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8篇“ 专业身份认同“的相关文章
- 重塑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认同的制度变革路径——基于新制度理论与嵌入式能动性的考察
- 2025年
- 专业身份认同处于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关键地位,对教师教育实践具有重要影响。我国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认同研究多围绕着制度、身份、能动性三者关系展开,但却忽视了能动性的丰富表现形态,低估了制度变革中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借助新制度理论和嵌入式能动性的概念,从正反两方面剖析制度变革与个体建构身份认同的能动行动之关系,展现了以制度变革重新定向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行动与专业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因此,要重塑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身份认同,应以能动性为焦点,聚焦于制度条件下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发展中的转变过程与环境建构。
- 曾艳
- 关键词:教师教育者教师教育改革身份认同能动性
- 论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培育的叙事教学法
- 2024年
- 引导教师学习者发展积极的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是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表现,也反映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能力。经过国际文献回顾与本土教师教育实践,研究者发现叙事教学法是一种颇为有效的培育教师身份认同的路径。叙事教学法具体可以区分为:针对单个故事进行探究的叙事教学法、针对一段时期内的经历进行探究的叙事教学法、基于自传的叙事教学法以及基于同伴分享的叙事教学法。要有效实施叙事教学法,需要教师教育者深入理解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备高超的倾听能力,能够从教师学习者的叙事中捕捉关键矛盾、并分析其根源,善于创设安全温暖的学习氛围,并能将其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有机整合。
- 叶菊艳谢欣荷
- 关键词:叙事教学法教师身份认同教师教育
- 空间理论视阈: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的三重结构被引量:2
- 2024年
- 本文从空间理论视阈出发,对师范生的专业身份认同的结构和过程加以阐释,试图从新的研究视角发掘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发展的结构特征。具体而言,本文从探讨空间理论在教育学领域的发展及运用入手,依托拉康的“镜像空间”理论和霍米·巴巴的“通过缺席而在场”理论,以“镜子前的我”“镜中我”和“想象我”为隐喻,建构了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的三重结构,即“自我身份”“职业身份”和“理想身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三重结构对师范生培养项目的启发。
- 徐兴子
- 关键词: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
- 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研究的国际前沿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 2024年
- 为深入了解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研究的国际前沿进展,采用系统性文献回顾和内容分析法对2000—2022年期间发表的与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相关的英文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对我国的研究启示。研究发现:国际上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在2011以后的发文量逐步增加,研究热点集中在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建构的影响因素、体育教师教育与职前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形成、不同职业类别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以及特殊经历、观念与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形成;国际上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研究采用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对我国的启示:调整和优化体育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重视教育实习、职前和在职培训在提升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作用;综合采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结合,开展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
- 申亮万学丽
- 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
- 专业身份认同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投入行为的影响:专业归属感与学业承诺的链式中介作用
- 研究目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投入行为直接影响其知识掌握与技能习得,进而影响其综合能力提升,因此其重要性也便不言而喻,而关于大学生学业投入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也一直是学界重视主题。在众多的研究路径中,"身份认同影响个体行为"...
- 曾德锋冯政
- 关键词:专业身份认同体育专业大学生
-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影响因素、逻辑与路径被引量:3
- 2023年
-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对自己作为专业人员身份的认知,既体现特殊教育教师与所归属专业群体所达成的心理契约状态,又体现了其对特殊教育事业意义及价值的评价与反思。在个人、重要他者、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以自我认同为核心,以专业自身为对象,并在与重要他者的互动中得以建构。基于关怀伦理视角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建构路径:重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消解专业身份认同无力感;构建良好的关系性状态,形成专业身份认同的持续动力;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情感养成赋权增能;提升教师自身意义境界,促进个体自我认同与自身完整。
- 侯洁张茂聪
-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关怀伦理
-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挑战与突围被引量:9
- 2023年
-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教育等专业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提出要求。人工智能时代改变了教师跻身的外部世界,进而影响到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诱发出教师“何以为师”的终极之思。AI时代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即教师在AI时代下对“主我”以及“客我”的认识过程。AI时代的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主要面临来自“主我”“客我”及其互动关系带来的三重挑战,即知识权威地位的颠覆、“何以为师”的非家幻觉加剧以及“中心-边缘”制度空间的流动不居。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建构提出以下建议:通过发展实践性知识以澄清“客我”,通过寻觅“归家”主体性来重构“主我”,最终通过对边界空间的重新认识以协商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 徐兴子
- 关键词:身份认同
- 叙事视角下高校外语教师过往情感体验对专业身份认同建构的调节研究被引量:8
- 2023年
- 情感是人类个体经验的核心,构成教师内心世界的重要维度。情感体验影响教师的自我和专业认知与诠释,调节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形成与发展。本研究基于情感体验概念,采用叙事案例的方法探究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展开过程及过往情感体验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建构于案例教师个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持续互动中,呈历时动态特征,关键事件和人物在其中起重要作用;2)教师过往情感体验综合个人与环境的特征,表现为两者间互动的结果,并以个体能动选择的方式体现其对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建构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文化属性,特别是教师情感体验对于其专业身份认同建构的重要性。
- 张莲左丹云
- 关键词:情感情感体验专业身份认同
- 中学英语实习教师专业身份认同与情绪调节的互动研究
- 教育实习是中学英语实习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重要阶段,过程也会伴随多样的情绪出现。《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强调,教师应“善于自我调节情绪”。对于缺乏教学经验的实习教师而言,过程他们会有更多重身份认同,产生更为...
- 王雅颖
- 关键词:情绪调节互动关系
- 核心素养导向课程改革背景下乡村新任体育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困境与破解路径
- 研究目的:温斯特(Windschitl)从现象学的角度(描述经验的范围和结构)检验了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出了教师在实施建构主义教育理念时可能会遇到的四种类型的困境:概念困境、教育学困境、文化困境和政治困境。该理论分析可以更...
- 万学丽申亮
- 关键词:破解路径
相关作者
- 李子建

- 作品数:83被引量:1,380H指数:19
- 供职机构:香港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课程实施 教师 课程评价 教育改革
- 李茂森

- 作品数:68被引量:579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教师 身份认同 城乡教师交流 自我 师范生
- 陶丽

- 作品数:7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 研究主题:师生互动 教师专业发展 师生关系 专业身份认同 职前教师
- 张莲

- 作品数:43被引量:61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外语教师 社会文化理论 英语 外语类专业 英语专业
- 申亮

- 作品数:44被引量:24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不同社会阶层 体育 体育休闲 体力活动水平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