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96篇“ 下肢深静脉栓塞“的相关文章
- 刘金文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经验介绍
- 2025年
- 总结介绍刘金文教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经验。刘金文教授认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病机为气血失和,发为血瘀血癥。临证着眼于辨虚实、调气血,强调扶正祛瘀,调整气血津液,通行血脉,则肿痛自消。辨虚实以益气活血,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祛瘀而不伤正。同时,根据患者体质的不同,注重术前术中防治与术后治疗,遵循先辨证而后论治。
- 叶帅敦张葆青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栓塞人工关节置换术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作用评价
- 2024年
- 探讨如何有效地防止脑出血病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并评价集束式护理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2024年1月的脑出血手术病人120名,按住院前和住院后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人,给予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并将两组病人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功能指标、股静脉血流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D-D和周径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两个月后各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及峰值速度在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分值更低,P<0.05。结论 脑出血术后使用集束化护理可对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进行预防,改善二聚体等指标,提升股静脉血流速度,心理状态更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 马金艳王园
-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
- 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在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凝固曲线波形分析参数在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4年1-8月百色市人民医院136例经外科确诊为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的患者,构成病例组。同时,为了进行对比分析,我们选取了同期61例进行健康体检的个体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受试者进行了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包括传统的凝血功能四项以及凝固曲线波形(CWA)分析相关参数。通过实施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旨在识别影响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的关键因素。此外,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我们评估了凝血四项CWA参数在预测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 病例组的凝血四项CWA参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WA参数中的APTT|Min2|、APTT|Max2|、APTT|Delta|、TT|Min1|、TT|Max2|是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单独使用APTT|Min2|、APTT|Max2|、APTT|Delta|、TT|Min1|、TT|Max2|进行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9、0.352、0.654、0.601、0.369,而联合这些指标进行检测时,诊断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的AUC提高至0.89。结论 本研究发现,病例组的CWA参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APTT|Min2|、APTT|Max2|、APTT|Delta|、TT|Min1|、TT|Max2|是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这些CWA参数对于预测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了有价值的指标。
- 杨丽娜周晓旋周伟杰陈学杰
- 关键词:凝血功能检测
- 一种便携式预防双下肢深静脉栓塞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预防双下肢深静脉栓塞装置,包括腰带,所述腰带上端挤压按摩结构;所述挤压按摩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带、两个包裹层、两个连接组件、两个气囊、调节充气组件、供电电源以及若干电极片;本...
- 陈兴春罗利向燕陈兰秦瑶
- 脊柱手术患者在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围手术期护理
- 2023年
- 调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策略实施于脊柱手术者中的价值,同时研究其下肢深静脉栓塞具体出现情况。方法 脊柱手术者,人数涉及60例,构建组时采取双盲方式,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策略,探讨组予以围手术期干预策略,调查具体统计指标结果。结果 探讨组在满意人数总体占比方面的数据比较好(P<0.05),探讨组在护理状态指数实际调查结果比较好(P<0.05),探讨组生活质量详细统计数据值比较好(P<0.05),予以干预策略前,下肢深静脉栓塞现象相关指标情况差距不大(P>0.05),予以干预策略后,探讨组下肢深静脉栓塞现象相关指标情况比较少(P<0.05)。结论 围脊柱手术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比较好,能够减少下肢深静脉栓塞现象的出现。
- 周阳关林林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栓塞围手术期护理脊柱手术满意度
- 骨科手术后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和治疗优势综述
- 2023年
- 患者在所有年龄段都容易出现骨折,包含坠落、交通意外等。患者骨折之后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在手术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血液处在高凝状态,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因此发生深静脉拴在现象极其严重,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患者科学护理。文章对深静脉的定义进行分析,重点阐述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及治疗的作用。
- 肖慧
- 关键词:骨科手术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栓塞
-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 2023年
- 确定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有助于妇科医生更好地预防致命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复习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患者年龄、肿瘤分期、腺癌、手术时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住院、术后康复运动等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点,确定DVT的危险因素。另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妇科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术后与综合护理,对比术后发生DVT的发生率。结果 DVT组与非DVT组在年龄、高血压、高血脂、手术时间、术后康复锻炼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冠心病、糖尿病、肿瘤分期、腺癌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高血压、高血脂以及手术时间等因素是独立的危险因素,而康复运动是DVT的保护因素。实验组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病例中,应给予DVT筛查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对于有老年、高血脂且手术时间长的患者,应鼓励这些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减少术后DVT的发生率,同时术后进行健康教育、运动指导以及气压治疗等综合护理方式去减少DVT的发生率。
- 尹思钰胡维仲
- 关键词: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 一种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装置,包括滑槽训练床,所述滑槽训练床的右端设有用于消毒工作消毒机构,且消毒机构的顶部伸向滑槽训练床,所述消毒机构的右侧上表面设有智能控制器,所述滑槽训练床的右端中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液压杆...
- 郑吉洋杨旭希林丽霞
- 活血化瘀法防治骨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深静脉栓塞是指人体深静脉内血液的不正常凝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是骨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创伤、手术、卧床制动等是其主要致病因素。中医学通过从气血、津液、经络理论对脉痹(与静脉栓塞对应)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认为"瘀"为基本病机。目前活血化瘀法治疗深静脉栓塞主要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组方,进行临床观察、实验方剂研究、现代药理研究等,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分类:(1)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修复损伤;(2)加快血液循环速度,降低血管阻力;(3)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在从瘀论治的理论基础上开展的此类应用和研究,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血栓预防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标准化模式,为中医药防治骨科深静脉栓塞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 孙飞姜升平
- 关键词:深静脉栓塞活血化瘀法血流动力学高凝状态
- 复脉逐瘀汤辅助治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
- 2022年
- 目的评价复脉逐瘀汤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骨科手术后DVT患者9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45例。2组均采用DVT置管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脉逐瘀汤,2组均连续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全自动血栓弹力图分析仪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凝血块形成时间(clot time formation,K)、凝血块形成速率(alpha-angle,α)、最大振幅(maximal amplitude,M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CRP水平;根据全血高度计算红细胞比容(Hct)。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37/45)、对照组为62.2%(28/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P=0.034)。观察组治疗后患肢疼痛、肌肤甲错色黯、患肢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26、7.14、6.88,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R[(6.12±0.86)min比(5.45±0.56)min,t=3.58]、K[(2.24±0.45)min比(1.72±0.42)min,t=4.63]长于对照组(P<0.01);α[(51.69±2.23)°比(54.23±2.42)°,t=4.23]、MA[(51.58±3.62)min比(54.58±3.53)min,t=3.25]小于对照组(P<0.01),血清IL-6、CRP水平及Hct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66、2.96、7.58,P值均<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对照组为22.2%(10/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P=0.036)。结论复脉逐瘀汤可有效降低骨科术后DVT患者的血液黏度,预防血栓形成,提高临床疗效。
- 卢雄张欢张宝华
-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手术后并发症
相关作者
- 初剑英

- 作品数:51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未足月胎膜早破 IL-6 SICAM-1 住院费用
- 刘亚文

- 作品数:4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妇科手术 护理 下肢深静脉栓塞 病人 妇科手术后
- 黄美珍

- 作品数:28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妇科护士 术后镇痛 安全文化 护理安全管理
- 李瑛

- 作品数:60被引量:264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排斥反应 反应时 移植肾组织
- 黄绍贤

- 作品数:81被引量:226H指数:8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自体脂肪颗粒 骨折 手术治疗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 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