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8篇“ 东北作家群“的相关文章
- 可疑的“新”与走向碎片的历史总体性——“新东北作家群”的审美范式及限度
- 2025年
- 重回“新东北作家群”的历史化现场,可以重新辨析“新东北作家群”审美范式之“新”,在其共同偏好的父与子双线结构形式下,隐藏着子一代试图召唤历史又无力超越历史、试图超越历史暴力但仍落回历史暴力逻辑的双重悖论。隐含作者“我”与叙事者“我”、包括批评家在内的读者“我”与作者“我”达成为“父亲”即工人阶级代言的身份共识。“东北”成为“我”的移情对象,这使得“我”将20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期的工人处境从完整的共和国工业发展史脉络中孤立出来,情感认同挤占反思意识,在试图超越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反而拥抱了意识形态的期待。在地方性写作盛行的当下,有必要鼓励青年作者重新召唤历史总体性,考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探讨超越“地方”的可能。
- 辜玢玢
- 关键词:工人阶级社会阶层
- 论“新东北作家群”的东北书写
- “新东北作家群”这一作家群体,书写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转型时期的东北,成为新世纪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双雪涛、班宇以及郑执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描写了他们认知中的东北世界,对过往的东北形象进行了重塑。如何叙述社...
- 石钰
- 东北作家群与“两个口号”论争关系考论
- 2024年
- 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崛起与“两个口号”的提出、论争密切相关。“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征用了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实践作为其在创作上的基础和根据,而东北作家在创作中对阶级与民族叙事的辩证,也为30年代左翼文学的抗战转型提供了具体的文学经验。同时,这两种左翼文学理论主张及其背后的话语机制,在论争中对东北作家的不同指认,不仅促成了其在上海文坛的成名,而且影响了东北作家群内部的聚合与分化。对东北作家群与“两个口号”论争之间深层关系的辨析,既有助于重审东北作家群跨域流动中与关内文学的互动,也能就抗战时期左翼文学研究打开新的问题空间。
- 冯芽
-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左翼文学
- 经典的生成与东北作家群的文化身份认同被引量:2
- 2024年
-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作家群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群落,他们是受“五四”精神指引的启蒙知识分子,是孤独悲壮的流亡者,是不在地的东北叙事者,他们在进入左翼阵营之后为爱国主义的代名词,但又在融入抗战文学的话语洪流之后表现出主体身份认同的差异性。东北作家、流亡文人、左翼先锋、启蒙知识分子等多重身份使东北作家群成为文学史上一个极具身份标识性的作家群体,而其作品经典性的生成也正是基于这种主体文化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因此,从主体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揭示东北作家群与其他文化主体之间的内在差异性,可以为我们重新厘定和审视东北作家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孙佳
-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文化身份认同
- 新东北作家群“子一代视角”的现实主义再思考
- 2024年
- 首先从“子一代视角”研究中“阶级论”和“人性论”两种观点的有待商榷之处入手,论述该视角是这一作家群体符合现实主义的共同选择,是“子一代”知识分子在遭遇市场经济冲击下,与下岗大潮中失去主流地位的父辈工人阶级之间最强烈的情感共振;进而讨论这一视角下,作家们“对父辈的历史现实主义关照”与“子一代自我书写”之间出现的明显悖论及实质:他们在讲述父辈历史意义的过程中遭遇言说困难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回忆”和“虚构”来回避意义,倾心于言说本身;最后新东北作家群的作家们虽然意识到自身“子一代视角”的写作也许终将成为自己作品中寓言的一部分,但他们仍然会坚持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来重新续写寓言。在对新东北作家群“子一代视角”的论述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现实主义从认知到实践的不断探索,现实主义不只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同时也是一种氛围、一种气质,它将以自己的方式在新的时代获得新的生命力。
- 钱海敏
- 关键词:现实主义
- 诗意空间与失意想象:新东北作家群影视改编研究
- 近年来,以双雪涛、班宇、郑执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成为严肃文学的热议焦点,而这批80后作家作品的影视改编则藉由“东北文艺复兴”跨界大众文化场域,形成了文学与影视的跨文化、跨媒介互动。在新东北文化图谱中,东北影像创作与地...
- 唐铭泽
- 关键词:影像符号诗意空间影视改编
- 代际视野中的“新东北作家群”与“新南方写作”被引量:2
- 2024年
- 近年来,“新东北作家群”与“新南方写作”这两个以地方性为表征的文学创作潮流,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事件性”存在,甚至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①之一。其中炙手可热的作家,如双雪涛、班宇、郑执、林棹、陈春成、王威廉、陈崇正等,不仅深受媒体空间和读者大众激赏,也获得了主流文学批评界的青睐。但与此同时,批评界对于这种以地方性概念为装置来统摄当下文学创作的命名行为存在着诸多非议,认为其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这些文学现象自身的审美多样性和历史复杂性。
- 王振锋
- 关键词:人文学术文学创作
- “新东北作家群”小说创作研究 ——以双雪涛、班宇、郑执为中心
- 伴随双雪涛、班宇、郑执等新东北作家的横空出世,东北文学再次跃入学界视野。虽然三位作家并没有自发地以“群”相称,严格意义上也并不具备文学流派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因其作品在主题意蕴和美学风格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学界自然而然地将...
- 李艳青
- 关键词:东北文学叙事建构文化意蕴
- 战斗·归来人·地方性经验重建——东北作家群的工业想象及书写(1949-1966)
- 2024年
- 1949-1966年间,以舒群、萧军、雷加和白朗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创作出一批以东北地区为背景的工业题材小说。作家的主观工业想象与作品的表现内容皆以“战斗”作为核心关键词,完成了由“乡土东北”到“工业东北”的地方性经验重建。作为战斗胜利者的“归来人”重新审视东北时,认识到解放前后东北的社会面貌与人的思想认识的变化。随着工业建设的目标从“救国”转换为“兴国”,东北作家群战斗的场所由现实战场转移到文学领域,战斗精神得以在工业人物身上继续发扬。作家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磨砺出的战斗姿态渗透到文学观念中,使得工业人物内心的思想斗争成为作家内心情感的寄寓。“归来人”的工业想象与创作实践最终将“工业东北”纳入革命话语秩序,并蕴含着知识分子关于工业文明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 孙冬迪
- 关键词:工业题材小说东北作家群
- 新东北作家群与东北文学——兼论新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可能路径
- 2024年
- 新东北作家群是近年东北文学崛起的写作主力军,双雪涛、班宇、郑执等作家密切关注国企改革下东北两代人的命运沉浮,结合自身成长经验书写新一代东北人的生存困境,触及社会历史等深层问题的探讨。在此背景下,新东北作家群在近年丰富且连续的创作中也逐渐开拓丰富了东北文学创作,进一步探索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可能路径。新东北作家群将立体新颖的小说叙事和独特的东北意象结合在一起,使新现实主义创作路径更为多元,在具有了“人”的维度同时更有叙事的哲思。
- 林颖
- 关键词:东北文学新现实主义
相关作者
- 邵丽坤

- 作品数:39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满族说部 二人转 东北作家群 满族 萨满文化
- 徐晓杰

- 作品数:66被引量:86H指数:4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东北作家群 高中语文 叙事 乡土小说 课程
- 谢淑玲

- 作品数:12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东学院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骆宾基 东北作家群 心路历程 小说世界 小说
- 朱玉珠

- 作品数:16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
- 研究主题:东北作家群 教育 高等学校德育工作 小说 学生党员
- 王富仁

- 作品数:166被引量:1,102H指数:19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 知识分子 左翼文学 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