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04篇“ 不同栽培方式“的相关文章
桉树不同栽培方式对生长速率和木材品质的影响研究
2025年
桉树作为重要经济树种,其生长速率和木材品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随着林业技术的发展,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桉树生长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以期为桉树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探讨桉树不同栽培方式对其生长速率和木材品质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栽培方式下的桉树生长情况,发现合理的栽培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桉树的生长速率和木材品质,为桉树的科学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周俊霖冯均祯
关键词:桉树栽培方式生长速率木材品质
不同栽培方式对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2025年
围绕栽培技术优化、绿色发展助力方面,分析其在中草药发展中的意义,深度剖析了土壤条件、水分管理、光温环境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影响因素,结合研究现状,提出了改良土壤生态、精准灌溉、光温调控以及绿色防控技术的种植方案,以提升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含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旨在为中草药的科学种植和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赵亚丽张建明
关键词:栽培方式土壤条件光温环境
不同栽培方式对秦胜800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5年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阜南县油菜生产中推广的栽培方式,以秦胜800为供试油菜品种,设置人工育苗移栽、联合机条播和无人机撒播3个栽培方式处理开展了田间试验,对各处理油菜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育苗移栽油菜产量最高,达到4227.8 kg/hm^(2),但是其生产成本也最高,达到16000元/hm^(2),因而经济效益排第2位,为5139.0元/hm^(2)。联合机条播油菜产量为3856.3 kg/hm^(2),排名第2位,成本仅为12100元/hm^(2),折算经济效益最高,达到7181.5元/hm^(2)。综合成本、产量等因素分析,秦胜800在阜南地区种植适合的栽培方式为联合机条播,建议在当地推广,以稳定当地的油菜种植面积,实现扩油助增收的目标。
李永宾
关键词:油菜栽培方式性状
不同栽培方式下淹没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5年
长江流域水稻生产经常遭受洪涝灾害,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收。为探究淹没时长对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生长的影响,选用常规粳稻品种南粳46作为研究对象,在水稻分蘖期进行淹没0 d(不淹水)、4 d、7 d和10 d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淹没胁迫时长处理下,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秧苗素质和生育期有明显的影响。与不淹水相比,淹没4、7、10 d处理始穗期呈现差异性延迟,水稻成熟期受淹没胁迫时长影响较大,与栽培方式相关性较小。不同淹没胁迫时长处理下,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明显。随着淹没时间的延长,减产幅度明显在增加,淹没10 d时,各栽培方式处理减产幅度均超过44%。其中,常规营养土育秧+机插秧栽培方式淹没胁迫4、7、10 d后,减产幅度较小,产量分别可达8076.0、5494.5、4180.5 kg/hm^(2)。
方菲花浩然洪钦周爱峰王伟
关键词:水稻栽培方式秧苗素质生育期
不同栽培方式对脱毒甘薯黄九洞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5年
目前,甘薯干及鲜食甘薯产业发展迅速。为提高甘薯的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品质,以制作甘薯干品种黄九洞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栽培方式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当株距为20 cm时,双行种植(密度7.14万株/hm^(2))的黄九洞总产量、商品薯产量、小薯产量、商品薯产值、小薯产值、总产值及纯收入均显著高于单行种植(密度3.57万株/hm^(2));当株距为30 cm时,双行种植(密度4.76万株/hm^(2))的黄九洞仅小薯产量、小薯产值与单行种植(密度2.38万株/hm^(2))差异显著,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株距20 cm双行种植的总产量、小薯产量和小薯产值显著高于株距30 cm双行种植,商品薯产量及产值、总产值和纯收入虽高于株距30 cm双行种植,但差异不显著。建议黄九洞在广东肇庆地区的栽培方式为双行种植,株距20 cm,入土3节,种植密度为7.14万株/hm^(2)。
梁家伟黄美华孟醒钟春燕郭海洋谢元恒
关键词:甘薯栽培方式
不同栽培方式下铺地黍铅含量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特征
2025年
铺地黍(Panicum repens)因其较强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净化能力和适应极端干旱−水淹能力,具有污染河岸消涨带的生态修复优势。本研究通过3种不同铅处理的盆栽试验(T_(1):水培+400 mg·L^(−1) Pb;T_(2):水培+800 mg·L^(−1) Pb;T_(3):泥土栽培+400 mg·L^(−1) Pb),研究铺地黍根、茎、叶分别在处理5、15和25 d的Pb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特征,旨在探明铺地黍在不同浓度Pb胁迫和不同栽培方式下的重金属耐受机制与动态迁移转运规律。结果显示,水培条件下,铺地黍根部向地上部的迁移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泥土栽培条件下的迁移率均显著高于水培(P<0.05)。其中,T_(1)、T_(2)和T_(3)处理下的根Pb平均含量分别为4745.85、6732.63和276.00 mg·kg^(−1),分别是叶Pb平均含量的66.20倍、80.21倍和4.30倍。铺地黍主要通过细胞壁的固定解毒Pb伤害,其次是细胞器固定,而可溶性组分含量最低,各组分之间差异显著(P<0.05)。根和茎的化学态Pb主要分布在活性较低的醋酸态和盐酸态,叶的各化学形态Pb分布趋于均衡。根Pb总量在15 d出现拐点(T_(1)和T_(3)),即5~15 d显著上升(P<0.05),而15~25 d缓慢下降(P>0.05),说明低浓度Pb胁迫下的铺地黍根吸收浓度在15 d达到极限,这可能是铺地黍在根部启动了某种逃避机制。总体上,铺地黍在纯水培条件下的根Pb富集能力显著大于泥土栽培,用于污染河岸带深水区的净化优势明显。
