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9篇“ 不起诉决定“的相关文章
- 不起诉决定书说理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1
- 2024年
- 检察法律文书尤其是不起诉决定书的说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应有重视,相关研究缺乏、实践状况不容乐观。本文选取受案构成极具代表性的Z检察院2022年度136份不起诉决定书为样本,分析发现不起诉决定书的说理存在逻辑断裂、查明事实与法律适用前后矛盾等普遍性问题,甚至在不说理的文书中还隐藏着不易被发现的法律适用错误。不起诉决定的作出,处于审查起诉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性环节,产生终结刑事诉讼程序的效果,对当事人的重要权利处置产生影响,应当承担个案双向说理、类案普法与规则探讨、检察官自我约束等多重职责,确有必要对说理内容与方式进行重构和规范。
- 兰楠
- 关键词:不起诉决定书
- 轻罪治理视野下“帮信罪”的适用困境与治理进路——基于100份判决书和100份不起诉决定书的实证考察
- 2024年
-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数量呈现“几何式”增长,已成为继危险驾驶罪、盗窃罪之后的第三大罪名。通过司法实践考察来看,本罪存在定罪构成要件把握不当、量刑不均衡、不起诉标准适用不清等问题,阻碍该罪现代化治理进程。实现该罪的现代化治理,有必要从实体法上限缩主观明知、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从量刑上扩大非监禁刑适用,规范量刑标准实现轻缓化;程序法上统一相对不起诉适用标准,增加刑罚替代措施扩大不起诉适用范围。同时,完善轻罪前科封存制度,作为本罪治理的配套措施,科学适用本罪和规范犯罪附随后果的治理进路,推进轻罪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 徐晓明周辉张荟
- 关键词:不起诉犯罪记录封存
- 比较法视角下对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的司法救济
- 2024年
- 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会裁量一部分刑事案件不提起公诉。对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不服的救济体系除要实现基本的救济价值外,还要监督起诉权审慎适用以及适配公诉裁量权的扩张背景。目前这一救济体系架构比较成熟的有德国的强制起诉制度、日本的准起诉制度与我国台湾地区的交付审判制度。我国内地地区较为单一的“公转自”式救济体系,不仅实践中易流于形式,而且主要的法定不起诉、特别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与司法救济体系的适用条件、适用原理前后矛盾。从比较法视角出发,借鉴各种救济体系的经验,推导出我国内地地区包括救济体系原则、前置程序、审查主体、审查范围、证明环节、申请主体、起诉主体与业务考核等核心主题在内的救济体系应然逻辑,以指引当前救济体系弥补在实践中的不足,探索搭建以“强制起诉”程序为核心的本土化救济体系。
- 李长江
- 关键词:检察机关不起诉司法救济强制起诉
- 不起诉决定书释法说理问题研究
- 孟秋琳
- 刑法13条但书适用实证研究--以630份不起诉决定书、判决书为样本
- 由于但书本身的条文规定得就比较抽象,并且也缺乏对应的司法解释文件,这就导致但书的内涵十分模糊,其适用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困难。理论界关于但书的内涵及其功能的研究其实并不是从最近才开始的,但是对于但书的基本内涵和规范适用方法,...
- 吕誓盟
- 关键词:但书情节显著轻微实证研究犯罪构成
- 开设赌场案件中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适用分析
- 2023年
- 开设赌场作为扰乱社会秩序的赌博犯罪类型之一,历来立法均秉持严厉打击的态度,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刑事犯罪结构的变化,司法机关根据“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对大多数轻型犯罪案件往往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而开设赌场案件也不例外。在不起诉类型的选择上,对于开设赌场行为适用法定不起诉还是酌定不起诉,一般需从是否存在犯罪行为、属于情节轻微还是情节显著轻微、是否达到不需判处刑罚这三条路径予以判断。本文例举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存在开设赌场的犯罪事实,不符合法定不起诉的条件,但因符合刑法第37条所规定的情形,检察机关最终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
- 况洪宇李薇薇
- 关键词:开设赌场罪酌定不起诉
- 三种不起诉的适用条件及对不起诉决定的监督与处理被引量:2
- 2023年
