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9篇“ 三维分析框架“的相关文章
- 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城市市政安全监管政策文本分析
- 2025年
- 为提高城市市政安全监管水平,以2002—2022年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发布的109条市政建设安全监管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内容分析框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市政建设监管政策文本的发布主体合作网络关系、具体内容划分与政策工具类别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政策发布主体的合作网络中,网络密度为0.8636,点中心度数最高的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介中心度最高的是财政部,接近中心度最高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工具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政策环境型政策工具,数量占比为47.53%;其次是要素供给型政策工具,占比28.23%;使用频率最低的是市场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23.64%。政策发布内容分布上,房地产建筑施工领域文件数量最多,占比为64.00%。建议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下,加强跨部门政策协作,增加市政安全监管领域市场需求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同监管作用;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更细致的制度规范。
- 杨雪锋刘昊
- 关键词:公共政策分析三维分析框架
- 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我国乡村医生政策演进脉络及文本量化分析
- 2025年
- 目的 通过系统梳理乡村医生相关政策的发展脉络及其演进规律,深入量化分析政策工具及政策效力水平,旨在为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应的策略依据与参考。方法 收集2009年3月—2024年5月国家层面颁布的有关乡村医生政策60项,采用政策文本内容编码方法,基于“政策工具-政策时期-政策效力”三维分析框架对我国乡村医生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分析。结果 在245条政策工具编码中,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38.38%)最高,供给型政策工具(31.02%)次之,环境型政策工具(30.61%)最少。政策类型以通知为主,政策发布数量波动明显,高质量发展时期颁布的政策数量为4个时期之最,深化巩固时期颁布的政策专指性最强。结论 需科学把握政策导向演化规律和政策工具演变趋势,合理调整政策工具内部结构,识别政策落地障碍,增强政策体系针对性与协同性以提高政策效力的凝聚作用。
- 万雯莫蕤蔚陈霈珧熊曼王冬
- 关键词:乡村医生三维分析框架
- 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婴幼儿托育服务政策研究
- 2025年
- 发展婴幼儿托育服务是我国积极应对少子化的关键举措,然而托育服务政策体系尚存在效果评估难、系统性较差等问题,仍需完善。以中央发布的托育服务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与政策力度的多维交叉分析发现,政策工具依赖环境支持,忽视需求刺激;政策目标聚焦保障质量,多维目标作用需优化;政策力度较低,与政策工具、目标不适配。建议合理配置政策工具,加强政策目标衔接协同,均衡提升政策力度,促进政策力度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各关键环节协调配合。
- 陆莹赵燕柏海蓉
- 关键词:三维分析框架
-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研究——基于“I-E-T”三维分析框架的政策文本分析
- 2025年
- [目的/意义]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对于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减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全面提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I(政策工具)-E(政策要素)-T(政策主题特征)三维框架,借助Nvivo12 Plus和ROST-CM6软件分析选取的中央和地方层面的28份有关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政策文本。[结果/结论]在发布的28份有关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政策文本中,激励工具和能力建设工具的使用居于主导位置,权威型工具和象征劝诫工具使用相对较少;不同政策要素所对应的参考点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政策工具、政策要素和政策主题特征三个维度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最后,提出加快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优化策略。
- 胡建华熊德琴艾磊
- 关键词:应急队伍政策文本
-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政策透视——基于“时间—工具—力度”三维分析框架
- 2025年
- 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而言具有极为关键的方向标作用。通过构建“时间—工具—力度”三维政策分析框架,以2012—2023年国家和地方层面发布的105份政策文本为对象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在时间维度,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政策经历了概念新生期、快速拓展期、稳步发展期和高素质迭代期等阶段,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与波峰波谷交替出现的特征;在工具维度,相关政策体现为由命令性、激励性、能力建设、系统变革等四大类型及其11个政策核心要素构成,其中能力建设政策关注度最高,涵盖14个工作领域的数字技能要素;在力度维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层面出台的政策最多,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层面的关注较少。基于不同维度的交叉分析发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政策要素的聚焦演变、发展分布及逻辑关联,在“时间—工具—力度”的三维分析框架中体现出立体、动态的特点。未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政策应加快顶层设计,制定“数字技能培育国家专项政策”;彰显地域特色与群体包容性,引导形成强针对性的“数字技能培育行动计划”;注重正向激励与聚合效应,形成“合作伙伴参与数字技能培育”的政策支持。
- 陈春霞陈佳妮
-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
- 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我国罕见病领域政策文本研究
- 2025年
