属性对岩浆混合具有重要影响。
- 陈国超裴先治李瑞保李佐臣裴磊陈有炘刘成军李小兵
-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岩浆混合岩浆演化暗色微粒包体捕虏晶
- 东昆仑东段拉浪麦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 2024年
- 东昆仑造山带是一条巨型岩浆岩构造活动带,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条件优越,成矿作用显著,一直备受地质学者们重视。拉浪麦钨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察汗乌苏河地区,隶属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管辖,是近年新发现的一处矽卡岩型矿床。目的:基于拉浪麦钨矿床为研究对象,建立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指导拉浪麦地区钨矿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方法:选择在综合阐述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由此,系统构建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结果:W-Sn-Mo-Au-Ag-As-Sb元素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其他元素相关性差;已发现的钨矿(化)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类岩石中,英云闪长岩与白沙河组地层接触带是找钨矿最为有利的部位;北东-南西走向的构造破碎带为容矿构造;钨矿体中的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黑钨矿为辅。结论:依据构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为指导,在拉浪麦地区圈出找矿靶区3处,其中,Ⅰ类找矿靶区1处,Ⅱ级找矿靶区2处,深部和外围地段找矿潜力大。研究创新点:系统构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有效指导拉浪麦钨矿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实现了东昆仑东段钨矿的找矿突破,为东昆仑造山带内寻找同类型钨矿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和新的勘查思路。
- 白云廖芝华熊昌利马志磊徐云峰周游唐耀沈位元
-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模型找矿标志
- 东昆仑东段各玛龙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各玛龙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南部,该地区构造活动与岩浆活动强烈。本文以两件花岗闪长岩和两件英云闪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全岩元素组成研究,探讨岩石成因类型和岩浆源区特征,分析闪长岩的构造演化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两件具有代表性的闪长岩样品成岩年龄分别为405.3±1.1 Ma和405.8±1.2 Ma,说明成岩时代为早泥盆世;4件闪长岩样品具有高硅、高铝、高碱、贫钙、贫镁、弱过铝质特征,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4件样品中未发育S型花岗岩的代表性矿物,并且Rb/Sr值为0.32~0.43,均小于0.9,A/CNK值为0.98~1.09,均小于1.1,符合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分析La-La/Sm图解与(Zr+Nb+Ce+Y)-(Na_(2)O+K_(2)O)/CaO图解,同时结合Nb/Ta、Zr/Hf、Nb/U、Rb/Sr、Ti/Y、Ti/Zr值,可以得知各玛龙地区闪长岩是由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并且可能伴有幔源物质的参与。结合前人研究及(Y+Nb)-Rb图解与Rb/30-Hf-Ta*3图解可知,各玛龙地区闪长岩形成于早泥盆世东昆仑造山带的后碰撞伸展环境。
- 许智夏楚林韩芝弘孙方余魏密密
- 关键词:闪长岩锆石U-PB定年东昆仑成矿带
- 东昆仑东段浪木日地区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及异常查证被引量:1
- 2024年
- 青海沟里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根据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已发现了多个矿床(点),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本文选取沟里地区巴加别里赤尔幅(浪木日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和趋势面分析法两种方法进行异常信息提取。结果显示,趋势面分析法相较于传统统计法,圈定的异常面积更大、浓集中心更明确、分带特征更明显,且与已知矿床点的吻合度更高,整体上具有强化低背景异常的优势。同时利用趋势面分析法提取了3个元素组合,并对套合性和相关性突出,且与区内浪木日铜镍硫化物矿床相关的Cu-Zn-Cr-Co-Ni组合异常进行异常剖析。结合区内地质特征和浪木日矿区矿体分布情况,圈定了哲扎空龙洼东、龙里、瑙格木东和卡鲁南等找矿远景区,为区内下一步铜镍找矿工作提供了方向。
- 李斌高强魏俊浩赖联新李笑龙
- 关键词:水系沉积物异常信息提取成矿预测东昆仑东段
- 东昆仑东段什多龙铅锌多金属矿床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什多龙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都兰-鄂拉山地区,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但都兰-鄂拉山地区开展地质工作研究普遍较少,对找矿勘探工作有所制约。同时前人在矿区开展的研究工作不连续,且缺...
- 杜瑜
- 关键词:矽卡岩型东昆仑成矿带
- 青海东昆仑东段拉浪麦钨矿勘查及其地质意义
- 2024年
- 拉浪麦钨矿位于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东段,沟里整装勘查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前人在研究区开展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HS乙367WSb异常,是寻找钨矿的有利成矿地区。为对HS乙367WSb异常开展查证工作,查明区内资源远景,圈定找矿靶区,采用了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1:10 000荧光地质填图+探槽+钻探工程验证的技术组合方法,实现了找矿突破,取得了较好找矿效果,新发现钨矿体21处。该矿床成因类型初定为矽卡岩型钨矿床,强烈发育的矽卡岩型钨矿化与广泛出露的英云闪长岩关系十分密切,结合东昆仑地区已有年代学资料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分析认为拉浪麦英云闪长岩形成于原特提斯构造旋回的后碰撞阶段,证实了东昆仑地区加里东晚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多金属成矿期,在今后的地质找矿勘查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白云沈位元田馨唐耀周游潘寅张猛