-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存疑不起诉、法定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应当作递进式判断:存疑不起诉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前提条件;法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以(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前提条件,前者不构成犯罪,后者构成犯罪。审查起诉案件应当以事实认定为前提,存疑不起诉的考察居于第一顺位;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以法律适用为核心判断是否符合法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适用条件。办理当事人不服不起诉决定的申诉案件等复查不起诉案件时,应按照从事实认定到法律适用的顺序,在准确认定“诉”与“不诉”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起诉决定,依法审查判断是否属于“确有错误”,并区分不同情形变更、撤销或维持原不起诉决定,以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维护司法公正。
- 王锡友郑岩马骏宋光恩郑兴进
- 关键词:存疑不起诉相对不起诉确有错误
- 慎诉背景下“帮信罪”不起诉适用之检视——以416份不起诉决定书为样本
- 2023年
- 帮信罪在长期休眠状态后,随着断卡行动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样态。对帮信罪适用不起诉决定,在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的同时,也贯彻了慎诉的刑事司法政策。通过对416份帮信罪不起诉决定书进行分析,发现法定不起诉中对于“情节显著轻微”认定存在争议,存疑不起诉中“明知”取证困难,相对不起诉中适用条件也存在争议。对此应对帮信罪入罪标准进行细化把握,明确帮信罪“明知”的推定规则,统一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标准,规范不起诉的适用。合理使用不起诉制度解决帮信罪在实践中过度应用的问题,保证该罪发挥其立法目的的同时,为正确适用该罪提供参考。
- 郭炼
- 关键词:不起诉制度
- 诉前羁押实证研究报告——基于两个基层检察院2017~2021年起诉书和不起诉决定书的统计分析被引量:20
- 2023年
- 诉前羁押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我国东、西部地区两个基层检察院2017~2021年起诉书和不起诉决定书的统计分析发现,羁押类强制措施的适用率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尤其逮捕适用率呈现稳定、持续下降态势。诉前羁押措施的适用,无论是刑事拘留、捕后侦查羁押还是审查起诉阶段的羁押,均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并且总体上存在羁押率高、羁押期限过长、在押犯罪嫌疑人律师辩护率过低、违法羁押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四大问题。在现行制度下,检察机关应当积极协调其他政法机关,继续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在适用刑事拘留、逮捕措施过程中严格遵守法治原则、比例原则和权利保障原则,力争把诉前羁押率降到合理的最低限度,把诉前羁押期限压缩至最短。
- 孙长永
- 关键词:审查起诉
- 论检察机关不起诉制度的社会效果及其实现路径——以全国人民检察院2151份不起诉决定书为样本
- 2023年
- 受“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之统一论的影响,社会效果已经成为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时的常态化考量因素,该因素的介入具有助益检察机关处理疑难法律问题和应对特殊社会矛盾的实践价值。不起诉制度的社会效果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通过行使不起诉权的方式终结案件后,社会公众等非案件办理人员对不起诉决定是否适当作出的一种主观评价。通过观察全国人民检察院2151份不起诉决定书发现,社会效果在不起诉案件中的运行略显失范,表现为实践表达笼统化和判断标准模糊化这两种形态,滋生了同类案件审查起诉处理结果分歧化的不正常现象。这肇因于检察人员在追求不起诉案件社会效果时对法律方法的忽视。检察人员应当跳出统一论的形式藩篱而回归法律方法,运用法律思维逻辑、法律解释方法和法律修辞模式办理不起诉案件。
- 程光岳文皓
- 关键词:检察机关不起诉社会效果不起诉决定书法律方法
相关作者
- 周世勋

-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检察院
- 研究主题:不起诉决定 不起诉 存疑不起诉 起诉条件 犯罪事实
- 王庆宇

- 作品数:11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事 民事诉讼 程序选择权 民事诉讼行为 不起诉决定
- 宋英辉

- 作品数:136被引量:2,456H指数:29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未成年人 被告人 取保候审
- 李奋飞

- 作品数:128被引量:1,714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合规 认罪 刑事诉讼 企业 检察
- 姜小川

- 作品数:11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法 再审程序 不起诉决定 相对不起诉 起诉便宜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