- 目的通过梳理我国罕见病领域相关政策,分析总结相关政策文本的侧重点及潜在问题,为后续制订与完善我国罕见病领域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检索2018年-2023年国家层面罕见病领域相关政策文件,构建基于内容分析的我国罕见病领域“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政策力度”三维分析框架,并对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政策力度进行两两之间的交叉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政策文本39份。政策工具维度共编码112条,其中环境型、供给型、需求型工具分别占比62.5%、30.36%、7.14%。利益相关者维度编码229条,其中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企业单位、患者及家庭分别占比42.79%、19.65%、19.65%、17.90%。政策力度的平均分数为2.2分。交叉分析显示,供给型工具、环境型工具、需求型工具维度下均为政府部门占比最高(分别为45.76%、43.45%、32.00%);环境型工具的政策力度最大(124分);政府部门的政策力度最大(78分)。结论我国罕见病政策工具设计及配置存在一定失衡,罕见病政策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分布不均。虽然罕见病领域政策效力整体呈正增长趋势,但可能存在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和政策力度不匹配的问题。
- 龚力向阳向阳马晓碗卜嘉彬万智万智
- 关键词:罕见病利益相关者文本研究
- 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移民政策分析与优化研究——基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对象”三维分析框架
- 2025年
- 公安部自2015年以来陆续出台专门针对多个区域的国际人才移民政策文本,通过设定政策目标、选择政策工具和区别政策对象形成合理的政策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政策分析框架,进而对上述政策文本内容进行“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对象”的三维视角叠加分析。基于不同政策目标探析针对不同政策对象的政策工具使用情况,深入解读区域国际人才移民政策文本的内容特征,为优化政策内部结构提供思路,进而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移民政策优化路径。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国际人才移民政策创新的先行先试,对于外籍高层次人才稳中求进地推进渐进式的移民政策便利化改革,对于国际学生、外籍华人、创新创业外国人则创新性地试点推出新型签证。
- 王子立
- 关键词:移民政策
- GenAI教育落地的多案例溯因分析--基于教师愿景、学生参与和课堂技术集成的三维分析框架
- 2025年
-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有效赋能课堂教学,是当下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议题。为探求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实现路径,文章首先构建了包含教师愿景、学生参与、课堂技术集成三个分析维度的GenAI赋能课堂教学的三维分析框架,以指导GenAI赋能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之后,文章采取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方法,挑选7个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案例,围绕“教师愿景何以实现?”“学生参与因何激活?”“智能技术如何接入?”三个问题展开了GenAI赋能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教师愿景通过提高学生能力、发挥Gen AI赋能的作用和防范伦理风险得以实现,学生参与通过行为、情感、认知三方面的人机协同被有效激活,智能技术经历从赋能到变革的渐进应用逐步接入课堂。文章的研究不仅为GenAI在中小学课堂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可操作的实施路径,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了理论参考和实践范例,对推动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 柳晨晨王欣颖倚杨莹王佑镁汪琼
- 关键词:课堂教学
- 农地经营权强度与农户农业贷款规模——法律、事实、感知的三维分析框架
- 2025年
- 文章从法律、事实、感知维度,运用Tobit模型,验证农地经营权强度对农业贷款规模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法律、事实维度的农地经营权强度的提高能帮助农户获得更多的农业贷款,感知维度的经营权强度尚未产生显著影响。上述效应是通过促进农户的生产性支出和提升农业经营性收入而实现的,且对农业收入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社会资本较多、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户来说,尤其显著,而与农户是否居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试点改革地区无关。文章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入理解农地经营权信贷效应的来源,在实践上为如何进一步释放农地经营权的信贷效应提供参考。
- 米运生黄景怡薛钊杰
- 关键词:农地经营权农业贷款
-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政策嬗变与展望——基于“主题-工具-评价”的三维分析框架
- 2025年
- 顺应人工智能大发展的时代趋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政策。通过梳理发现,自2012年以来我国出台了46份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政策,借助政策“主题-工具-评价”三维分析框架,运用文本挖掘法梳理归纳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政策主题和工具,并基于PMC指数建模模型对我国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政策嬗变以“关键节点”为依据展现出不同的类型特征,分别是:借鉴与探索(2012-2016年)、调整与深化(2017-2020年)、融合与转向(2021年至今)。面向未来,为实现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政策稳步推进,我国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政策主题应走向“系统联动与适切预判”,政策工具需朝向“调整结构与凸显价值”,政策评价要迈向“衔接匹配与丰富翔实”。
- 黄春晨鲁长风田友谊
-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等教育
相关作者
- 秦海波

- 作品数:27被引量:192H指数:8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政策文本 三维分析框架 冰雪运动 中国耕地 河长制
- 胡苏

- 作品数:33被引量:135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
- 研究主题: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 审计能力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质量
- 曹海军

- 作品数:116被引量:1,75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治理 时间银行 党建 三社联动 逻辑与
- 贾云洁

- 作品数:45被引量:288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
- 研究主题:内部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 增值性 绩效审计
- 曾向阳

- 作品数:53被引量:268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矿业城市 土地利用 地价 生态安全 土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