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6篇“ 一房二卖“的相关文章
”仲裁案外人权利救济检察监督
2025年
仲裁因其自治、高效、保密、局终裁等特点,成为种有效解决纠纷的途径,也因虚假仲裁、恶意仲裁等不法行为的时有发生,导致社会公共利益或案外人合法权益受损。现阶段,检察机关对仲裁活动直接进行监督,尚无明确法律依据,但通过监督人民法院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实现对仲裁程序的间接监督,既有法律依据,也有实践基础。检察机关在个案办理中把握原则、精准监督、适时跟进,与法院形成仲裁监督合力。
郭花黄舟
关键词:一房二卖不予执行执行检察监督
”中的善意与恶意
2023年
近年来,因价上涨,人将价格上涨前已给他人的屋,再次以高价给第三人,由此引发纠纷。在这类由“”引发的纠纷中,高价购人如果是在不清楚该屋已给他人的情况下,支付款并办理了不动产登记,那么这属于屋买中的善意取得屋所有权,原购人只能通过向出人追究违约责任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也有部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将给第三人,转移屋所有权,造成第三人善意取得屋的假象,并通过“破罐子破摔”向原购人施加压力。
洪加健张玉燕
关键词:房屋所有权善意取得恶意串通一房二卖房屋买卖购房人
刑民交叉视域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2023年
”行为在社会中屡见不鲜,开发商售后由于价上涨等因素,很可能把屋再行转,基于“权”的法理,此时很可能产生“刑民交叉”的案件纠纷。无论处理模式是“先刑后民”还是“先民后刑”,均不能实现受害者权益的周延保护,也不能跨越模式自身的理论障碍。对于此类纠纷案件的处理,应以屋所有权的归属判断作为先决前提,厘定有效与适法之间并不冲突的基本理念,将客观财产损失作为开发商主观意图认定的核心要素。
李阜蒙
关键词:一房二卖合同有效财产损失
恶意串通“”有违诚信 法院认定合同无效
2022年
老张将名下给了老王,人签订了屋买协议,但直未办理过户。近20年之后,老王收到李先生发来的律师函,函里称老张已将给了李先生并办理过户,要求老王腾退涉案屋。故老王将李先生、老张的继承人张先生诉至法庭,要求法院确认老张与李先生签订的《存量屋买合同》无效。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经审理,支持了老王的诉请。
陈雅楠
关键词:房屋买卖合同恶意串通一房二卖合同无效继承人法院
”中第三人撤销之诉相关问题研究
2022年
”问题中,涉及债权人能否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需注意的是此债权为特殊债权,不受普通债权原则上不能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约束。除司法实践常承认的主体条件外,还需综合考虑时间条件和实体要件等。在具体案例中,还涉及合同履行顺序的确定和虚假诉讼可能性的衡量。
张瀮升
关键词:第三人撤销之诉一房二卖合同履行权利保护
”纠纷刑民交叉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探究
2022年
""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具体表现为产中介或者地产公司、开发商将屋同时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买家。然而,屋只能对应个所有权,如果开发商售价突然上涨,开发商就可能把此套屋再给第三人,此时纠纷就出现了。实践中,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往往会承认合同的效力,但是同时也会强调此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以合同诈骗罪来认定此行为的不在少数。这种处理方式往往会阻碍民事主体行使民事诉讼权,加大了刑法的惩罚力度,这对维护社会的稳定是不利的,所以正确处理""类刑民交叉案件显得格外重要。
韩梦纯
关键词:一房二卖刑民交叉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的司法认定——以郑某合同诈骗案为例
2022年
司法实务和理论界均未对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是否会影响犯合同诈骗罪成立以及非法目的产生时间的具体司法认定标准形成统认识。取合同签订、取得财物两个时间点为参照,按照非法占有目的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分析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对成立合同诈骗罪的影响,明确刑事犯罪与民事纠纷的界线,对于研究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具有重大意义。
叶德育
关键词: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司法认定一房二卖
民刑交叉中“”问题研究
依靠市场经济强有力的姿态高速稳定发展,地产在我国发展生机愈发强盛。地产交易数量节节升高,在线城市甚至某些新线城市已经出现了新楼盘开盘但难求,因此市场中城市的交易也变得愈发活跃,通过中介买也成为了现...
张倚天
关键词:一房二卖善意取得
”争议中买受人利益平衡模式之探索
目前我国地产交易市场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纠纷频发,其中“”纠纷的发生频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影响我国地产交易市场的稳定,还影响到老百姓的居住利益,成为近些年来学界和实务界都比较关注的问题。随...
曹兆鹏
关键词:买受人物权归属司法实践
无权处分背景下“”行为的定性研究
2021年
""纠纷中部分案件涉及民刑关于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之间的界限以及盗、侵占不动产的认定。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行为的认定存在争议。本文从宏观上将行为分为两种类型:是对自身产的重买,即行为人自始至终处分的是自己的财产。是与""交叉的无权处分他人不动产,即行为人在为前买受人办理权属变更登记之后,通过伪造公证书、挂失产所有权证等方式重获屋所有权人的身份,而使买受人误以为行为人即为屋所有权人而与其签订屋买合同。并将重点着眼于无权处分背景下的""行为,通过分析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典型疑难案例,梳理案件相关争议焦点,探讨认定该类""的具体标准,并对有关疑难问题给予解答。
谭奕轩
关键词:一房二卖无权处分侵占罪

相关作者

王伟
作品数:308被引量:272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堆存 SUB 陶瓷复合材料 二氧化硅 固体废弃物
王娜
作品数:17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经贸大学
研究主题:驰名商标 一房二卖 不动产物权登记 登记 干预
毛慧芬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一房二卖 合同效力 按份共有 房屋买卖 房屋承租人
严卫忠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一房二卖 合同效力 处分权 不动产物权 房屋所有权人
曹清清
作品数:5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上市公司章程 一房二卖 公司章程 信息披露 效力判断