- 关键词:钨矿化探异常找矿方向东昆仑
- 东昆仑东段龙什更地区铜、钴多金属与石墨矿产的成矿规律
- 2024年
- 为研究东昆仑东段龙什更地区铜、钴多金属及石墨矿的成矿规律,采用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地球物理异常特征分析以及高精度磁法测量和激电剖面测量等方法,对研究区的成矿地质、含矿地质体和控矿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多种成矿类型,包括热水沉积型铁钴矿、构造蚀变岩型银铜铅锌矿和区域变质型石墨矿。研究发现,铁、钴矿产主要赋存于万保沟群灰岩与千枚岩接触带中,银、铜、铅锌矿产于含矿构造带中,而石墨矿赋存于金水口群片麻岩中。研究区的成矿条件受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多重因素控制,成矿类型多样,为后续矿产勘查提供了明确的找矿标志和方向。
- 薛超平刘相钊夏强廖思睿
- 关键词:东昆仑东段石墨矿地球物理异常
- 东昆仑东段原特提斯洋的俯冲时限:来自瓦勒尕花岗质岩石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约束
- 2024年
- 为探讨东昆仑东段早泥盆世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本文对沟里地区瓦勒尕花岗质岩石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区花岗质岩石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14.2±2.3 Ma,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16.9±5.3 Ma。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具富硅、富碱、富铝和弱过铝质特征,二者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普遍具弱负铕异常,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研究认为,瓦勒尕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下地壳基性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二者形成于原特提斯洋俯冲消减阶段,东昆仑地区原特提斯洋在414 Ma时尚未完全关闭。
- 郭香敏丁枫凡韬孙瑶黄仕宗蔺吉庆霍艳
- 关键词:东昆仑造山带花岗质岩石
- 东昆仑东段瓦勒尕矿区基性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2024年
- 东昆仑造山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条巨型构造岩浆岩带,其上极少发生新生代岩浆活动。本次研究对东昆仑东段瓦勒尕矿区新生代基性岩脉开展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基性岩脉呈近EW向展布,与区域断裂延伸方向较为一致。基性岩脉主要岩石类型为辉长岩和辉绿岩,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具有低-中钾钙碱性准铝质的特征(A/CNK值为0.70~0.79,AR值为1.26~1.35,σ值为1.26~1.35),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Ba, K,Rb),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 Ta),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LREE/HREE平均值分别为2.92和2.26),无铕异常(δEu特征值分别为0.97~1.05),微弱的正铈异常(δCe特征值分别为1.03~1.07),其分布模式呈近平坦的曲线。所有锆石稀土元素表现出典型的岩浆锆石特征,具有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轻稀土亏损且重稀土富集的陡倾斜模式。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瓦勒尕基性岩脉形成时代为中新世早期(17.31±0.26 Ma和16.93±0.33 Ma),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具其有与拉张环境相关的板内玄武岩特征,基性岩脉同藏北新生代火山岩具有相似的构造背景。结合区域构造环境,推测东昆仑走滑断裂的活动引起下部岩石圈富集地幔发生减薄熔融作用,富集地幔上涌,熔体沿着东昆仑地区深大断裂向上运移,并遭受下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最终于瓦勒尕地区侵位结晶而形成。这些基性岩脉填补了东昆仑造山带新生代岩浆活动的空缺。
- 张方然丁枫黄勇范宇航李文韬孙培均郭香敏
- 关键词:基性岩脉岩石地球化学构造环境东昆仑
- 青海省东昆仑东段金银多金属成矿系列 研究与关键勘查技术应用
- 沈小荣
相关作者
- 陈有炘

- 作品数:137被引量:940H指数:25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东昆仑东段 东昆仑造山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 裴先治

- 作品数:240被引量:2,044H指数:36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西秦岭 地球化学 东昆仑东段 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
- 李瑞保

- 作品数:152被引量:1,138H指数:28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东昆仑东段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地质意义 东昆仑造山带 地球化学
- 陈国超

- 作品数:88被引量:760H指数:24
- 供职机构:南阳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东昆仑东段 东昆仑造山带 东昆仑 构造环境 地球化学
- 刘成军

- 作品数:102被引量:711H指数:20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东昆仑东段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东昆仑造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