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腕踝针对眼科局麻手术患者术后一过性高血压和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行白内障、前房穿刺术等局麻手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腕踝针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采用眼科局麻方式,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处理,腕踝针组予以腕踝针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内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DL)评分、安全性。结果:术前,两组SBP及DB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踝针组术后即刻及术后1 h 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即刻及术后1 h DB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踝针组术后1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腕踝针在眼科局麻手术患者中应用能够有效调节一过性高血压,改善其眼部疼痛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9.4%~10.4%,国外7%~12%。本病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症状,分娩后随即消失。本病多以20周后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并伴全身多脏器的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脑出血、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DIC、甚至死亡。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1]。我科于2009年1月收治1例子痫病人,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