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2篇“ 东方社会“的相关文章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性发展
- 2024年
-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晚年的重要理论之一,是马克思在总结社会历史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对东方落后国家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及未来走向的理论探索,其中包含着东方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命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是东方社会理论的首次实践。中国在鸦片战争后,诸多有识之士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之路的艰辛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得以不断演进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不仅破解了西方现代化难题,扬弃了苏联式现代化,而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精神滋养,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现代化的新型现代化,也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在中国的创新性发展。
- 黄皖毅王浩倩
- 关键词:东方社会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中国式现代化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使东方社会逐渐处于西方国家殖民或者半殖民的统治之下,东方社会亟需改变自身现实状况。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就是在社会发展...
- 王笑飞
- 关键词:东方社会卡夫丁峡谷亚细亚生产方式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2024年
-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认识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相互作用。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从局部到整体、从单线到多线、从简单到深入的发展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东方社会如何实现现代化为本质的东方社会理论。当然,这一理论并没有为各国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现成的答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科学继承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思维方法、发展方式和价值目标的基础上,将东方社会理论引向现实,不仅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而且证明了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 王军魏俊丽
- 关键词: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本质与世界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如何走向现代化问题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世纪40至60年代,马克思基于对西方现代化生成逻辑和历史进程的客观分析,探讨了西方殖民侵略对东方落后国家的“双重使命”,认为东方社会必然以资本主义方式走向现代化;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则着重分析了东方社会经历特殊途径实现跨越式发展,以非资本主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便是对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设想的有效证成,它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本质。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建构了“非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方案,为超越西方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
- 郑伟
- 关键词:东方社会理论中国式现代化跨跃式发展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的现代化道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以俄国为例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主要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方落后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从而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是实现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因此,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中也...
- 王艺苑
- 关键词: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 浅析《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思想及当代价值
- 2024年
- 随着马克思主义巨著《资本论》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使得各国无产阶级与进步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广泛的认识,但也不免存在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误读者。俄国民粹主义者米海洛夫斯基由于自身思想的局限,错误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内涵,由此马克思撰写了《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一文对其进行有力地反驳,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思想,为俄国革命点燃了希望之火,时至今日,这一理论对我国新时代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张旭东镡鹤婧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问题研究
- 陈玉婷
- “东方社会—亚洲价值—亚洲模式”三论与当代中国的东方认同
- 2023年
-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界先后开展或参与了以“东方社会”“亚洲价值”和“亚洲模式”为关键词的三次国际性研讨。其中,从社会学角度对“东方社会”的研讨,使以往对“亚细亚生产方式”论的封闭停滞的负面判断,转为对“东方社会”及“东方道路”的正面确认;从哲学角度对“亚洲价值”或“亚洲价值观”的研讨,促进了“东方”共有价值观念的辨析与认同;从经济学角度对“亚洲模式”及东亚经济发展特点的讨论,反映了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学界对“亚洲模式”的冷静判断与正面评价。上述“三论”在时间上先后相继,在论题上相互联系,是近40年来我国“亚洲认同”或“东方认同”的重要方式,也是东方学理论建构的重要环节。
- 王向远
- 关键词:东方学东方社会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承继与创造性发展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一理论以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东方落后国家为研究背景,结合俄国、中国、印度的社会现实情况,在探究东方社会独特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东方社会...
- 段楠
- 关键词:东方社会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生成逻辑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2023年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生成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科学的理论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是马克思晚年思想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到思想资源的吸收再到东方国家的践行,东方社会理论的科学性正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逐步验证。今天,重新探索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尤其将东方社会理论置于当代中国语境下,能够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基本遵循,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可行性思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纵深发展。
- 张艳秋史健嘉
- 关键词:东方社会理论生成逻辑
相关作者
- 王聚芹

- 作品数:71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
- 研究主题:东方社会 卡夫丁峡谷 民族 思想政治理论课 化解
- 江丹林

- 作品数:67被引量:6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 研究主题:马克思恩格斯 唯物史观 非西方 社会形态 东方社会
- 公丕祥

- 作品数:216被引量:1,816H指数:25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法治思想 法治现代化 依法治国 法治 法治发展
- 张奎良

- 作品数:125被引量:844H指数:16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 研究主题:唯物史观 以人为本 马克思哲学 辩证法 实践唯物主义
- 夏群友

- 作品数:18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东方社会理论 恩格斯 市民社会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文化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