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70篇“ 三螺旋理论“的相关文章
-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框架分析与路向选择——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
- 2025年
- 三螺旋视角审视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具有理论适切性,三个主体在服务中作用耦合、目标契合、创新切合。三螺旋目标层、双螺旋循环层和单螺旋外层构成了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模型。三螺旋内核成为三主体利益联结核心,三螺旋内在发展需要建立沟通渠道,确保三方有效沟通。三螺旋动态循环推动三方互动提升,共同解决乡村人才振兴难题。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三螺旋协同创新、构建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三螺旋混合组织、聚焦职业教育人才育训核心动能是基于三螺旋理论提升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水平的路径。
- 丁翠娟
- 关键词:职业教育三螺旋理论
- 三螺旋理论视阈下我国电子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 2025年
- 后备人才培养是制约电子竞技发展的瓶颈问题。本研究以三螺旋理论为研究视角,首先,从我国电竞后备人才培养历史脉络中明确政府、产业和学校三大培养主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其次,系统梳理当前我国电子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从三螺旋理论的三大主体合作关系出发,对现实问题进一步深入剖析,并提出四方面协同治理对策:学校与产业协同,完善人才选拔过程,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产业与政府协同,加强组织管理水平,释放人才发展潜力;政府与学校协同,健全退役保障机制,保持人才供给的持续性;政府、学校与产业协同,完善政策体系建设,增强社会认同。
- 樊琦张鑫林李柏
- 关键词:电子竞技三螺旋理论
- 三螺旋理论视域下大学领导群体的核心素养:现状审视与提升路径
- 2025年
- 大学领导群体的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成效。基于三螺旋理论从“决策-执行-管理”的角度构建了“三层九维”核心素养模型。经研究,领导群体素养在政府-决策层面具有高敏感性;在大学-执行层面表现较好,但优势不足;在企业-管理层面整体欠佳且不均衡,受到政府政策、大学选聘机制及企业参与的影响。未来可通过发挥大学能动性,合理选聘领导群体;优化党委及校长“决策-执行”群体协作;推动领导素养的重点性与多样性发展;发挥领导群体“关键人”作用,促进区域联络等途径不断提升领导群体核心素养水平,推动大学高质量发展。
- 姚嘉玉张中华
-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
- 三螺旋理论视域下警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校企局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
- 2025年
- 本文基于三螺旋理论,深入研究高校、企业、公安机关三个主体共同致力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校企局协同育人模式,助力提升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胜任能力,提升公安院校教育核心竞争力,为公安院校“校企局”联合基地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
- 王泽李强伟黎晓龙
- 关键词:公安教育三螺旋理论
-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 2025年
-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本研究尝试以三螺旋理论模型为框架,从政府、高校、企业三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从健全“政校企”三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共育机制、完善创业政策、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协同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机制,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与螺旋式上升,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
- 石玉珍
-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党史教育融入青年学生培养路径研究
- 2025年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对青年学生进行党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将党史教育融入青年学生培养,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多方协同、同向发力。以三螺旋理论为视角,在阐释党史教育融入青年学生培养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构建政府、高校、社会协同推进党史教育融入青年学生培养的模式,提出党史教育融入青年学生培养的路径,以期为新时代青年学生党史教育提供借鉴。
- 杜君芳陈小敏孙晶
-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党史教育青年学生
- 三螺旋理论下AIGC技术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 2025年
- 在政策引领、技术革新和教育发展需求的组合发力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已成必然。从AIGC技术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趋势出发,探寻政府、产业和高校协同发展的创新组织模式。依托三螺旋理论,构建AIGC技术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螺旋模式,其中,政府通过政策指引和资金支持,引领高质量发展;产业提供技术研发和实践平台,驱动高质量发展;高校发挥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政府、产业和高校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强化彼此间的合作和互动机制,促进三螺旋模式的有效运行,并对技术应用、信息对称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随着三螺旋模式逐渐成熟,从有效运行转化为良性循环,亟待从安全、信任、伦理等维度突破技术瓶颈;借助迭代更新的AIGC技术,推动教育质量和规模的同步提升,构建开放共享的教育新生态;形成生态网联盟,实现协同发展到持续创新的转变,进一步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体系基础和制度保障。
- 李化树王彬
-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
-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政企校协同育人的现状、问题与策略被引量:1
- 2025年
-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三螺旋理论视域下政企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对协同育人内涵的剖析,阐述其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以及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同时,详细分析在协同育人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职能错位与缺位、沟通协调不畅、资源整合共享不足、评价激励体系不完善以及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完善职能体系、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强化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建设、优化评价激励机制,以期为政企校协同育人的有效推进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 戴竹君
-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
-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制度如何促进产教融合——基于双三螺旋理论的分析
- 2025年
-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到来和产业转型加速升级,为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撑和人才培养保障,日本政府实施的专门职业大学制度成功开创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道路。基于双三螺旋理论探究日本专门职业大学产教融合的逻辑和实践,梳理专门职业大学制度的出台背景,并从内部标准和外部保障两个维度把握该制度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学校和产业的外三螺旋协调合作及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内三螺旋融合提升进行理论审视,以期为我国产教融合的制度完善提供经验借鉴。
- 符琼霖刘家瑄
- 关键词:职业教育
- 高校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价值蕴意与构建策略——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
- 2025年
- 高校学生社区作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深入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关键进程中,肩负着打通育人链条“最后一公里”的重大使命。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社区管理中凸显的主体参与表面化与象征化、资源供给碎片化与分散化等挑战,依托三螺旋模型,探索构建了融合高校社区管理主体(学校、学院、社区)与社区使用主体(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综合管理体系模型,既保持各主体间独立运作又相互渗透、协同增效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社区管理效能的飞跃与资源配置的优化,以期为优化社区育人资源供给、改进管理模式创新、实现育人主体的多元化提供新思路。
- 徐启明束莉楠钟沛臻肖晓兰
-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三螺旋理论社区管理
相关作者
- 赵忠见

- 作品数:35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三螺旋理论 创新创业 职业生涯教育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 陈笃彬

- 作品数:63被引量:44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泉州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高校 高等教育 三螺旋理论 三螺旋 泉州师院
- 张秀萍

- 作品数:53被引量:59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三螺旋理论 协同创新 三螺旋 美国高校
- 刘有升

- 作品数:25被引量:212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
- 研究主题:高校 大学生 三螺旋理论 创业型人才 大学生社会实践
- 刘志英

- 作品数:24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三螺旋理论 技术技能型人才 刻度尺 共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