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篇“ 业务过失“的相关文章
业务过失犯的客观归责研究
围绕“业务”界定业务过失犯的概念,不仅会导致业务过失犯的范围过窄,而且在刑法价值上也有所欠缺。业务过失犯的认识因素是“应当预见自己怠于履行或不当履行业务职责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业务过失犯依据注意义务的来源不...
王路阳
关键词:客观归责理论业务过失
业务过失犯注意义务的认定规则
2022年
业务过失犯罪是我国刑法的重要类型,在我国刑法中占据大量篇幅,然而业务过失犯罪一直是我国法学研究的薄弱地带,理论上存在诸多疑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尤其是业务过失的注意义务模糊不清,因此应当在厘清过失犯的构造后明确很大一部分业务过失的注意义务标准应当根据空白罪状进行认定,同时利用过失犯规范保护目的理论明确能够认定业务过失注意义务的空白罪状范围。同时通过信赖原则和被允许的危险理论等注意义务阻却事由限制业务过失的成立范围。理解业务过失注意义务标准和空白罪状之间的关联。
居涵杰林子钰
关键词:业务过失注意义务过失犯空白罪状
业务过失犯罪的实践检视与理论反思——以重大责任事故罪为研究视角被引量:1
2022年
刑法理论的发展不但需要实现体系内部的自洽,更需要应对由社会发展所引发的司法实践问题。随着生产经营中技术手段的复杂化与分工的精细化,继续坚持传统过失理论的预见可能性标准,强调对行为人的个别化考察以及具体的预见可能性,业务过失犯罪将面临行为人的预见可能性难以判断的情况,进而引发入罪难的问题。实证研究也证明,基层司法机关在审理重大责任事故罪时,在入罪压力之下普遍存在单纯客观归罪的情况,违反刑法的责任主义原则。为此有必要通过引入抽象的预见可能性判断方法,以降低基层司法机关的论证难度并激发其论证的积极性,确保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统一纳入责任认定的过程中,从而构建出有真正实践生命力的判断方法,实现学术理论对于司法实践的有效指导,真正保障责任主义与法治精神得到遵守。
周振杰李泽华
关键词:业务过失重大责任事故罪实证分析
业务过失犯罪注意能力之双重判断标准的建构被引量:4
2021年
业务过失犯罪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以普通过失犯罪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为基础。从过失犯罪注意能力判断标准建构的维度出发,主要存在单一判断标准和双重判断标准的分歧。其中,单一判断标准包括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双重判断标准主要存在违法—责任、规范—事实的观点。与其他判断标准相比,规范—事实双重判断标准在层次划分的标准、主客观问题的认识方面更具有合理性,其不仅符合过失犯罪注意能力的判断过程,也更加契合我国刑法的规定。因此,业务过失犯罪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应当以规范—事实的双重判断标准为基础,同时结合业务过失犯罪的特点以及刑法的规范保护目的予以建构:在规范的层面应当以法律规范的设定作为判断标准;在事实的层面应当根据行为人的自身因素进行消极的、排除性的判断。
童德华马嘉阳
关键词:过失犯罪业务过失犯罪刑事司法法律规范
业务过失的刑法惩处不必重于普通过失被引量:4
2020年
业务过失的刑法惩处重于普通过失是传统过失犯领域中的铁则,但业务范围的持续扩张使得业务过失与普通过失的边界不清,这造成了这一铁则在司法适用上的异议。更为关键的是,这一铁则的正当性在遭受批判后,为之辩解和反驳的观点始终给不出有说服力的理由。业务过失(犯罪)是我国刑法中的重要类型,但我国刑法未遵守这一铁则,立法者根据现代业务过失(犯罪)的特点作出了契合我国实际的规定,这使得它的法定刑轻重有度。因此,以这一铁则为标尺来评判我国刑法中的业务过失(犯罪)规定并不妥当。并且,业务过失的惩处重于普通过失不是我国业务过失犯罪刑事立法的发展方向。
梁云宝
关键词:过失业务过失过失犯
业务过失犯罪司法认定研究
高科技的时代发展方兴未艾,其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未来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高层次分工合作的各个职业背后依赖的是从业者必须高度负责的履行注意义务和提高注意能力,一旦其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违背了业务职责或者业务规范要求,由业务过...
汪亚文
关键词:业务过失犯罪因果关系司法认定客观归责理论
文献传递
业务过失犯罪注意义务浅析——以医疗事故罪为例
2019年
医疗事故罪是过失犯罪的一种类型,因此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只能是过失,不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是已经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过失的心理状态又可区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危害结果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却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危害结果发生。医疗事故罪中犯罪人的过失心理既可以由疏忽大意的过失构成,也可以由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
李般若
关键词:法律业务过失
业务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处罚
2019年
我国《刑法》对业务过失与普通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处罚规定不相同,前者的处罚明显轻于后者,存在刑罚设置失衡的问题。基于理论、理念、实践三方面依据,加重业务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处罚,是贯彻罪刑责相适应原则的体现。除此之外,还应当完善刑种设置,重视非刑罚处罚措施的补充作用。
陈晨
关键词:刑法业务过失
业务过失类犯罪中空白罪状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业务过失类犯罪近一半为空白罪状,其司法审判需要依赖空白罪状及其补充规范的作用。业务过失类犯罪可以分为职业过失犯罪、技术过失犯罪、职务过失犯罪,空白罪状在其中主要体现在犯罪行为的主体和客观方面两个构成要件,其补充规范类型范围较广。空白罪状在业务过失类犯罪主体中只作用于技术过失犯罪和职务过失犯罪的特殊行为主体的判断,不包括职业过失犯罪,其在客观方面构成要件中只作用于危害行为、危害后果的判定,而不作用因果关系的判定。
陈禹衡尹航
关键词:空白罪状
论我国业务过失犯罪立法的科学性标准
2019年
立法的科学性,就是指为使待定法律规范本身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体现统治秩序客观意志,被人民大众普遍接受。业务过失犯罪立法科学性,必须在实现刑事立法附属化的基础上,符合业务制刑的本体要求,实现风险性、目的性、规范的健全性三位一体的系统。同时,必须契合社会普遍的心理,基于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还要考虑刑事政策方面的影响,需要在立法的过程中体现“主体平等、区分责任”的政策要求。
刘颖冷怀华
关键词:业务过失社会心理刑事政策

相关作者

崔正军
作品数:12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共武汉市委
研究主题:犯罪主体 业务过失 业务过失犯罪 构成要件 政法机关
乐丹
作品数:2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业务过失 过失犯罪 刑法 注意义务
侯国云
作品数:92被引量:73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刑事责任 犯罪构成 犯罪 刑法 交通肇事罪
李兰英
作品数:58被引量:377H指数:1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事 网络金融犯罪 刑法 刑事政策 刑民交叉
梁云宝
作品数:36被引量:39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犯罪构成 前科 危险驾驶 犯罪论体系 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