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14 篇“ 不同手术 “的相关文章
腔镜下不同 手术 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 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腔镜下不同 手术 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手术 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11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腔镜手术 治疗的118例cN0期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腔镜下不同 手术 入路,分为胸乳组与经口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各纳入59例患者。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结果经口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长均少于胸乳组(P<0.05),而手术 时间、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胸乳组(P<0.05);经口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胸乳组(P<0.05);术后3 d,经口组吞咽功能优于胸乳组(P<0.05);术后3个月,经口组瘢痕评估量表评分低于胸乳组(P<0.05);随访1年,组间术后复发、无进展生存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术与经口腔前庭腔镜术治疗cN0期PTC整体疗效相当,但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术后恢复更快,更值得应用。 徐虹 赵帅 方敏 王龙妹 龚宇蓉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吞咽功能 不同 手术 入路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2025年 目的 探讨不同 手术 入路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联合依降钙素治疗,对照组在手术 时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观察组在手术 时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 指标、影像学评估指标、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 时长、X线暴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骨水泥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的VAS、ODI评分均优于术前,但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采用双侧和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具有理想的疗效,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功能障碍,但单侧入路具有手术 时间短、X线暴露时长短、骨水泥量少、出血量少等优点,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朱涛 廖家正 黄灵兄关键词:依降钙素 不同入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不同 手术 入路在甲状腺癌复发手术 中的应用效果比较2025年 目的 比较两种手术 入路在甲状腺癌复发手术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本院接诊的46例甲状腺癌复发再次手术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入路不同 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术中采用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对照组采用经颈白线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中甲状腺显露效果、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 时间、住院时间为(26.82±3.42) mL、(1.57±0.32) h、(7.02±1.33) d,均少/短于对照组(41.53±6.05) m L、(1.82±0.39) h、(8.55±1.27) d(P<0.05);观察组术中甲状腺上级、下级、外侧显露评分为(3.03±0.34)分、(2.89±0.41)分、(2.69±0.4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4±0.29)分、(1.57±0.38)分、(1.48±0.40)分(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PTH水平为(34.02±3.88) pg/mL,高于对照组的(30.68±4.19) pg/mL(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5.45%(P<0.05)。结论 在甲状腺癌复发患者手术 中,采用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间隙入路方式效果良好,可减少患者术中损伤,临床应用价值高。 乔超楠 王路军 陈友谊关键词:甲状腺癌 复发 甲状旁腺激素 血钙 喉返神经 不同 手术 入路内固定对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活动度影响分析2025年 临床手术 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时采用两种手术 入路方式进行内固定对肩关节活动度会产生什么影响。方法 1:1随机将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老年,2022年10月-2023年9月就诊)分组(对照组vs观察组)进行手术 治疗,区分手术 入路(经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vs经肩峰前外侧入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更好(P<0.05);观察组术后评估点(术后3个月、12个月时)的肩关节活动度(此次涉及上举、外旋/展、后伸入等角度测评)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vs25.00%)更低(P<0.05)。结论 临床手术 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采用经肩峰前外侧入路的方式能一定程度保护肩部组织,利于术后肩部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有利于提升围术期恢复速度和质量,有推广价值。 王晓彬 李扬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入路 内固定 肩关节活动度 不同 手术 方式治疗腰部邻椎病效果研究2025年 目的采用不同 手术 治疗腰部邻椎病,观察其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因确诊为腰椎固定融合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失稳、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等原因需再入院治疗19例邻椎病(AS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系统(JOA)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对患者在入院和末次随访时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腰椎固定融合术后发生ASD 19例患者中,上位节段ASD 18例,下位节段ASD 1例。手术 治疗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81±0.83)分,非手术 治疗组为(4.66±0.57)分,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的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 治疗组的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翻修手术 ,A、B、C组患者的平均手术 时长分别为(172.5±24.35)min、(124.00±32.09)min、(86.67±51.32)min,3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35.00±56.06)mL、(232.00±89.55)mL、(63.33±37.86)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 用时最长且出血量最多,C组手术 用时最短,出血最少。与术前相比,A、B、C各组的末次随访JOA评分较术前均显明显改善(P<0.05);A、B组的末次随访VAS评分较各自术前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腰椎固定融合术后ASD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常累及相邻上位椎间盘,采用手术 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 治疗。腰椎固定融合术是促进ASD进展的重要风险因素。 张东 周云 马科 李晨昆 杨冬 黑龙关键词:疗效观察 不同 手术 方式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2025年 本研究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分别应用三种方式治疗,探寻最佳的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乳腺良性肿瘤,数量为90例,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三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切除术,研究A组实施彩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研究B组实施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在手术 相关指标和VAS评分方面,研究B组各项指标数据和评分小于研究A组,研究A组小于对照组(P<0.05);在乳房美观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研究B组优良率和美观度均高于研究A组,研究A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微波消融术治疗具有更高安全性,最大程度为患者减轻疼痛,同时加快恢复速度,整体效果优于传统开放切除术、彩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值得推广。 刘志新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 微波消融术 宫腔镜下不同 手术 方式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同 手术 方式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妇科治疗的84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宫腔镜电切术,观察组使用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对比两组的各项手术 指标、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月经及子宫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术后3d的CRP、IL-6、IL-8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冷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更好,手术 操作简便,创伤更小,术后炎症反应轻,恢复速度快,能有效恢复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 刘雯关键词:宫腔粘连 宫腔镜 电切术 不同 手术 方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2025年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RP)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84例BPH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PKERP治疗,观察组采用HoLE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 相关指标、尿道功能、前列腺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 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切除前列腺重量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尿道功能指标、前列腺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尿道功能指标、前列腺功能、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 BPH采用HoLEP或PKERP治疗均能改善尿道功能和前列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前者可缩短手术 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切除前列腺重量大,加快术后恢复。 李金涛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道功能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不同 手术 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5年 探究不同 手术 方式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纳入80例患者,时间区间2016.1月至2024.10月,按照不同 手术 方式分为三组,即置换组(n=30)、髓内钉固定组(n=30)、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组(n=20)。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 置换组临床疗效、髋部功能、平衡功能、骨代谢恢复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并发症并发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关节置换术治疗该疾病效果最为显著,不仅促进髋部、平衡功能的恢复,还可改善骨代谢,同时提升术中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但骨折愈合时间与其他两种术式一致,以及三组术式并发症发生率虽无差异,但关节置换术在降低并发症中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许少峰关键词:髋部骨折 骨代谢 老年人 安全性 不同 手术 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2025年 目的 探讨经不同 手术 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8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两组均在全麻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A组取直接前方入路,B组取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 相关指标、疼痛因子[缓激肽(BK)、前列腺素E_2(PGE_2)、5-羟色胺(5-HT)]、应激因子[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术后髋臼外展角与前倾角均小于B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手术 操作时间长于B组(P<0.05);术后7 d两组NE、Cor、BK、PGE_2及5-HT水平均低于术前,且A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B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且A组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与后外侧入路相比,经直接前方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可减轻手术 创伤、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加快术后康复进程,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闫艳芳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功能
相关作者
曾炳芳 作品数:877 被引量:8,554 H指数:4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外科皮瓣 徐荣明 作品数:956 被引量:3,098 H指数:23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内固定 颈椎 骨折固定术 下颈椎 椎弓根螺钉 袁文 作品数:1,050 被引量:5,500 H指数:3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 颈椎病 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 杨国胜 作品数:840 被引量:608 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绿激光 输尿管软镜 腹腔镜 尿道 钬激光 吴春 作品数:184 被引量:526 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婴幼儿 漏斗胸 外科治疗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