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0篇“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章
一种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评估与训练装置
本发明属于康复训练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评估与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座椅;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安装在训练座椅的前侧;评估与训练组件,所述评估与训练组件滑动连接在固定组件的两侧,且评估与训练组件与固定组件...
闫雪张亚男高婉宁秦雪刘爱东张为民
运动针法在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中的应用进展
2024年
目的促进运动针法在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运动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存在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进展,从运动针法的特点、作用机制、应用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运动针法主要分为针刺治疗和运动治疗,同步开展针刺治疗和运动治疗能显著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让患者穴位表现更敏感,针刺时刺激敏感化后的穴位能更好加速“得气”,加速气至病所,从而提升临床疗效。
谢青
关键词:运动针法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
川平法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2024年
目的 探讨川平法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川平法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亦大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MAS等级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MAS等级较对照组低(P均<0.05)。2组治疗后的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亦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川平法联合低频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肌肉痉挛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均有较好疗效。
张禹邹家莉李晓洁王兵李洁石国凤周谊霞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30例,给予针刺治疗)、对照2组(30例,给予镜像疗法治疗)和观察组(30例,给予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估量表上肢板块(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FMA-UE)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评分及伸腕主动运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和基于FMA-UE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ICF评分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增加程度,ICF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伸腕AROM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镜像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张金静肖洪波杨骏陈瑞全朱宗俊汪林英乔晓迪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针刺
穴位埋线联合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穴位埋线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穴位埋线组、rTMS组、联合治疗组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对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4组患者的FMA-UE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MEP潜伏期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FMA-UE评分、MBI评分高于穴位埋线组及rTMS组,MEP潜伏期小于穴位埋线组及rT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rTMS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王涛崔莎莎
关键词:脑卒中穴位埋线重复经颅磁刺激上肢运动功能
开阖枢理论在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2024年
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具有病程长、预后较差的特点。经久不愈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或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该病的病因病机复杂,目前中医临床治疗思路以“治痿独取阳明”为主,治疗效果一般。此文介绍运用《黄帝内经》中“开阖枢”理论治愈1例治痿取阳明不效案例的思路与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疗经验。
张宝瑞刘爱心赖通王明星朱永磊
关键词:开阖枢经络气血
不同模式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脑卒中幸存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独立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恢复上肢运动功能是重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键。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本文对TMS作用机制及不同模式TMS在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已经有较多证据支持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而θ节律爆发式磁刺激(TBS)及成对关联刺激(PAS)的研究较少,机制尚未明确且疗效争议较大。未来应进一步探索T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新靶点及最佳治疗参数,为脑卒中患者制定个性化的TMS治疗方案。
刘天昊唐芷晴王荣荣张皓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经颅磁刺激
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医院治疗的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头穴透刺疗法)和观察组(47例,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和沃尔夫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评分、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及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期(cortical latency,CL)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FMA-UE评分、MBI评分和WMFT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CL和CMCT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上肢肌力。
周婷白昕予孙甜巩尊科朱永刚
关键词:头穴透刺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及ADL疗效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BM、维普等数据库。收集采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干预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所需评价指标的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项RCT,共9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FMA-UE评分[MD=6.93,95%CI(4.99,8.87),P<0.00001]、ARAT评分[MD=6.32,95%CI(1.86,10.78),P=0.005]、MBI评分[MD=8.44,95%CI(5.94,10.94),P<0.00001]显示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的疗效更优。亚组分析显示,对病程在6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辅以运动想象疗法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对病程大于6个月的患者两者疗效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在脑卒中后6个月内介入对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更好。
王睿月侯兵张晓雪窦娜
关键词:运动想象疗法脑卒中META分析
温通针法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温通针法与平补平泻针法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温通针法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风痰阻络型中风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76例,...
李英
关键词:温通针法中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风痰阻络型

相关作者

张通
作品数:519被引量:2,660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 卒中后 脑卒中患者 卒中
赵军
作品数:185被引量:64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 偏瘫 卒中后 脑卒中患者
毕胜
作品数:190被引量:1,970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偏瘫 脑卒中偏瘫患者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卒中患者
裴建
作品数:213被引量:1,72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针灸 针刺疗法 针刺 针灸治疗 中风
傅勤慧
作品数:73被引量:36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针刺 针刺疗法 针灸 阿尔茨海默病 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