高桂娟韩瑞宏王俊梅佘婷婷李志丹
关键词: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迁移率
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和施肥条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024年
本文以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和施肥条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分析对象,概述了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和施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相关内容,分析了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和施肥条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阐述了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和施肥条件提升水稻产量的对策建议,以便提升水稻产量。
孙永莲
关键词:栽培方式栽培密度施肥条件水稻产量
野生和不同栽培方式桑黄药材质量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对桑黄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和多组分含量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比较并评价野生和不同栽培方式桑黄药材质量。方法采用UPLC建立桑黄药材的特征图谱及多组分含量测定方法, 并运用聚类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 18批桑黄药材特征图谱有10个共有峰, 指认出麦角硫因(峰1)、原儿茶酸(峰2)、原儿茶醛(峰3)、咖啡酸(峰4)、Hispidin(峰5)5个成分, 聚类分析、OPLS-DA可将野生品及不同栽培方式桑黄药材明确区分。结论段木栽培桑黄较袋料栽培桑黄与野生桑黄更接近, 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为桑黄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吴陈晨严露蒲婧哲张亚中韩岚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药用植物栽培
不同栽培方式下冬荪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
2024年
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冬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给冬荪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文章以高秆肉质型冬荪三级菌种为试材,实施不同水平下单位面积菌种播种量、菌材规格及铺材方式、菌种覆盖料处理的栽培试验,测算不同栽培处理对冬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播种量对冬荪农艺性状基本没有影响,对冬荪出菇量和产量有较大影响,出菇量和产量随菌种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菌材规格及铺材方式对冬荪农艺性状指标影响较小,采用长度10 cm、径粗5 cm规格的菌材,冬荪出菇量和产量最高;菌种覆盖竹碎料3kg/m^(2),冬荪出菇量和产量最高,菌种覆盖木叶3 kg/m^(2),冬荪出菇量和产量最低。因此,菌种播种量、菌材规格及铺材方式和菌种覆盖料对冬荪农艺性状影响不大,而会直接影响冬荪出菇量和产量。
翟晓岚谢龙安谢鹏程刘洪明熊威
关键词:栽培方式农艺性状
不同栽培方式对林下种植黄芪品质及其土壤环境的影响
2024年
为提高山旱地土地利用率,增加林地产出,在山杏林地设置种前覆+种后不覆、种前覆+种后覆、种前不覆+种后不覆、种前不覆+种后覆4种不同抗旱保墒方式,斜栽、平栽、直栽不同栽植方式、基肥与追肥不同组合的施肥方式的试验,研究山旱地林下种植黄芪最佳栽培方式,探究林药复合种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旱地林下种植黄芪:(1)采用种前覆膜+种后覆膜的抗旱保墒方式时,芦下直径粗,主根较长,总根数多,药材质量及品质最好;(2)平栽处理、有机肥+叶面喷肥时,药材质量及品质最佳,且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更少,打尖处理影响不大;(3)采用种前覆膜+种后覆膜的方式时,土壤容重、含水量和土壤全N、速效P、速效K、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土壤结构、透气透水性能等土壤情况有所改善。综合所述,山旱地林下种植黄芪采用平栽、种前种后都覆膜、基肥+叶面追肥处理为最佳方式
张娜顾文毅祁银燕
关键词:栽培方式林下种植药材品质土壤环境

相关作者

张洪程
作品数:454被引量:7,825H指数:60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水稻 超级稻 粳稻 小麦 施氮量
许轲
作品数:257被引量:5,372H指数:5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水稻 超级稻 小麦 氮肥 施氮量
戴其根
作品数:376被引量:6,719H指数:58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超级稻 氮肥 小麦 超高产
霍中洋
作品数:311被引量:5,777H指数:54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水稻 超级稻 小麦 氮肥 粳稻
林羽
作品数:153被引量:520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金线莲 栝楼 灵芝 光学异构体 心脏前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